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君“再就业”当上新朝宰相?西梁末帝萧琮有点东西

国家人文历史 2024-06-06 23:29:21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亡国之君,国家灭亡后他受到了新朝的格外礼遇,甚至一度官居宰相。从前朝末帝到新朝宰相,这种传奇经历在历史上极其罕见,他就是西梁末帝萧琮。

事实上,在兰陵萧氏从南朝皇帝世家转变为隋唐宰相世家的过程中,萧琮是个关键人物,也是个被严重忽视的历史人物。

兰陵萧氏:绵延千年的华丽家族在中古门阀时代,兰陵萧氏是一支颇负盛名的名门望族,同时也是一支绵延千年的华丽家族。根据《新唐书·宰相世表》《元和姓纂》等史料的记载,兰陵萧氏乃是汉相萧何之后,萧何之曾孙萧彪徙居山东兰陵,此后,萧氏一族世居于此(今山东临沂兰陵县),遂形成兰陵萧氏。

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动荡,衣冠南渡,大批北方士族纷纷南迁,兰陵萧氏也因故南迁至晋陵武进(今江苏常州孟河镇)。在东晋王朝侨置郡县的政策下,兰陵萧氏定居的武进一带就被称作南兰陵,山东兰陵也因故被称作北兰陵。又因为山东兰陵萧氏在后来的历史上逐渐销声匿迹,而南兰陵萧氏则在南朝发展壮大,并影响隋唐两朝,所以后世所称兰陵萧氏一般是指南兰陵萧氏。根据《新唐书·宰相世表》的记载,兰陵萧氏在南朝有两支:一曰皇舅房,二曰齐梁房。皇舅房起源于萧卓,其女萧文寿为宋高祖刘裕继母,刘裕建宋后,大批兰陵萧氏族人被起用,皇舅房开始兴起,并且得以与当时头号名门士族琅琊王氏联姻。

虽然兰陵萧氏在南朝的崛起始自皇舅房,但是真正让兰陵萧氏跻身成为一流士族的却是齐梁房。齐梁房来自萧整,萧整玄孙萧道成建立南齐,五世孙萧衍建立梁王朝。南齐和南梁王朝的先后建立使兰陵萧氏由宋朝的外戚世家转变为皇帝世家,兰陵萧氏的政治和社会地位都得到了极大提高,成为不逊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的一等望族。事实上,随着南梁后期侯景之乱的爆发,南方士族群体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兰陵萧氏则成为南方硕果仅存的南方士族之一。南梁之后,西魏又在江陵扶持起了西梁萧氏政权(也称后梁),西梁先后成为西魏、北周、隋三朝的附庸之国。在南北朝时期,萧氏政权延续长达108年(479—587),兰陵萧氏的社会地位也彻底超越了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一众南方士族,产生了非常深远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后来在隋唐之际,萧铣能在短时间内就聚集起四十万众,割据自立,根本原因就在于兰陵萧氏在南方早已深入人心,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隋朝为了稳固在南方的统治,也为了安抚南方士人之心,就与兰陵萧氏结为姻亲。在隋文帝杨坚的主持下,晋王杨广迎娶了萧岿之女为晋王妃,这就是后来的萧皇后,入隋后的萧氏一族再次成为隋朝的外戚世家。

在隋唐之际,萧琮的弟弟萧瑀主动投靠了李渊,萧瑀成为唐朝的开国功臣,同时还是唐高祖和唐太宗两朝宰相,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萧瑀在唐朝开国和唐初政坛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奠定了兰陵萧氏一族在唐朝的特殊地位和繁荣兴盛。由此,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兰陵萧氏在南北朝隋唐时代的政治发展特征,萧氏家族先是刘宋时代的外戚世家,继而在齐梁时代成为皇族世家,入隋后开始转变为与杨隋皇室联姻的外戚世家,入唐后则转变为与李唐皇室联姻的功臣世家,最终又成为深刻影响唐代政治的宰相世家。其中,有一个人物很重要,却往往被忽视,他就是西梁的末代皇帝萧琮。萧琮具有皇帝和宰相双重政治身份,他是南北朝萧氏政权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隋唐的第一个萧氏宰相。毋庸置疑,在兰陵萧氏从南朝皇帝世家转变为隋唐宰相世家的过程中,萧琮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历史夹缝中的西梁王朝他的传奇经历得从公元554年的江陵之战说起。公元554年,也就是侯景之乱平定两年后,西魏权臣宇文泰命大将于谨、宇文护、杨忠统率五万精兵,其中于谨担任最高统帅,大军从西魏国都长安出发,兵锋直指江陵。

当时坐镇江陵的是梁元帝萧绎(梁武帝第七子),这时的他浑然不知西魏大军来犯,只顾在江陵城中讲学《老子》。直到西魏军兵临城下之时,他才体会到什么叫做存亡危机,他赶忙用撕裂的绢帛写了一封信,信是写给大将王僧辩的,催促在建康手握重兵的王僧辩发兵支援,甚至饱含深情地说:“吾忍死待公,可以至矣!” 然而,远水救不了近火,就在梁元帝刚发出去书信不久,江陵城就被攻破了,他只能向西魏大军束手投降。

在江陵这场浩劫之中,梁元帝萧绎死在了自己侄儿萧詧(梁武帝之孙,萧统第三子)之手,江陵城惨遭屠戮,数万百姓也被掳掠到了长安,而萧詧则踏着梁元帝的尸体,成为梁朝的皇帝,史称西梁,也叫后梁。西梁自此建立,萧詧也成为西梁的开国皇帝,史称梁宣帝。

然而,梁宣帝萧詧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西梁也仅仅只有江陵周边三百里的土地,原来的属地雍州(襄阳)也被夺去,西梁只是西魏的附庸之国,毫无政治独立性,对西魏的依赖程度很高。而到萧詧驾崩之时,西魏已经蜕变为北周,当政的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北周保定二年(562),周武帝宇文邕任命萧詧的第三子萧岿继位为帝,次年改元天保,史称梁明帝。有人或许会问,为何西魏、北周要一直扶持西梁这样一个傀儡政权呢?西梁这样一个只有寸土之地的国家究竟有何存在的意义?其实,我们只要看一下南北朝后期的历史地图就知道了。在当时三分天下的割据形势之下,西梁所处的位置正好在北周和陈朝之间,是一个绝佳的缓冲地带。

江陵自古是天下必争之地,陈朝想要北伐北周,江陵就是一块绕不过去的军事要地。因此,占据江陵的西梁是北周的一块挡箭牌。如若西梁抵挡不住陈朝的进攻,北周也没什么好心疼的。相反,北周想要染指江南,西梁又是一块最好的跳板,北周可以躲在幕后暗中操控西梁,行“借刀杀人”之事。西梁如果有意向壮大力量,它无法朝自己的宗主国方向发展,只能朝陈朝方面动手。公元577年,北周消灭北齐,统一了整个北方。萧岿亲自前往邺城为周武帝庆贺,但周武帝宇文邕打心眼儿里就从没看得起萧岿,只在表面上尽了一下礼数而已。

受到冷落的萧岿没有灰心,为了讨取周武帝欢心,他甚至在宴席之上请求为宇文邕起舞。宇文邕喜出望外,说道:“梁主真的愿意为朕跳舞吗?”萧岿答道:“陛下已经亲自弹奏,臣为什么不敢像百兽一样起舞呢?”萧岿把自己比作兽类,可以说是极尽卑微了,这也让宇文邕十分开心。北周武帝驾崩后,周宣帝即位,不久后也暴毙,北周开始由杨坚主政。当时尉迟迥起兵于邺城,北周末年的三总管叛乱正式爆发,萧岿的手下将士也萌生了起兵的心思,对萧岿说道:“我们不如趁势而起,可以和尉迟迥形成连横之势,进可以尽节于周朝,退可以席卷山南。”萧岿犹豫半晌,最终还是拒绝了手下的建议,萧岿这一决定无疑是明智的,否则兰陵萧氏一族不会在隋朝仍然保持显贵地位。杨坚建隋称帝,史称隋文帝,他对萧岿进行嘉奖,赏赐金银无数,布帛万段,马五百匹。同时,杨坚还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就是把萧岿的女儿纳为了晋王杨广的妃子,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隋炀帝萧皇后。

隋开皇五年(585),萧岿病逝,其子萧琮继位,也是西梁的末代皇帝。开皇七年(587),随着伐陈准备工作的有序进行,隋文帝杨坚意识到,西梁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于是,隋文帝杨坚突然下令,征召西梁皇帝萧琮入朝。萧琮率领着文武百官200余人,自江陵抵达长安大兴城。与此同时,隋文帝杨坚派大将崔弘度率隋军进驻江陵,存续33年的西梁政权正式宣告灭亡。萧琮在隋朝的宦海沉浮从某种角度来说,西梁政权的建立,其实是兰陵萧氏和关陇集团合作的结果。兰陵萧氏想要保证萧氏政权的长存,就必须与西魏北周的关陇集团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也是萧岿对北周武帝和隋文帝都百般恭顺奉承的根本原因所在。西梁两代帝王都交好于西魏、北周、隋朝,尤其是萧岿在三总管叛乱中没有追随尉迟迥,还与隋朝联姻。此外,隋文帝夫妇还一度有意将小女儿兰陵公主杨阿五许配给萧琮的弟弟萧瑒。虽然这桩姻缘未成,但亦能看出隋朝皇室对兰陵萧氏一族的厚待。

当然,从根本上说,杨隋皇室与兰陵萧氏联姻,更重要的目的是维护南方的稳定,笼络南方士人之心。后来,隋文帝对陈后主陈叔宝及陈氏族人也极尽优待,亦是此理。不过,陈氏并非豪门大族,萧氏在南方的社会影响力远在陈氏之上,所以隋朝对萧氏的安抚和笼络要更为明显许多。除了与杨隋皇室联姻之外,兰陵萧氏还与关陇集团其他家族缔结姻亲,其中也不乏代北胡族。事实上,关陇集团本身就是一个胡汉杂糅的政治集团,而隋文帝执行的又是关中本位政策,关陇集团是隋朝统治的基础,兰陵萧氏想要在隋朝立足,就不可避免地要与胡族联姻。换言之,与关陇集团联姻,乃至和胡族联姻,都是兰陵萧氏在隋朝立足并保持荣盛的重要手段。隋炀帝和萧皇后的感情非常和睦,隋炀帝的子嗣全部出自萧皇后。正所谓爱屋及乌,隋炀帝对萧皇后的恩宠也影响到了其他萧氏子弟,最为显著的就是萧琮。兰陵萧氏能够在隋朝保持荣盛地位,也主要是依靠萧皇后和萧琮这两大支柱。

萧琮入隋后,被封为柱国,赐爵莒国公。隋炀帝登基后,因萧琮是萧皇后的兄弟,也对其格外恩宠,还任命其为内史令。内史令的职务非同一般,它是隋朝三省之一内史省的长官,相当于宰相,此前高颎、杨广都曾出任内史令,位高权重。隋炀帝即位之初的宰相集体有六人,分别是尚书令杨素、尚书右仆射苏威、内史令杨约、内史令萧琮、门下纳言杨文思、门下纳言杨达。隋炀帝即位初期的宰相集体存在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关陇集团占主体地位,这六人中除萧琮之外都是关陇集团出身;第二,杨素家族势力过大,这六人中有三人都是杨素家族成员;第三,皇亲国戚多,代表人物就是宗室杨达和外戚萧琮。但是,隋炀帝摒弃关中本位政策,而且他对于杨素的个人势力十分忌惮。所以,萧琮在其中的位置是颇值得玩味的,隋炀帝很可能是想利用萧琮的外戚身份,来制衡关陇集团和杨素集团势力。隋炀帝对萧氏一族的优待绝非只对萧琮一人,萧琮家族中只要是在五服之内的,都会量材录用,萧氏族人在大业初年被破格提拔的非常之多,史称“诸萧昆弟布列朝廷”。这就更加说明,隋炀帝超规格提拔以萧琮为代表的兰陵萧氏族人,很可能是想以此来对抗关陇集团和杨素集团势力。不过,萧琮的性格过于宽厚仁慈,对功名仕途也比较淡薄,他似乎并没能理解隋炀帝的用心,而且碍于自己逊帝的身份,萧琮最终选择了明哲保身,急流勇退。萧琮虽然名义上是内史令,但他却不问政事,整日闲居在家,饮酒作乐。萧琮从小生长在南方,如今漂泊在京城,见到北方的达官贵人,很少表示出谦恭的姿态,所以他在朝中的人缘并不算好。史书记载,跟萧琮特别交好的人有贺若弼,二人“深相友善”。然而,贺若弼因罪被隋炀帝所杀,和贺若弼交好的萧琮也因此受到了隋炀帝的猜忌。同时,萧琮受到猜忌,也可能与当时流行的一句童谣有关——“萧萧亦复起”。

事实上,“萧萧亦复起”的童谣的确能证明兰陵萧氏在南方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后来的萧铣也是利用这一童谣,在南方建立起了强大的鸣凤政权,这也是隋唐之际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隋炀帝在平陈战争后坐镇江都十年,对江南的社会文化心理非常熟悉,故而这一童谣迅速触动了他的敏感神经,于是他罢免了萧琮的官职,将其废黜在家,不久,萧琮就死于家中。总之,萧琮的身份在隋代极为特殊,也极为尴尬。他的身份标签太多,他是前朝的亡国之君,是南朝一等士族兰陵萧氏的领袖,是隋朝皇室联姻的外戚……他既受到了杨隋皇室的格外优待,却也受到了深深的猜忌。

参考文献:

毛汉光:《隋唐政权中的兰陵萧氏》,收入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郝宏波:《萧梁政权的遗产——后梁至唐代兰陵萧氏研究》,《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1年第2期。黄昕妍:《隋唐时期兰陵萧氏家族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作者:刘凯)

7 阅读:3590
评论列表

国家人文历史

简介:以历史的眼光解读新闻,用新闻的视角看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