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在夺取大清的权力上,堪称一个奇迹。他用连哄又骗带威胁的方式,硬生生将一个存在了存在了276年的大一统王朝的最高权力窃取,而并没有经过大的军事斗争。可见袁世凯其人,颇有手段。
很多人以为袁世凯从开始就想要推翻清政府,其实不是这样的,像他这样一位在政坛上的老滑头,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在审时度势中来寻找利益最大化的那条路。
那我们来看看他,究竟是如何将最高权力拿到手的。
01
武昌起义于1911年10月10日夜爆发,10月12日,清政府以陆军大臣荫昌为主帅,南下征讨。
而这个时候的袁世凯在河南安阳的洹上村“奉旨养病”,南下的冯国璋前来讨教方略,袁世凯给了六个字“慢慢走,等等看”。
此时的袁世凯实际上也看不清局势,都在摸着桥过河。
北洋军停在信阳和孝感之间,任凭荫如何昌暴跳如雷,就是慢腾腾的。
10月14日,奕劻极力推荐袁世凯出山,载沣虽然极不喜欢袁世凯,但打仗需要北洋军,也只能同意。清政府给袁世凯安排了湖广总督的位置,实际上就是荫昌的副手。
袁世凯对这个提议一点都不感冒,一口回绝,回绝的理由是“足疾未愈”。当初载沣罢免他的时候,给他安排了一个“足疾”,现在袁世凯就以“足疾未愈”来回敬。
02
清廷派徐世昌来到洹上村与访袁,清政府这个时候也是走投无路了,居然派袁世凯的支持者来跟袁世凯谈。
徐世昌从袁世凯回来后,给清政府带来了袁世凯出山的条件;
1、明年召开国会;2、组织责任内阁;3、开放党禁;4、宽容武昌起事人员;5、宽筹军费;6、授以指挥前方军事之全权。袁世凯不是想要代替荫昌,他是想要代替摄政王载沣。
但袁世凯第二天又上了折子,答应出山。因为这个时候,他认为革命党的动静虽大,但最终会被剿灭,如果革命党的起义最终被扑灭,他还出个什么山。
当然,袁世凯的话还是要说得漂亮的。
“前敌军务制胜,不敢诩操左券,但有报国一日,断不至有北犯之虑”。
03蛰伏数年的袁世凯,一出山自然要露两手,让清政府看看。清军和革命军之间的战斗十分激烈,战斗一度陷入拉锯战,但阳夏之战,清军还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袁世凯在战争期间可没有闲着,他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可谓是花样百出。一会儿宣称赞成君主立宪、一会儿派人到武昌和谈,一会儿又安排冯国璋猛攻武汉。如此扑所迷离,连很多亲信都不了解他到底要做啥。袁世凯在与杨度私下聊天中说出了原委。
你们知道拔树的办法吗?专用猛力去拔,是无法把树根拔出来的;过分去扭,树干一定会断折。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左右摇撼不已,才能把树根的泥土松动,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清朝是棵大树,还是三百多年的老树,要想拔这棵又大又老的树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闹革命的,都是些年轻人,有力气却不懂如何拔树;闹君主立宪的人,懂得拔树却没有力气,我今天忽进忽退,就是在摇撼大树,等到泥土已经松动了,大树不久也就会拔出来的。
不久,袁世凯一直心心念想要的总理大臣的任命下来了,可此一时彼一时,袁世凯这个时候的胃口已经大了。
在与各方势力接触之后,尤其是摸清了革命党的底牌后,袁世凯开始了对清政府最后的挤压。
这个时候的清政府已经是举步维艰,在这41天之中,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贵州、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市,先后获得独立。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效忠清朝。在京畿附近又发生了滦州兵谏。
而更要命的是被洋人控制的海关宣布独立运作,清政府的财源被断。
04
袁世凯敏锐的嗅觉闻到一丝清政府灭亡的味道,他决定加一把火。
这个时候他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在谁面前表演,在隆裕太后面前。
我们至今能够从诏书中看到一些痕迹: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诏书中说,国家的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很明显,袁世凯对太后是有过君主立宪的承诺的。从1911年11月15日复出,到1912年2月12日退位诏书颁布,袁世凯只用了90天就把一棵长达276年的大树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