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的明治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这一不平等的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是一记沉重的打击,也对以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基于“甲午战争”的失利,也可以说是叫做《日清讲和条约》!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可以说是一场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格局的关键战役!
那么,这么一场重要的战役,为何只是坚持了仅仅一年的时间便产生了结果?
关于甲午战争的爆发的原因,无非就是当时的日本在经过了“明治维新”后,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想要扩张,就需要资源,而在本身没有资源的情况下,确定了向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的侵略总方针,且顺着总方针,逐步形成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总方针: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前提: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借机派大军进入朝鲜,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之后,日军在成欢之战、平壤之战、鸭绿江江防之战、金旅之战、辽东之战等陆上战役,以及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海上战役中节节胜利,清军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清廷被迫求和。
两国军备
一个是蓄谋已久,战事准备齐全,一个是贪污腐败,仓促应战;
一个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一个是搞洋务运动,本以为是国力中兴,谁知是回光返照!
为了打响,并且为了胜利,日本在战前就做足了准备;早在《甲午战争》发生的前四年,也就是1890年,日本就为了这一战役开始武装军事力量。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和陆军,并在开战的前一年时间里,日本的明治天皇将拿出了自己的老底,还降了手下文武百官的薪资,筹足了资金,只为造船!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日本当时也为是举国同心,抱着赢了豪车游艇,输了。。。输了我也无了的心态,在战争开始的前夕,日本已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团和1个近卫师团。战前日本海军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
且日本还在战前,出动秘密人员潜入中国,加紧对中国各方面的情报搜集和渗透。
在此期间的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在军事力量方面像欧美看齐,并且初见成效;而后,清政府在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了当时亚洲内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
接下来就是但是了。但是,“洋务运动”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清政府并没有像日本那样有着改变国家制度的变革,因此,并未让中国走上强国之路,且此时的清政府在十分的腐败,朝廷上明争暗斗,乌烟瘴气,以至于造成了国防的军事外强中干。
北洋水师的巅峰是在1890年时,有着7艘战舰,总吨位达到了27000多吨,同年的日本战舰只有5艘,且总吨位也只有17000多吨。
且1888年成建后,北洋海军未在添加任何舰只,减少,甚至是停止了海军的军费,造成了我们的舰只日渐老旧,而相比日本的舰只,我们暴露着致命的三大弱点: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其中火力弱在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基本停止了枪炮弹药的购买!
战斗的打响,狠狠的给了清政府一巴掌,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海路军,北洋水军仅仅坚持了一年,就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清政府的腐败,造成了军饷不足,官兵人员不足等制约战斗力的因素,且在战时,清军由于清政府腐败造成的连锁反应,缺乏了先进的军事装备,甚至是连基本的生活物质都十分的匮乏,这也大大消弱了官兵们的战斗力,更严重的影响了官兵们对敌时的士气!
时至1894年7月,一片雷云黑压压的来到了清政府的上空,清政府的主战派以光绪帝为首,愿意举国一战!然慈禧太后并不愿意因为一场战争而打扰了自己的生日宴会。
直到中日谈判破裂以后,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速”舰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
至此,日本终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
直至此时,慈禧太后还盼望从速结束战争,以免耽误她大办庆典!
开战之初,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名称
火炮/门
鱼雷发射管/架
总排水量/吨
总兵力/人
平均航速/节
北洋水师
195
556
32100
2126
10.2
日本联合舰队
268
568
40840
3916
14.5
其中,日本第一游击队平均航速达19.4节。另据英国海军年鉴统计,当时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六倍,由此计算,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
甲午战争的惨败,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失利,更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失败经历。
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必须正视现代化进程中的不足,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甲午战争失败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所揭示的一系列问题,更在于它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镜鉴。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历史经验,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