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摇船送解放军过江,86岁被抬进人民大会堂

孔甲丙今说史 2024-04-20 01:24:52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七一勋章”是中央用于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同时也是党内的最高荣誉。“七一勋章”使用织物绶带,采用向日葵、光芒、星光等元素,寓意在党的阳光沐浴下,勋章获得者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

上午8时许,由21辆摩托车组成的国宾护卫队,以国家最高礼遇,一路护送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前往人民大会堂。

第一个上台领取勋章的,是一位坐着轮椅,被抬进人民大会堂的86岁老太太。这位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渡江英雄——马毛姐。70年前,毛泽东曾亲自为她取名并赠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马毛姐的“七一勋章”颁奖词是这样写的:“马毛姐,一等渡江功臣,在渡江战役中手臂中弹依然咬牙坚持,六次横渡长江,运送三批解放军成功登岸,是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一生淡泊名利,默默为党工作。”这简短的颁奖词,也概括了她的一生。

一、

1935年,马毛姐出生在安徽无为县马西村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由于家里兄弟姐妹有八个,父母又没文化,没给孩子们起大名,所以人们把排行老三的她随口叫做“三姐”。

马三姐祖上几代打鱼为生,到了她父亲这一辈,更是穷得揭不开锅,三姐8岁时被换了三斗米,做了人家的童养媳。

在给人家当童养媳的那段日子里,三姐受尽了折磨,于是冒死从“婆家”逃了出来。她不敢回家,只好白天要饭,夜晚宿柴草堆,在外流浪了两年。

1948年冬,她的家乡解放,建立了新政权。流浪的三姐也在这时被找到,在了解完她的情况后,一位穿军装的大姐告诉她:从此之后,天下的女人和男人一样平等,她再也不用给人家当童养媳了。之后,这位大姐派人将她送回了家。

回到阔别两年的家之后,三姐看到村里住着许多准备渡江的解放军。14岁的三姐发现这些解放军和以往她见过的国民党军大不一样,不但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经常帮老百姓做事,因此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解放军。

有一天,三姐去江边打猪草,看到好多人凑在那儿看布告,她也挤了进去,看到墙上贴着一张大白纸,上面写满了字。遗憾的是,她一个也不认识。

“写的是什么?”她伸着脖子问旁边的人。

“大军要征船渡江呢,和你个小丫头没什么关系!”旁边的一位大叔不耐烦地回道。

听到这里,三姐猪草也不打了,一口气跑回家,对大哥说:“哥,大军要用船,咱们去报名吧!”

大哥也看到了解放军的布告,刚好也在琢磨这事。只是家里唯一的那只小船是全家的命,要是过江时被打沉了,以后家里靠什么去打渔?父亲能同意吗?

听完大哥的顾虑,三姐想了一会对大哥悄悄地说:“哥,咱们到远处报名,不让爹知道不就行了吗?”

“对啊!我听说凤凰井那边也在征船,咱去那儿报名!”说完,大哥拉着三姐,朝七八里路之外的凤凰井奔去。

两人从凤凰井报名回来,父亲看看满头大汗的兄妹俩,笑眯眯地问:“看你俩欢欢喜喜的,是去报名了吧?”

兄妹俩面面相觑,父亲怎么知道的?

父亲说:“这事你俩不该瞒着你大,没有游击队、解放军,哪有咱团团圆圆一家人?你们在凤凰井报名时,你四叔刚好路过,回来告诉我了!”

几天后,三姐发现村里还有好多有船的人家没有报名,解放军用船的缺口还很大,于是对大哥说:“哥,咱们帮助大军动员吧,谁家有船咱知道。”

当时的确村里有不少人家将船藏在芦苇荡里,怕被征用了就没了。三姐和大哥挨家挨户上门动员,十天后,兄妹俩居然动员了二百一十六只民船。

二、

4月中旬的一天,大军召集船工开战前动员大会,三姐很早便来到了会场。一位解放军的首长在会上说,要组织渡江突击队,希望大家踊跃报名。

船工们都知道江的对面有国民党的军队,子弹可不认人,冲在前面太危险了,所以会场顿时冷了下来,谁也不举手报名。

“我家船报名参加突击队!”三姐见没人吱声,忍不住了第一个站了起来。

三姐稚嫩的声音一下子震动了会场,大家的眼睛一齐投向三姐。解放军首长带头鼓掌,激动地说:“小妹妹,感谢你!我代表所有的解放军感谢你!”

在三姐的带动下,乡亲们的手一个一个地举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解放军将船工们集中在一个叫凤凰颈的内河进行训练。对船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还向船工们传授了不少战斗技能。虽然每天训练的量很大大,但三姐和船工们都情绪高昂,为胜利渡江做好了准备。

4月20日下午4点,部队对准备渡江的解放军战士和船工们进行了渡江誓师动员。大家都憋足了劲,摩拳擦掌,等待出发的命令。

当晚,解放军纷纷登上渡船。三姐正忙着拢船、搭跳时,一位部队首长见到三姐,好奇地问:“大军马上就要过江了,你一个小姑娘在这里干什么?”

三姐昂起头答道:“送你们过江嘛!”

“在大江中打仗,你一个小姑娘怎么行!到了江心哭起来就麻烦了,岂不误了大事!”部队首长说。

不论三姐怎么解释,首长还是将她赶下了船。三姐靠着船沿,急得直掉眼泪,眼巴巴地望着解放军雄赳赳、气昂昂地上了船。正当三姐的哥哥用力点篙,船即将离岸的一刹那,三姐趁着夜幕轻轻一纵身,悄悄跳上船尾,躲进了后舱。

船进江心后,三姐从后舱走了出来,拿起一双船桨,奋力地划起船来。首长见到三姐也愣住了,但此时首长也无法将三姐赶下船了。

这时,渡江的船只已被敌人的探照灯发现,对岸的国民党军朝江面猛烈开火,霎时江面枪炮声大作,连天空都映红了一大片。三姐丝毫不惧,使劲地划船摇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早点把大军送过江!

正当船如飞箭般朝对岸冲去时,一颗不知道哪里飞来的子弹打中了马三姐的右肘,顿时鲜血直流。三姐谁也没告诉,扯下一块衣襟将伤口简单包扎了一下,又忍着伤痛继续划船。

二十多分钟后,三姐兄妹的船接近了南岸金家渡。可这里敌人建了一座坚固的碉堡,碉堡里的敌人冲着江面疯狂地射击,船只根本无法靠岸。

关键时刻,三姐冲着解放军首长说:“这里的地形我熟,我可以带你们绕过这个碉堡!”于是,她冒着弹雨,灵活地带领战士们顺利绕过碉堡,在一个小汊里登上了对岸。登岸后,几名战士拿 着炸药包,将这个碉堡炸上了天。

见解放军顺利登岸,三姐又和哥哥返回船上,驾船朝北岸驶去。这一晚,她和哥哥驾驶这条船不停地来回接送渡江大军,总共横渡了六趟长江,把3批解放军运到了江对岸。

之后的七天里,三姐不停地驾驶着小船,往返大江之上,接送渡江大军和物资装备过江,直到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战后,这位机智勇敢、不怕流血牺牲的14岁渔家姑娘,被评为渡江英雄、支前模范的荣誉称号,她驾驶的那只木船,也被誉为“渡江第一船”。

渡江战役结束回到家后,有不少人问三姐:你小小年纪,怎么那么大胆子,不怕枪林弹雨?她的回答异常坚定:“我这是送亲人过大江!只有支援共产党和解放军打败敌人,穷苦老百姓才能吃饱穿暖,日子才有盼头。”

三、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中央得知在渡江战役中有一个年龄很小的女英雄,便发来由毛泽东署名的请柬,邀请她到北京参加开国大典。三姐收到请柬后,父母担心她年龄小,没有让她去北京。

1951年9月20日,三姐再一次又收到毛泽东发来的请柬。在她的软磨硬泡之下,这次她父母终于同意她去北京了。

就这样,马毛姐和无为县另一位“特等渡江功臣”车胜科一道,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庆典礼。

9月29日晚,毛泽东设宴欢迎进京参加国庆典礼的各省代表团成员,三姐被皖北代表团推选为代表,向毛泽东敬酒。10月3日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邀请代表一起看戏,三姐做梦也未想到,她竟然被安排坐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中间!

开戏前,总理指着三姐低声向毛主席说:“主席,她就是您邀请的渡江小英雄。”

毛泽东听后,高兴地拉着她的手,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三姐很紧张,结结巴巴地说:“我姓马,在家排行老三,别人都叫我‘三姐’,我没有正式名字。”毛泽东诙谐地说:“原来你还是一位无名英雄呢!”周围的人都被逗笑了。

毛泽东派车把三姐接到中南海自己家里吃饭。吃饭时,主席说:“今天请你来,是想给你起个名字,你姓马,我姓毛,就叫马毛姐吧,同意吗?”

从这一天起,这个渔家女儿,有了自己的名字。临别前,毛主席又将一本精致的笔记本赠给她,并在扉页上写下了一句话:“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1951.10.4。”

70 年多过去了,毛泽东写在马毛姐本子上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8个字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代学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读书。

在毛泽东家吃的这顿饭,成了马毛姐一生难忘的珍贵回忆。更令她感动的是,毛泽东一直没有忘记自己。1958年毛泽东视察安徽时,便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将马毛姐接到自己的住处——合肥稻香楼宾馆。

7年过去了,见当年的小丫头已成长为一名大姑娘,又得知马毛姐已经参加工作,并于195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是厂里的生产模范时,毛泽东很是欣慰。他勉励马毛姐努力工作,用更大的成绩为人民多做贡献。

四、

马毛姐也没有辜负主席的教导。之后她无论是在麻纺厂、针织厂,还是在被服厂,总是以身作则,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她从不以英雄自居,总是抢着干苦活、累活、脏活,“碰到困难上一步,面对利益退一步”,从没向组织提过个人方面的要求。

“厂里干活搬运东西,她总是带头干。大家有困难,找她准能解决。”“她一直拿的是单位里最低级别的工资,每次工资评级,她都把机会让给他人,一直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既朴实,又能干。”这就是工友、同事心中的马毛姐。

“道理千万条,最根本的一条是:党叫干啥就干啥,把一切都献给党。”马毛姐这么说,也一直这么做。无论是当一线工人,还是后来走上领导岗位,她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处处严格自律,勤勤恳恳为老百姓服务。

1990年,马毛姐从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任副经理的职位上退了下来。

离休后,马毛姐并没有闲下来在家含饴弄孙,而是经常到机关、工厂、社区、学校,义务作报告、上党课,宣讲伟大的渡江战役精神。“趁着我身子骨还硬朗,我要对更多的孩子进行爱国主义宣讲。一讲起渡江战役,我全身就充满了力量。”马毛姐说。

2021年初,全国范围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已是耄耋之年的马毛姐,不顾中风瘫痪的身体,坚持坐着轮椅深入青少年学生中,结合自身特殊经历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鼓励大家坚决听党话、跟党走,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责任,奉献与担当。

五、

获得“七一勋章“后,马毛姐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渡江英雄村”无为市马坝村。

看到72 年前那个破败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处处风景秀丽、宜居宜业。乡亲们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精品农业增收致富,过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

“三姐回来了!”全村人奔走相告,大家闻讯迅速围拢过来。马毛姐高兴地与乡亲们聊起了天:“家乡一年一个样,你看看以前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房子,我们当时只能以船为家。”她又指着一个观景池塘:“这里原来是臭水塘,你看现在有多漂亮!”

面对故乡的孩子们,马毛姐打开了话匣子,谈起年少的苦难与渡江战役的壮烈,并语重心长地说:“是英雄的党和解放军,让穷人过上了好日子。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曾经的苦难,要牢记党的恩情,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奋力创造美好未来!”

听说马毛姐获得了“七一勋章”,乡亲们纷纷要求她将勋章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马毛姐笑着说:“我已经把勋章送到渡江战役纪念馆,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来了解渡江战役,传承渡江精神;也让后面的人看看,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共产党给的,要永远跟着党走,向前,向前,继续向前……”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马毛姐,永远跟党走的“渡江英雄”》

新华网:《马毛姐:冒着炮火送解放军过江的“渡江英雄”》

0 阅读:4

孔甲丙今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