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汽约车司机拒载引热议,乘客权益如何保障?

律驰驾道 2025-02-14 15:42:40

近日,一起“首汽约车司机的拒载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2月6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百家讲坛》主讲人张宏杰在其个人微博上爆料,他在使用首汽约车服务时遭遇了司机拒载。

事件经过

据张宏杰描述,当时他乘坐的首汽约车司机提出线下交易,希望取消订单后直接现金付款,这样司机可以多赚20元。但张宏杰拒绝了这一提议,他认为线下交易缺乏保障。随后,司机表示不能拉他,并直言“投诉也没用,我是首汽约车的,首汽的司机天天这样跑,不光我一个。我们是国企”。这番言论让张宏杰感到不满,并将此事发到了微博上。

相关回应

据张宏杰透露,2月7日,首汽约车给他打了电话,告知会加强对该司机的教育,但这一解决方法并未让他满意。

2月10日,南方都市报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进一步报道。据首汽约车专门处理此事件的工作人员介绍,对于涉事司机,平台已经第一时间依规进行了相应处理,并告知了乘客本人事件的处理结果,但具体处理方式不便透露。同时,该工作人员强调,首汽约车与驾驶员签订的是服务合作协议,而非劳动合同,因此不存在“开除”一说。平台对驾驶员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会加强对司机的培训和管理,对于线下交易、拒载等违规行为,平台一经发现会严肃处理。

随着事件的发酵和媒体的报道,张宏杰微博主页上关于此次事件的多条内容已搜索不到。

律驰驾道观点

一、线下交易行为的违法性

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网约车司机与平台之间应签订正规的服务协议,且所有交易均须通过平台进行,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乘客的权益保障。如果司机提出线下交易,要求取消订单后直接现金付款,这种行为明显违反了平台规定及行业法规。线下交易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如服务质量无法保障、乘客权益受损后难以维权等。

二、拒载行为的法律责任

拒载行为同样违反了网约车服务的基本规范。网约车作为公共交通服务的一种补充形式,其司机在接到订单后,有义务按照约定时间、地点提供服务。司机无故拒载,不仅损害了乘客的合法权益,也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此事件中,司机以“投诉也没用,我们是国企”等言论拒载乘客,更是凸显了其服务意识的淡薄和对法律法规的漠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网约车司机拒载的,平台应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扣分、暂停服务、永久下线等。

三、平台监管责任的强化

作为网约车服务的提供者,首汽约车平台对此类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平台应建立健全的司机管理制度,加强对司机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同时,平台还应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对乘客的投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切实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在此事件中,首汽约车虽然表示已对涉事司机进行了处理,但具体的处理方式并未公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因此,平台应进一步透明化处理流程,增强公众的信任感。

四、乘客权益的保障与救济途径

乘客作为网约车服务的消费者,其合法权益应得到充分保障。在遭遇拒载等侵权行为时,乘客有权向平台投诉并要求赔偿。平台应积极回应乘客的诉求,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同时,乘客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提起民事诉讼等。

关注律驰驾道,一路驰车无忧。

0 阅读:4
律驰驾道

律驰驾道

执业律师,致力于汽车领域法律解析、善于汽车纠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