此处经营性利润率的下滑,主要受毛利率影响。1998年至2002年,毛利率分别为47.19%、52.35%、51.16%、44.25%、43.91%
毛利率的下滑,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单位成本上升,要么是单位价格降低
成本方面,以其主要原材料玉米为例,当年玉米的价格除了2001年有所涨幅之外,其他年份的玉米价格均不高,并呈下降趋势
因此,原材料成本上涨不可能是影响五粮液毛利率的原因。
因此,问题主要在价格方面,平均价格的波动,主要看高低端白酒的收入占比。
从业务情况来看,这一阶段五粮液的白酒收入主要来源于中低档酒(占比52.14%),其次才是高档酒(47.86%)。
而中低档酒的毛利率(22.38%)远低于高档酒的毛利率(67.39%)
因此,由于五粮液在此时更专注于中低档酒的销售收入,导致由价格低的中低档白酒主导业绩发展,拖累整体平均单价,造成综合毛利率呈下滑趋势
当时,五粮液的子品牌达100多个,不同规格的产品达300多种,品牌多而杂没有重点相比而言,其竞争对手茅台则坚持实行高端品牌策略,将其核心品牌产品集中在高端茅台酒——即飞天茅台,中低端系列酒占比不高
那么,为啥五粮液要铺这么多的品牌产品呢?
答案:产能过大,导致库存量大。
观察它的存货结构,我们能够发现,自制半成品的金额增长较快。1998年至2002年,五粮液的存货分别为5.53亿元、6.31亿元、9.72亿元、13.09亿元、9.59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9.65%、19.07%、24.58%、27.6%、16.8%
这样的情况,与此前我们在专业版报告库中研究过的山西汾酒非常相似,山西汾酒采用的是配制酒来消化库存,而五粮液,则采用铺设多种品牌去库存
由于这一阶段,五粮液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依靠中低端段酒,品牌多而杂,导致利润率出现下滑,此外,突然提高的税率也大幅影响了其净利润
这一阶段的股价平平,PE估值也从上市之初的高位28.7X回落至20.3X至25.9X之间。
但在上述数据中,我们能够发现,在2002年时,五粮液的库存压力已经有了明显下降,那么接下来的第二阶段,它会怎么做?
答案:集中做高端——2003年,五粮液开始实行“1+9+8”战略,即1个世界级品牌(高端)、8个全国性品牌(中高端)、9个地区性品牌(低端),将其原先的品牌线重新进行了梳理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