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是把清朝的历代皇帝都看一遍,肯定能发现清朝的皇帝大多都挺长寿的。就只有慈禧太后的儿子同治帝走得早。而且清朝有康熙和乾隆这俩长寿的老祖宗,基因摆在那儿,就连咸丰帝都活到了30岁。
光绪帝后半生基本没再插手政务,他不到四十岁就去世了。他的死让后人很是疑惑,而最让人惊讶的是,当时清朝的两位最高统治者居然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相继离世。
说实在的,光绪这一辈子过得那叫一个凄凉。他本来可以过上皇室宗亲那种幸福的日子,可结果,在紫禁城里就这么白白荒废了一辈子,一直被压抑着。他虽然是帝王,却做不了自己的主。
这事儿得从同治去世讲起,同治在大清帝王里算是寿命最短的了,就连顺治当年都活了二十多岁。不过得说一下,他俩有个相同之处,就是年纪轻轻就继位了。
同治死的时候,一个子嗣都没留下。后来,为了保住叶赫那拉家的血脉,慈禧就把自己妹妹的孩子推上皇位,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光绪刚登基的时候还特别小,这时候就只能让慈禧来掌权了。可以讲,这时候就是他俩感情最不错的时候。为啥?因为这时候的光绪根本没本事影响慈禧的权力。
光绪小时候还不错,等他长大点,自然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了。当时西方列强侵略咱们,中国就兴起了学习外国文化的热潮,年轻的光绪皇帝也难免受到影响。
光绪慢慢长大了,慈禧没理由再不把权力交还给光绪。可虽说还政了,朝廷里的大事还得慈禧说了算。
光绪怎么说也是个君主,等他长大了,也想把权力握在自己手里,这么一来,他俩之间的感情就变味了。
戊戌变法之后,光绪和慈禧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再也没法恢复如初了。光绪付出的代价可不小,他再也不能参与朝政了。打那以后,就被慈禧给囚禁起来了,他失去的可不光是权力,连自由也没了。
光绪被囚禁了好多年,特别是珍妃被慈禧赐死之后,他对活着都没盼头了。时间来到1908年底,光绪的身体终于是扛不住了。光绪快不行了,这消息马上就传到慈禧那儿了。
慈禧听到消息后,一点悲伤的样子都没有,马上就把朝中的重臣召集起来,商量立储的事儿。光绪没孩子,他去世之后,肯定得找个储君。
虽说朝中重臣都得去议事,可这种事,就慈禧和那几个宗亲王爷有说话的份儿,袁世凯、张之洞这些人,就只能在旁边听着。
一开始提出来让溥伦继承皇位。得说一下,这时候的溥伦都三十多岁了,他要是继位的话,就能直接料理朝政。
就这么着,哪怕两位亲王都点头认可了,可慈禧,一声不吭的,接着就说出了她属意的人选,也就是醇亲王的儿子溥仪。那时候溥仪才三岁。其实,当时大伙心里也都明白,慈禧大概是有让溥仪当皇帝的想法,要不然为啥老早就把溥仪接到皇宫里头来了。
但清朝当时的局势大家都清楚得很,溥仪那时候还是个孩子,他能明白啥,他登上皇位还得靠大臣或者太后在朝堂上主持大局。
当天下午光绪就与世长辞了。这边一得到光绪去世的消息,慈禧也没闲着,立马开始操办光绪的后事了。
慈禧对这件事想必是有经验的了,毕竟这又不是头一回了。光绪是下午去世的,慈禧一直忙到晚上都没歇着。光绪虽说完全是个傀儡皇帝,可他好歹也是大清的皇帝,该重视还是得重视。
光绪死的那天,慈禧一直忙活到晚上才歇着,身体没见有啥不舒服的地方,脸还红扑扑的,根本瞧不出就要死了的样子。
当然,后人也说出了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光绪死了,这对慈禧来说,可算是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只要光绪还活着,慈禧就老是心里不踏实,到了后期他俩相处的时候,在慈禧眼里,光绪就跟仇人似的。
当然,也有回光返照这种说法。第二天一大早,慈禧就跟平常一样,把军机大臣们召集起来商量事儿,毕竟皇帝刚驾崩,要处理的事儿可不少。
首先,就是下达关于未来皇帝的旨意,把溥仪立为皇帝,这事儿大家都晓得的。其次,得找执政大臣,在整个清朝里头,没有比溥仪的生父载沣更合适的人。
第二道旨意是立载沣做摄政王。隆裕是太后,她作为慈禧的侄女,是叶赫那拉家族的人。慈禧肯定得让隆裕手里也有权,这个权就是一旦有重要的事,载沣得跟隆裕太后商量。
第三道旨意,是让摄政王来代行监国之权,等溥仪长大了,再把权力交还给溥仪皇帝。这么一来,有关下一任皇帝的事儿基本就都安排得差不多了。
第四道旨意和光绪帝有关。那时候清朝都快不行了,可光绪帝的葬礼也不能随便应付。慈禧,她没去管光绪葬礼的事儿,把所有相关的事都交给大臣们去办了。
慈禧连着下了三道旨意后,总算能歇会儿了。可就在这时候,她突然觉得一阵头晕,然后就倒在地上起不来了。慈禧晕倒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众人都守在宫里,不敢离开。
过了好长时间,慈禧才慢慢苏醒过来。醒了之后的慈禧,那精神头可完全不像早上那样了。太医们,就说这是因为她太累了。
三、修改遗诏可慈禧也发觉自己的身体可能快不行了,马上就把大臣们召来,吩咐他们照着自己之前下的旨意去办。这时候的慈禧不再贪恋权力,把自己手头的所有权力都交出去了。
慈禧把大清的事情处理完后,就该操心自己的事儿了。这时候她的身体是越来越差。所以趁着自己还有点精神,就开始起草遗诏了。说这是遗诏,倒不如说是慈禧对自己一辈子的总结。
慈禧从自己刚入咸丰帝后宫讲起,然后说到咸丰去世后,自己辅佐小皇帝。
同治帝早早就离世了,没办法,自己只好又一次涉足朝政,去辅佐年幼的光绪帝。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慈禧特意加了一句“不得不再行训政”。从表面上看,到了后期慈禧并非是自己想要掌权,而是被逼得没办法才这么做的。
这是慈禧自己的说法,古人们大多都盼着能名垂青史,慈禧也一样,她可不想在自己死后落个坏名声。
所谓遗诏,实际上就是慈禧的自我表白,是对自己多年专权的一种解释。在她快要不行的时候,还说了句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的话:“别再让女人参与国家政事了。”
1908年11月15日,那个掌管清朝好几十年的女人,生命终结了,享年74岁。
慈禧一死,清朝也就有了新的走向,不过,清朝肯定已经没活路,走到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