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啊,波兰!——悲壮的华沙起义和它背后的故事(一)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12-07 05:17:36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敬请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具一格的历史军事故事。

本文约7000字,阅读时长约10分钟。

前言

1944年8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争议的事件,第二次华沙起义爆发了。波兰流亡政府指挥的地下武装部队,波兰国家军在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逼近华沙东郊时,抢先发动了武装起义。波兰人希望能够在苏军进入华沙前,先行夺下国家的首都,为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争取到战后的合法性。

这些勇敢的波兰人占领了华沙市区的大部分地区,但是他们既无法夺取维斯瓦河上关键的四座桥梁,也无力攻占东郊,和苏军接头。激烈而悲壮的战斗持续了两个月,孤军奋战的起义者们一直被优势德军围攻,到了后期才得到了来自苏联的少部分援助。

华沙起义时,微笑自信地走上战场的波兰国家军。

这次力量悬殊的起义最终遭到血腥镇压。从起义开始一直到现在,波兰人都在指责苏军按兵不动,坐视起义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被镇压;但实际上当时的苏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无力发动大规模攻势。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苏联人也的确没有对华沙城里的波兰军队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

华沙起义,本质上是一次无论在政治还是军事方面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悲壮行动。起义行为本身就是流亡政府和莫斯科谈判时的重要筹码。至于牵涉其中的波兰流亡政府,英美苏三国,他们之间的协商、争议、背叛等关系和经历,更是没法用一句简单的好坏对错来定义。

而在1944年的8-10月那段时间里,波兰国家军并不像人们印象中那么弱,而当时华沙城附近的苏军也没有那么强,只有德国军队,倒是一如既往地强悍善战。。。

波兰啊波兰

1939年9月,一战后才重新建国的波兰就在东西两个军事强国的夹击下干净利落的覆亡了。德国国防军和苏联红军的官兵在新的界河布格河畔胜利会师。而波兰那个“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反动政府”(苏联官方定义)的总统莫希齐茨基先是在国内军民仍然在战斗时以难民身份跑到了罗马尼亚(9月17日),越过国境前,还没有忘记发表一个声明,宣布“为了保护共和国的象征和保护宪法权力的泉源”,将在某个可以保证政府行使主权的地方建立行政中心。

波兰总统的如意算盘没有实现,因为在德国的强大压力下,罗马尼亚当局在波兰总统和内阁入境仅3天后就宣布,将按照德国要求,扣押这群波兰政府官员直到战争结束——只有来自波兰的平民难民才能获准离境。

也就是说,波兰战争尚未结束,波兰的军政高官就被一锅烩掉了,其中就包括了总统指定的继承人,波兰的第二号人物斯米格莱-雷兹元帅。

经过合法选举出来的波兰政府还没有来得及流亡就嗝屁了,经过一系列神操作,9月30日,当时在巴黎的波兰参议院前任议长瓦迪斯瓦夫·拉奇基耶维奇在得到莫希齐茨基总统匆忙倒填日期的任命后,在巴黎的波兰大使馆宣誓就任波兰共和国总统,并立即任命了一个新政府。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照片拍摄于索哈切夫附近。

这个临时成立的波兰“流亡”政府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英、法、美等西方盟国的承认,德国和苏联当然不会搭理他们。

流亡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公开谴责并和战前的波兰政权决裂。简单来讲,导致开战并战败的锅都让前总统莫希齐茨基和前武装部队总司令兼军队总监斯米格莱-雷兹元帅之流背了,波兰政府的正当权益都由流亡政府继承了。

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流亡政府就开始动用了它在未来几年里最为擅长的行动——嘴炮——当然了,按照官方记载,波兰政府最擅长“严重抗议”。

在1939年剩下的时间里,波兰流亡政府分别向国际联盟、英、法、美,外加所有和他们保留了外交关系的国家提出了严重抗议:反对苏德两国自说自话的瓜分波兰、反对把维尔纽斯交给立陶宛、反对希特勒把波兰西部各省并入德国,等等,等等。

后来,当苏联把“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既二战前的波兰东部领土)并入苏联的两个相应的共和国时,波兰人仍旧提出了抗议,坚称上述两块地区“自古以来”就属于波兰,云云。。。

耐人寻味的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把波兰骗进战争火坑的大忽悠,从未对苏联收回1921年被波兰勒索去的领土一事从未表过态。

在国外重建波兰军队,始终是波兰流亡政府的头等大事,当波兰政府发出号召后,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地的波兰侨民踊跃报名参军,很快,新的波兰陆军就在法国开始重建了(1940年1月),这支部队被视为一支独立的军队,规模不大,只有几个师,但是拥有自己的炮兵和摩托化师。

好景不长,还没有等波兰人在盟军带领下收复国土,希特勒先扫平了西欧。波兰军队再次完蛋,他们的流亡政府也只好继续转进,不过这回跑过了英吉利海峡,在伦敦和一票流亡政权做起了邻居。

虽然大家都是流亡政府,但那些个老牌欧洲政权的家底子可比波兰这个新晋破落户厚实多了。比如比利时政府,战争期间来自其非洲殖民地的铜矿石和铀矿石供不应求,结果打完仗,他们不但没有破产,反而发了笔小财。

波兰政府就没法比了,被希特勒逼得搬了两回家后,国库里面干净的可以饿死老鼠——在央求着英国海军帮忙救回来数千人后,波兰军队才得以再次重建,他们的所有补给全部都要依靠英国政府供应——这个政府在西方世界有多大份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注1)

至于在纳粹统治下的波兰人,可真的是在征服者的铁蹄下煎熬了数年。德国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界,他们要在东欧清除当地居民,建立起一个种族“纯洁”的帝国。在希特勒的授权下,德国的武装力量开始“毫无怜悯或同情地杀死波兰血统的或说波兰语的任何男人、女人和孩子。”

这个对着镜头直接、自信地微笑的美丽的年轻犹太女孩,无人知道她最后的命运,只有一点可以确认:她死了。

波兰国土上的任何人,不分地域、年龄、职业、性别,每个人都成为了无差别的杀戮对象。无论他们身处华沙街头,还是偏远山区的村落,德国人都像对待武装部队那样,肆意地枪杀、轰炸他们——在进攻苏联之前,波兰人直接被视为野兽或害虫——只有消灭掉他们,纯洁的雅利安人才能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波兰的一切塑像、纪念碑、圣殿、剧院和图书馆被下令摧毁,波兰艺术家的作品要么被销毁,要么被禁止传播,波兰的所有知识分子(读过中学的就算),政治和社会精英被逐步清洗(苏联人在卡挺也这么干了)。

波兰人被剥夺了从事任何职业的权利,他们的孩子只能念完德国人开办的小学的头4年。不仅如此,连体育运动也被纳粹禁止,因为他们认为,锻炼身体会增强一个民族的反抗能力。

最后,为了将波兰人这个概念在未来逐渐抹去,成千上万名外貌特征符合雅利安种族标准的波兰婴幼儿被从父母身边夺走,送到德国的寄养家庭生活。

德国占领军在波兰随机抓捕市民。

但是,如果德国和苏联在1939年第四次瓜分波兰后,指望这些波兰人会俯首帖耳地当个顺民,显然是大错特错了。作为一个历史上被三次瓜分的国家,波兰人民对于如何搞秘密抵抗还是非常有自己的心得的。所以,毫不意外的,在波兰战败后没过多久,波兰人就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遍布全境的,拥有完整的各个政府部门、议会和军队的地下王国。

这个地下波兰的政府和军队完全听命于伦敦流亡政府,双方在战争期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后来在华沙起义中勇不可当的波兰“国家军”,其前身是许多支独立的地下武装战斗队伍,其中由前波兰国的4个主要政党组织的部队,占到了绝对多数。(注2)

流亡政府成立后不久,几个仍然留在波兰的军官,按照新武装部队总司令西科尔斯基将军的命令,将这些分散的独立武装整编为了一支统一的力量,这就是波兰“国家军”。

到了1944年(第二次)华沙起义时,波兰国家军已经发展成为了一支38万人规模的地下武装力量,这个军事组织和另外的民政机构和“政治代表组织”相配合,并服从流亡政府派来的一名代表的领导,共同构建了一个组织健全的地下秘密王国。

波兰的地下组织完全就是一个机构完善,功能健全的小政府,这和其他国家的地下抵抗运动完全不同。和战前一样,各个派系的内斗也从未停歇,即便已经整编成为了统一的国家军,各个派系对自己的武装部队的控制权却从未丧失过。

这个地下王国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和规模:他们居然可以开展有组织的地下教育活动,继续按照波兰传统进行学习和考试;他们有自己的大规模地下印刷工厂,有生产武器的秘密工厂。当波兰人被强制送往德国和欧洲国家劳动后,国家军趁势扩展了自己的情报网,并和法国地下组织接上了头。

波兰地下抵抗军拍摄的训练影像。

到了后来,波兰人不仅可以向盟国政府提供宝贵的情报,还和其他欧洲被占领国家的地下组织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了一条条地下交通线,将那些被击落的盟国飞行员和逃脱的战俘送到安全地带。

起初,苏德两国全是波兰地下武装的目标,但是德国入侵苏联后,国家军开始和苏联人合作,主要是提供情报并在后方对德军的通信设备进行破坏。

波兰人付出的种种努力,就是为了让战前的那个波兰能够存在下去,并构建好政府的基础结构,为最后的解放做好准备。

1944年,英美盟军和苏联红军分别从西、东两个方向向德国发动了地面进攻,德国军队节节败退。让波兰人喜忧参半的局面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是,波兰全境解放指日可待,长期坚持很快就会有结果了。但最让流亡政府担忧的,就是解放者竟然是从东边杀过来的。。。

北极熊和擦脚垫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1941年6月22日之前,波兰和苏联就是对死仇人,不过波兰人只能表达愤懑和抗议,而苏联则是把湿活干了个遍:卡挺惨案、吞并波兰东部领土,把波兰战俘和占领区的原居民大规模送去西伯利亚开发农业。。。

但是苏德战争一爆发,波兰政府对苏联的态度很快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正如英美政府态度的转变一样迅速及时。6月23日,德国入侵苏联的第二天,波兰总理兼总司令西科尔斯基将军就在一次广告讲话中表示,希望莫斯科宣布1939年苏德签订的《友好和边界条约》无效,但是没有得到什么回应。

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开始。

一个月后,在战场上遭遇了重大伤亡损失的苏联人在英国的压力和斡旋下,和波兰流亡政府于7月30日在伦敦达成了协议:

苏联政府承认1939年和纳粹德国签订的关于“领土变动”的条约“失去效力”。(注3)苏波两国重新恢复外交关系,波兰承诺不得和第三国签订任何反苏协议。作为回报,苏联同意在“苏联境内成立一支波兰军队,并由(流亡伦敦的)波兰政府征得苏联政府同意后任命一位司令官指挥,这支军队将隶属于红军最高统帅部,最高统帅部内会给一名波兰军的代表留好位置。”

同时,苏联政府对于所有被拘留在苏联境内的战俘或其他波兰人进行了特赦。

应该说,从政治智慧来讲,波兰流亡政府比战前那群榆木脑袋的政客要高明得多,他们希望建立一个同苏联友好的,独立自主的民主国家。而不是重新回到两次大战之间,那个趁苏德两国虚弱,就借机横行霸道,本质上却是色厉内荏的旧贵族国家。

但是无论是波兰还是苏联,双方都没有在7月份签订的协议中谈论敏感的领土问题。也许双方对此都不以为然:波兰人觉得德国很快就会战胜苏联,因此时间是站在他们这边的。而俄国人的想法更为实际——如果他们被德国击败,签下的任何协议都会作废;如果他们战胜了德国,呵呵,那么就可以凭借武力实现所有想法了。

苏波两国重新进入蜜月期后,波兰人很快根据8月份新签订的军事协定任命了一名波兰军队的司令官——这名叫做瓦迪斯瓦夫·安德尔斯的波兰将军是苏联人直接从监狱里面放出来的——一夜之间实现了从苦役到司令官的华丽转变。

德军航拍的地面部队行军场面。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这位安德尔斯将军在波兰新任大使和从伦敦过来的波兰军事使团帮助下,开始从各个监狱和劳改营里面的大批波兰人中搜罗组织一支军队。物资供应肯定无法保证,但是苏联人态度很好,也比较配合。

组建军队的过程中,一颗很快就会爆炸的超级炸弹逐渐初现端倪——大批组建波兰军队急需的军官和军士消失得无影无踪——具体来讲,这些失踪的军官在分别被送到奥斯塔什科夫、科泽尔斯克和斯塔罗别尔斯克三个劳动营以前的行踪是被查到了。但是从1940年春季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了。

波兰政府向莫斯科发出了无数个照会,询问这些人的下落,苏联人总是不予回答,被问急了就是一句话:“他们已经被释放了,至于去哪里了?别问我们了,不知道。”

准确来说,在苏联赢得莫斯科会战前,苏波两国关系还是比较融洽,1941年12月,斯大林和西科 尔斯基签署了“友好互助”宣言,保证在对德战争及以后的和平时期中都相互合作。斯大林不仅同意扩大波兰军队规模,还同意给波兰政府专项贷款,用来维持波兰军队和获释的波兰公民生活。

虽然表面上关系融洽,但在俄国人的暗中阻挠下,这支在苏联境内的波兰军队,既不能收容那些自愿前来入伍的人,也没办法给那些已经收容下来的人提供给养和装备,征召波兰侨民或波兰裔的苏联公民就更别想了。

1942年初,刚刚搭起架子的波兰军队收到了红军和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连续命令,要求他们前往前线和红军协同作战。但是波兰政府和安德尔斯将军拒绝了,他们的理由也很正当:这支新组建的波兰军队身体虚弱、装备简陋,训练也严重不足。这样的部队上了前线无疑就是妥妥的填坑炮灰。

这个决定直接导致了苏波关系的急转直下。一方面,苏联人开始严重怀疑这支苏联境内的外国军队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随着战争局势的改观,莫斯科已经无所谓和苏联境内的波兰人或者伦敦的流亡政府合作不合作了。

莫斯科街道上,开赴前线的苏联坦克部队。

苏联人的报复基本不隔夜——1942年3月,安德尔斯将军接到通知,他们的口粮从即日起缩减为26000份——而当时波兰军队有70000人。安德尔斯将军紧急飞往莫斯科协商后,斯大林同意继续供应44000人份的口粮,但是其余人,请离开苏联去波斯吧。

和共同占领着波斯的英国当局协商后,苏联在这件事情上展现出来了罕见的效率和果断:3月份,第一批大约4万名士兵和难民经由克拉斯诺沃茨克撤到了波斯。又经过了长时间的协商,剩下的那些波兰军队和难民很过了几个月苦日子后,安德尔斯将军带着他们一起撤出苏联,抵达波斯(这批人大约有115000人)。

在这次撤离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安德尔斯将军的一名副手带着他掌管的所有文件跑到苏联人那里去了,这名叫做齐格蒙特·贝林格的中校,是为数不多的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就主动加入红军的波兰军官之一。他再次出现时,已经是新成立的波兰人民军其中一支部队的司令员了。

重新建立起来的苏波关系再次回到谷底,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关于国境线、波兰族居民待遇的问题让双方越来越对立,当苏联宣布,他们已经判处被逮捕的波兰工会领袖艾尔利什和阿尔泰死刑并执行后。波兰政府再次提出了强烈抗议,然后被苏联政府毫不客气的通过外交照会坚决拒绝。

莫斯科会战中发起反击的苏联步兵

当欧洲大战进入第五个年头后,苏波关系的致命一击来了:

1943年4月13日柏林电台突然发布了一条令西方世界地震的消息,德国占领军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里,发现了一批埋有成千上万名波兰军官的万人冢。这些波兰军官是被人有步骤地、熟练 地用手枪从脑后枪毙的。

起初,兴高采烈的德国人差点把事情搞砸了,因为好不容易得到了这么个可以光明正大打击苏联名誉的机会,以致他们的报道极尽夸张和编造,结果随着国际调查团的深入了解,许多证据被推翻重写,反而让人们对德国人的话充满了疑惑。

沉默了两天后,莫斯科开始反击,他们在4月15日发表了一份公报,骂德国人“无耻捏造”,并把这次屠杀的罪名推到了德国人头上。

双方的骂战没有影响到波兰政府,因为从多渠道获取的证据都证明了一个悲哀的事实:那些从1940年春天就神秘消失无踪的波兰军官,他们的尸体就躺在了卡挺森林的万人冢里面。

尽管证据确凿,但波兰政府并没有贸然行事,他们在4月17日发布了一个公告,叙述了失踪军官事件的始末以及波兰当局为了从俄国人那里获得这批军官的下落所作的长期努力。公告最后说,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答复。现在,波兰政府将和国际红十字会联系,希望“由一个合格的国际机构来加以鉴定”这些指控。

莫斯科对波兰人的做法暴跳如雷,4月19日,《真理报》刊登社论“同希特勒勾结的波兰人”,猛烈攻击波兰流亡政府附和“希特勒分子的卑鄙挑拨”。西方世界顿时激起一片轩然大波,各国众口一词地指责波兰人选择了一个特别不适当的时刻帮助敌人的宣传,并站在苏联政府一边,指责波兰流亡政府中的“亲希特勒分子”恶化了和苏联的关系。

华沙起义时,遭到德军猛烈炮击的建筑物。

4月26日,波兰驻苏大使被召到外交人民委员部,莫洛托夫交给他一个照会。照会中说到:

波兰政府没有向苏联政府询问或请苏联政府解释, 就“背着苏联政府”与德国人同时采取行动,一起要求红十字会作调查, 并“以同样的方式”搞报纸宣传运动。

既然他们已经“堕落到如此地步,以致走上了与希特勒政府沆瀣一气的道路”,并对苏联采取了敌对的态度, 因此,苏联政府“决定中断与波兰政府的关系”。

苏波再度断交后,大吃一惊的英美政府对波兰人施加了强大的压力,波兰政府进行了徒劳地辩解,最后不得不在4月30日发表声明,宣布他们向国际红十字会提出的请求由于被德国人用于宣传目的 而失效。。。

当西方盟国采取了偏袒苏联的态度时,苏波关系其实早已彻底破裂,而后来英美想要把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弥合起来的种种努力也都归于失败。

所有这一切,都最终对华沙起义,对波兰的战后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待续)

华沙,负伤的波兰国家军战士。

注1:大英帝国当时也没啥余粮,所以波兰流亡政府名下的军队数量并不多,而且处于保存实力需要,波兰政府一直反对将这支部队投入“和解放波兰无关”的战役。

至于英美对波兰政府的态度嘛,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我们给予你礼遇,但别想让我们和俄国人闹别扭。

注2:这四大政党组织分别是:农民党、社会党、国民民主党和天主教民主党。从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政党全是反苏的。

注3:苏联政府虽然承认和纳粹德国关于两国瓜分波兰的协议无效。但是——他们坚持认为1939年11月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表决公投”加入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法令是有效的。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0 阅读:3
近代史知识分子

近代史知识分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