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否认“中立”,是要对俄“反戈一击”还是向美“纳投名状”?

又柔聊国际 2023-06-22 23:33:01

对于俄乌冲突,印度总理莫迪日前表态称:有些人说我们中立,我们不是中立,我们站在和平一边。各国都应该尊重国际法和别国主权,争端应该通过“外交和对话”而不是战争来解决。

说这番话(强调对乌克兰战争的态度和立场)时,正值莫迪即将访问美国之际。所以,舆论场上有分析认为,这难道是印度为了向美国“纳投名状”而在对俄关系上“改弦易辙”,甚至对俄罗斯“反戈一击”?

直白地说,莫迪此时强调或者说是“更正”印度在乌克兰战争中的立场,肯定与访问美国有关。但若说印度会对俄“反戈一击”,那显然是小看莫迪了。实话实说,以莫迪的睿智和练达,即便是要在对俄关系上“改弦易辙”,他也不会做得如此明显。

有观点认为,尽管这场俄乌冲突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撕裂了国际政治,但却有两个国家在经济上赚个盆满钵满,在政治上游刃有余。一个是土耳其,另一个就是印度。而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埃尔多安和莫迪自然是功不可没。

在舆论场上,曾有人将埃尔多安与莫迪做过比较,认为他们都是各自国家的杰出领导人,都是国际博弈场上手腕高超的政治家。他们的睿智和取舍确保了土耳其和印度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当然,在性格和行为方式上,两人的差异性也很明显。

一样的老辣,但埃尔多安的个性稍显张扬,喜欢刷存在感,热衷于被“众星捧月”。而莫迪则低调而内敛,但也不失激情;埃尔多安在地缘政治中“长袖善舞”,而莫迪在国际战略博弈中“信手拈来”。

就个人“擅长”而言,埃尔多安是政治起家,长于鼓动,手腕高超,所以能在土耳其政坛屹立不倒。但在经济上有时会以政治思维确定经济政策,比如,别人都在减息时他加息,别人加息时他却减息,直接导致了土耳其近年来的通胀率居高不下。

而莫迪则是“经济上先行,政治上水到渠成”的典型。在担任家乡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莫迪创造了经济上连续13年高速增长的奇迹。

2014年担任印度总理后,莫迪将他在古吉拉特邦的成功经验——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移植到了印度的经济政策中。至于效果,有目共睹,已无需赘言。所以,世界级的企业家和国际投资人似乎更愿意与莫迪合作。

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报道,当地时间20日,斯特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会见了正在美国访问的印度总理莫迪。在会见后,马斯克高度评价了莫迪,并毫不掩饰地说:“我是莫迪的粉丝。”

马斯克还夸赞莫迪“真的很关心印度……他真的想为印度做正确的事,他想要开放,想支持新公司。但他也同时想要确保对印度有利”。为此,马斯克表态道:我相信特斯拉会进入印度,而且会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快做到。

马斯克是一位世界级的科技和商业奇才,“推广和获利”的天然属性使他能够“好听话说尽”。所以,马斯克表示,他对印度的未来“无比兴奋”,甚至夸张地认为:“印度比任何一个大国都有希望。”

尽管马斯克有“投其所好”之嫌,但也不得不说,莫迪确实也给马斯克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说明,刚到美国的莫迪就收到了一笔巨大投资和含有技术成分的商业利益。

再者,根据美联社的报道,美国将会尽量满足印度在军事技术和武器方面的“诉求”。比如,印度寻求在国内生产更多的武器和装备,以供应本国和出口,包括技术转让。

因此,美联社分析说,在莫迪这次访美时,美国政府会答应向印度出口攻击型无人机和允许通用公司与印度合作生产战斗机上的发动机。显而易见,美国有帮助印度逐步摆脱对苏式武器系统过分依赖之意。

在政治、外交礼仪和规格待遇上,莫迪此次美国之行被美国政府定性为“国事访问”,莫迪将在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而且,这是继莫迪2016年6月在国会两院演讲后的第二次演讲,这在历史上只有丘吉尔和曼德拉享受过这样的礼仪和待遇。足见美国对印度和莫迪的重视程度。

此外,美国还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为印度操办了“瑜伽节”,届时,莫迪将亲自“秀场”。23日,美国还为莫迪准备了一场与美国工商金融大佬的见面会,不用说,印度又会“收获”满满。

日前,美国政府已经出炉了联合国改革的“美国方案”。在美国方案中,将再增加6个常任理事国席位。尽管新增加的席位并没有“一票否决权”,但可以预见,竞争依然会异常激烈。有分析认为,不出意外的话,拜登将会在与莫迪会见时公开承诺支持印度“入常”。

毋庸置疑,莫迪此次访美至少会收到经济、军事、金融、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地位”这五个“大礼包”。平心而论,这哪像是印度在向美国“纳投名状”?反而更像是美国“有求于”印度。

直白地说,还真是美国有求于印度。因为,在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下,印度在地缘政治上有利用价值,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需要印度,在遏制俄罗斯问题上,印度有被争取的可能。

而且,从长远来看,一个拥有14亿人口、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价值观可塑却又暂时对美国没有任何威胁的印度,自然更对美国人的胃口,如果能够将印度拉到自己的阵营,在美国看来,无异于“如虎添翼”。所以,即便是付出再大的成本,美国也会毫不在乎。

而在莫迪看来,印度需要发展、14亿印度人需要吃饭、印度的现代化进程需要美国的技术和资金、安全需要借美国之势、军工上有摆脱对苏俄式武器依赖的需求,国际地位需要美国“提携”,这么多的需求和好处,这么多的“大礼包”,说几句美国人爱听的话又何妨?至于“改弦易辙”,看情况再说。

所以,莫迪此前关于“中立”的言论,并不是“纳投名状”,充其量也就是对美国“投其所好”而已,至于对俄罗斯的立场和态度,莫迪起码不会在现阶段“改弦易辙”,更不会对俄罗斯“反戈一击”。因为,对于印度来说,俄罗斯目前同样是“不可或缺”。

直白地说,从苏联时期开始,独立后的印度就与苏俄保持着很深的关系。比如,直到现在,印度军事、武器和军工体系中,苏俄武器和军工技术的占比仍然高达60%以上。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有了加快武器系统“去苏俄化”的想法,但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再者,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的石油仅占印度石油进口贸易比例中的2%,但现在却增加到了19%以上。这足以说明印度低价进口了大量的俄罗斯石油,“获利颇丰”自然也是无需赘言。所以,印度同样不会放过俄罗斯这块“大蛋糕”。如果放弃,那就不是那个屡创“经济奇迹”的莫迪了。

至于莫迪在访美前对“中立”问题的阐述,那显然是说给美国人听的。再者,如果对照莫迪以前的言论,他的阐述其实并无新意。这也许恰恰是莫迪的“睿智”之处。

在去年上合组织峰会期间,莫迪曾与普京会见和会谈。其中关于俄乌冲突的对话,现在琢磨起来,感觉莫迪此人绝不简单。当时,莫迪推心置腹地对普京说:现在不是战争时代。而普京居然未加思索地回应说:理解你的担忧,俄方会尽其所能的尽快结束这场冲突。

看看,这多像一对老朋友敞开心扉的谈话。这其实就是莫迪想要达到的效果和想要表达的意图,那就是:所为老朋友,我可以继续与你做生意,甚至可以在感情上支持你。但这并不等于我同意和认可你的做法(战争方式)。

客观地说,莫迪在俄乌冲突中的处理方式,既坚持了原则,又照顾到了两国之间的感情。最重要的是,乌克兰也能接受。因为乌克兰最想听到的是莫迪那句:现在不是战争时代。

由此可见,如果遇到棘手问题,肯定有一个“最不差”的选择。其中自然蕴含了“智慧”和“理性”。所以,马斯克说他崇拜莫迪,未必全是忽悠。

0 阅读:19

又柔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