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史记·晋世家》之中,对太子的职责做了一个归纳:“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
什么意思呢?就是皇帝如果出行,太子就要留守京师。如果京师有人留守,太子就要跟着皇帝一起出行。太子出行称为“抚军”,留守则称为“监国”。
当我们翻看明朝历史的时候,可以发现皇帝出巡或者御驾亲征的次数并不算少,但是除了监国以外,还有一个专用词汇:“居守”。那么监国和居守有什么区别呢?明朝曾经有过几位太子监国?除了太子以外,亲王能不能监国?
监国和居守的区别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二月初九日,大明皇帝朱棣从京师南京出发巡狩北京。自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十二月十二日誓师南征以来,朱棣已经整整七年时间没有回过曾经的封国北平,现如今的北京。现在朝政基本稳定,皇帝打算回老家好好待一段时间。
永乐皇帝朱棣剧照
问题是大明王朝的京师还是南京,皇帝一直不在京中,政务怎么处理?故而朱棣在巡狩之前,命皇太子朱高炽留在南京“监国”。不过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向来都非常微妙。朱棣本次出行,特意将皇长孙朱瞻基带在了身边,至于是带他历练也好,作为人质也罢,全看你们自己理解。
甲戌朔,敕皇太子曰: “朕今巡狩北京,命尔监国。天下之务,所系甚重。尔简文武才德之臣,为尔辅赞。盖自古圣贤为政,未有不需贤而能成者。尔宜悉心以求,益虚己以纳言。庶几整肃弘纲,康理庶务。”—《明太宗实录卷八十八》
当年八月,靖难元勋淇国公丘福北伐失利,包括其本人,以及安平侯李远、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和靖安侯王忠在内全数殉国。永乐皇帝勃然大怒,决意明年春天御驾亲征。
皇太子朱高炽剧照
此时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当皇帝在南京的时候,镇守北京的是皇三子赵王朱高燧。然而皇帝亲征,如果南京是由太子监国,北京仍然交给赵王吗?这样会不会助长其夺嫡的野心呢?朱棣考虑再三,决定让十二岁的皇长孙朱瞻基在北京“居守”。
那么监国和居守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就以这一次太子和长孙为例,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军机及王府要务
兵权和宗室,是朱棣最为看重的事宜,所以太子监国之时,这两项事务必须要向皇帝“奏请处分”。但是等到皇帝亲征之时,由于行踪飘忽不定,显然无法对这些事情做出及时批示,故而朱棣把权力下放给了太子,允许他先行处置。
而皇长孙在居守之时,北京的军机及王府要务,要一式两份,一份报南京请太子处分,一份抄送行在所留档。至于各地如果发生叛乱,可以由太子直接下令调遣官军剿捕。
官员任免及刑法处置
在京和在外的文武官员一旦出缺,五品以上由皇太子选补,六品以下官员可以由皇长孙循例升降复职。
皇长孙朱瞻基剧照
刑部、都察院上报的囚犯,除了死罪以外,皇长孙可以自行裁决。当然太子也不会轻易处决死囚,一般会向朱棣“奏请待报”。毕竟犯人在牢里多待几天问题不大,惹怒了皇帝就不好玩了。
如果事涉皇亲或者宗室,无论是太子还是皇长孙都不能自行决定,必须要等到朱棣回京之后再进行“圣裁”。
总体来说,监国和居守最大的区别在于监国有一定的自主权,居守则基本上算一个吉祥物,重大决策都要由皇帝做出。换句话说,只有太子才可以监国,亲王只能居守。
明代三位监国太子和亲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册立其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对于太子的重要性,老朱和左相国李善长做了一番这样的表态:“朕若有事于外,必留太子监国”。
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洪武初年,朱元璋曾经去过两次汴梁(今河南开封)和凤阳,然而是否由太子监国,史书未载。明代历史上有明确监国历史的,一共有三个人:仁宗朱高炽、景皇帝朱祁钰和庄敬皇太子朱载壑。
仁宗昭皇帝朱高炽
朱高炽,生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七月二十三日,时任燕王朱棣嫡长子。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闰九月册封为燕世子,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册立为皇太子。
自永乐七年朱棣巡狩北京起,朱高炽前后一共监国六次,时长总计超过七年。
第一次:自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二月起,至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十月止。
第二次:自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年底起,至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九月止。
第三次:自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三月起,至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十一月止。
朱棣北伐剧照
第四次:自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三月起,至当年九月止。
第五次:自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八月起,至当年十一月止。
第六次:自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三月起,至当年七月止。
很多人都说永乐盛世的实际缔造者,其实是皇太子朱高炽。至于皇帝朱棣,不过是太子的“征北大将军”而已。这话当然不能说没道理,无数的朝廷官员和国家大事,都是由太子任免和处置。朱高炽在南京待了十多年,和以父皇为首的北京朝廷隐隐有分庭抗礼之势,为此朱棣也没少对他进行敲打。
比如刑部尚书刘观,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进士出身,因营造北京宫殿而深受朱棣信任。由于和父皇在治国理念上有差异,太子对刘观的行为看不过眼,在不少事情上都对其进行了批评。没想到惹得永乐皇帝龙颜大怒,亲自写信对太子进行责备。
庚寅,赐书谕皇太子曰: “朕命尔监国,凡事务宽大,戒噪急。文武群臣皆朕所命,虽有小过,勿遽折辱。亦不可偏听以为好恶。育德养望,正在此时。天下机务之重,悉宜审察而行。稍有所忽,累德不细,其敬之慎之!”时上闻皇太子谴责刑部尚书刘观故也。—《明太宗实录卷九十》
皇太子朱高炽剧照
此后辅佐太子的黄淮、杨士奇、杨溥等人都曾经因罪下狱,可见皇帝对朱高炽的戒心之重。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北伐班师途中驾崩,遗诏皇太子朱高炽即位。这位多年的监国太子终于媳妇熬成婆,黄淮、杨溥等人才自狱中释放。
恭仁康定景皇帝朱祁钰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八月初三日,宣宗朱瞻基庶次子,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二月册封为郕王。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英宗朱祁镇为了应对三道入寇的瓦剌大军,决定御驾亲征,按照惯例留弟弟朱祁钰居守北京。从史书记录来看,这时的郕王就是一个十足的吉祥物,因为他什么决定都做不了。
在京在外凡有紧关重事,差人赍本赴行在奏请。其余常事奏本,该科编收,候车驾回日,通类奏请发落。—《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
然而事情在八月十五日起了变化,当时明军在离京师不远的土木堡,打了一场建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大败仗。不但扈从文武高官几乎悉数殉国,就连皇帝本人也被瓦剌人抓了俘虏。
郕王朱祁钰剧照
消息传回宫中,皇太后孙氏不得不对此做出紧急应对,册立英宗年仅三岁的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同时命郕王监国代总国政。不过在清洗了大太监王振余党之后,文官们于八月二十九日联合逼宫,要求立郕王为新天子。
孙太后无可奈何,只能顺从人心, “尊”英宗为“太上皇帝”,并于九月初六日立郕王为新天子。
庄敬皇太子朱载壑
朱载壑,生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十月初六日,世宗朱厚熜庶次子,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二月册立为皇太子。这里做个说明,世宗并无嫡子,其庶长子朱载基生两月夭折,所以朱载壑可以被视作皇长子。
之所以着急将年仅四岁的儿子册立为皇太子,是因为世宗本人即将启程南巡承天府(今湖北钟祥)。世宗之父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七月封为兴王,封国湖北安陆。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去世,谥曰献。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因其既无子嗣,又无兄弟,朝廷最终决定迎立兴献王之子朱厚熜入继大统,即明世宗。世宗即位之后,一面将出生地安陆升格为承天府,一面将父亲的坟园升级为帝陵,命名为显陵。
明显陵
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十二月,世宗生母蒋太后崩逝,遗诏归葬于显陵。朱厚熜对于究竟将母亲葬于北京还是显陵非常犹豫,故而决定亲自去承天府做一个考察。皇帝南巡事关重大,世宗这才正式册立朱载壑为皇太子,并命其监国。
由于太子年仅四岁,所谓的监国自然只是一个摆设。世宗命宣城伯卫錞、遂安伯陈鏸为留守使,大学士顾鼎臣为同留守使,兵部尚书张瓒参赞机务,任务就是“居守京师,保护皇储”。从礼部制定的东宫监国事宜来看,所有的内外军机及王府要务,都必须遣人驰赴行在所奏闻。
赐留守大学士顾鼎臣敕曰: “朕兹巡幸承天,恭视显陵。车驾往回,动历数月。昨已册立东宫,命之监国。特留卿赞辅,协同文武重臣居守。内自禁掖,外而都城,远及边陲,并大小有司庶务悉以付卿。卿宜遵承朕命,应启请者拟请令旨施行,应闻奏者驰奏行在定夺。其有密切紧重事情,宜用钦赐印记来闻。卿讲幄旧臣,久怀经济。朕兹重寄,宜钦承之。”—《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一》
明世宗朱厚熜画像
结语:除了朱标以外,明代还有一例疑似监国的记载。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仁宗朱高炽驾崩,由于彼时皇太子朱瞻基人在南京,故而皇后张氏命先帝庶次子郑王朱瞻埈和嫡第三子襄王朱瞻墡监国。然而此事仅见于《明史》,未见于《仁宗实录》和《宣宗实录》,真实性存疑。因为当时宫中一直秘不发丧,按理不会突然让亲王监国。
宣宗即位后几次御驾亲征及出巡,都曾经命亲王和勋贵大臣居守。然而自从郕王朱祁钰由监国亲王一举成为皇帝之后,后世的大明天子显然有了阴影,不要说让亲王监国,干脆连居守都给取消了。比如明武宗朱厚照长期不在京师,却从来没人任命过哪怕一位居守。
不过世宗南巡是大明皇帝最后一次离开京师,此后的穆宗、神宗、光宗、熹宗、崇祯帝都没离开过北京城,自然也不谈不上再有太子监国和亲王居守。
朱祁钰监国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