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两级不用吃财政饭也能正常运作,你敢信?看李昌平给出的办法

清风挽明月 2024-08-05 17:31:30

最近几年,各级各地财政都不容乐观,多次号召大家“勒紧裤腰带,准备过苦日子”,可地方部门要正常运转,必须要有足够财政支持才行,单个乡村在整个县级财政支出不算多,但备不住乡村两级群体庞大,全国有4万多个乡级行政单位,包括乡、镇、街道、民族乡、苏木、民族苏木等;村级行政单位有近70万个。想想有多少干部,需要多少的财政支出才能维持日常运转?

乡村两级干部不吃财政饭可不可以?

李昌平给出了答案是肯定的,他以自身经历为实例说明完全是可以的,“我1985年当乡镇党委书记,2000年第四次当书记,总共做了四个乡镇书记,在我当书记的10年,我们乡村两级干部的工资都是靠自己,除了工资外,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都是靠自己,没有靠国家,而且还向国家上缴。”

相信他说的是真实的情况,但也有人不完全认同。那时候很多乡镇都有乡镇企业,其实就是乡镇的集体企业,收益自然归乡镇所有,有些乡镇甚至比县城还富裕;同时那时候农民的“三提五统”还没有取消,提留村级留一部分、乡里留一部分,剩余的都上缴给国家。有人也指出,不是所有地方都收入那么高,收入不够的怎么办呢?搞摊派,增加了农民负担。

乡村两级干部不吃财政饭怎么运作呢?

李昌平也给出了五条建议,第一集体资产经营;第二农业社会化服务;第三特殊经营;第四转移支付壮大集体经济;第五乡村高度组织化。

集体资产经营其实不是新鲜事,对农村情况熟悉的就知道,农村“三资”清理基本完成,目的就是将“三资”合理经营起来产生集体收益。比如集体闲置校舍、医院等资产,山林、水库、河流等资源,实际要将这些闲置的集体资产、资源运作起来并不容易。就像你有产品,却没有销路一样。

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有些地区经营很好,农民已经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比如集体购买大型机械,包括收割机、拖拉机、种植机械等等,再比如组成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统一销售农产品、做农产品初级加工等。

特殊经营项目由乡集体或者村集体搞,特别是一些稳赚不赔的项目。个人觉得这是最难实现的,无异于“虎口拔牙”,比如定点屠宰,都知道赚钱,凭什么给你乡村呢?

转移支付作为集体资本金,其实这才是大头,也是可以用政策实现的。每年从中央到地方,转移给乡村的资金都是上万亿,如果将这些资金用作壮大集体经济的资本金,那农村现状肯定比现在要好。

乡村高度组织化,目前乡村产品是属于高度分散状态,没有丝毫定价权,没有竞争力。如果,能将这些农产品组织起来,由原来的单纯追求产量模式转变为追求品质模式,延长产业链,提升价格收益。实现难,太难了,基础早已没了。

李昌平也讲到,“我认为只有乡村两级干部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才有自主权,才能当家做主,才能体现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古以来就是“拿谁的碗服谁管”,以前的村干部敢对乡干部的不合理安排说“不”,乡干部敢对区(县辖区,区辖乡)干部甚至县干部的不合理安排说“不”,敢为农民叫屈;现在为何不敢了?就是饭碗问题,以前是农民养,现在是财政养。

0 阅读:8

清风挽明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