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统之争:民国政治的永恒主题

云端逐梦舞翩跹 2025-02-12 14:23:02

今东厂胡同,因明朝设东厂而得名

口头上说不争大总统,段祺瑞内心还是有一些不甘。

是日下午,段祺瑞乘车至东厂胡同黎宅,黎元洪的湖北老乡张国淦同行。东厂胡同原系前清荣禄旧宅,是一片颇具规模的四合院群落,黎元洪幽居瀛台期间,其夫人吴敬君患病,黎向袁世凯提出,瀛台潮湿阴冷,不宜养病,须另寻住处。袁虽不甚同意,但老黎开了口,两家又是亲家,也不好意思拒绝。赶上帝制,他让长子克定以十万元买下这处宅院,赠送于黎,后来这里还一度成为“亲王府”。袁世凯虽是相赠,黎元洪却一直记着,直到老袁病逝,他特送十万元奠仪,才把这笔旧账清了。

从中南海到东厂胡同,段祺瑞一语不发,张国淦也陪着沉默。

听闻段祺瑞到访,黎元洪心里是畏惧的。当年袁氏邀黎入京,虽处处羁縻,形同软禁,但老袁是个处事能手,人情世故滴水不漏,礼仪上无懈可击。段祺瑞不一样,他刚愎生硬,不苟言笑,有一种让人望而却步的清高,骨子里看不起黎元洪,表面上也不屑敷衍,对黎元洪始终一副冷酷面孔。这是袁、段政治手腕和做事风格的迥异之处。

来到客厅,段祺瑞向黎元洪礼仪性鞠了躬,黎忙回礼。三人落座。

客厅中央摆着楠木长桌,黎元洪是主人,坐在中间,段、张分坐两旁。纵是主人,黎元洪也没敢大模大样地坐,有他的憨厚形象在,用一个词形容他的表情,真叫一个呆萌。从进门,到鞠躬,再到坐下,段祺瑞一言不发。看段情绪不高,黎元洪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也不作声,张国淦更不敢打开这个话匣。段正襟危坐,标准的军人姿势,黎则木偶一般,两个人大眼对小眼,加上旁边一个打酱油的,据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称,足足半个小时,两人竟没有一句正式对白!

气氛从严肃到尴尬,从尴尬到不再尴尬,段祺瑞终于开口,说明来意。

黎元洪当然知道时下局势,朝野混乱,中枢无主,北洋武夫个个怒目虎视,他这个“准总统”怎能高枕无忧?是馅饼,还是炸弹,黎元洪一时还真说不清,遂以无力维持秩序为由拒绝。段言:“公出,北京秩序,祺瑞当一人负责。”他这才勉强答应。段祺瑞走后,黎元洪无助地呆坐在沙发上,一夜无眠。

今府学胡同,段祺瑞执政府距此不远

是夜,府学胡同的段氏府邸,人声鼎沸。

北洋自形成以来,团队意识尤为强烈,现在政权旁落,元老们难免不忿,大有兵变之势。一批北洋将领将段祺瑞围个严严实实,声称要首拥徐世昌为大总统,如若徐阁老不当,非段氏莫属,想要把大总统之位交给北洋以外的人,先问问我们答应不答应!

段祺瑞明白他们的意思,也理解他们的心情。北洋艰苦创业,别人摘了桃子,二十载呕心沥血,为他人做了嫁衣,于每个北洋人而言,实难接受。段祺瑞只得按照徐世昌的那套理论向督军们解释,让姓黎的做总统,也就是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幌子,有我有大家有北洋在,他黎元洪是不是总统,有什么区别?思想工作做了一堆,大家这才平静下来。

6月7日,黎元洪在东厂胡同私宅宣誓就职。

莫说是和前清太和殿的登基大典相比,就是比起袁大总统的就职仪式,黎元洪都太过低调,就职仪式连中南海都没去,干脆选在了自己家。

民国政治,法统之争是永恒的主题。黎元洪虽然就职大总统,但“来路不明”,徐世昌建议他做总统,依据是“约法”。老徐翰林出身,这点文章还是会做的,众所周知,约法有二:旧的和新的,老孙的和老袁的,南京政府和北京政府的。如果黎元洪按旧约法做总统,就是“继任”,按新约法就是“代行”。到底按哪个呢?争论半天,双方都觉得在一个动词上做文章没意思,甭管“继任”还是“代行”,“做”不就成了吗,还在那咬文嚼字?

黎元洪“做”总统后,面对的还有一堆问题。

袁世凯做总统时,旧约废止,国会解散。现在轮到黎,该有何说法呢?

黎元洪的意思很简单,召回国会,恢复旧法。冯国璋、孙中山和西南都表示支持。段祺瑞则希望遵行新法,背后有北洋团队声援。两者一个内阁制,一个总统制,黎元洪选择前者,总统虽为虚位,但有国会可援,以制衡段祺瑞的责任内阁。这也正是段氏所忌。

冯国璋(1859-1919)

各方争论正烈,驻沪海军总司令李鼎新、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宣布独立。

民国海军的前身是清末海军。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6年,清廷斥巨资从欧洲订购军舰,重振海军。1909年,北洋、南洋、福建、广东等舰队被统一重组,编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辛亥革命,临时海军司令部在上海成立,巡洋、长江两舰队被改为第一、第二舰队。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设立海军部。次年,政府迁至北京,民国海军正式成立。

其时,北洋海军共有三支舰队,仅第二舰队受北洋指挥,其余舰队中,这第一舰队还是民国海军的主力。战力虽然有限,但海军的作用一向是意义大于作战,目前,独立海军正齐集吴淞口,若封锁沿海,运输南军北上,北京政府乃至北方的整个北洋地盘,都会受到威胁。

这一消息,不单让段祺瑞大吃一惊,连南京的冯国璋也警惕起来。

在冯国璋的意识里,淞沪本是他江苏的势力范围,海军一旦独立,事情于己无益。念及于此,他第一时间致电李鼎新,又派恽宝惠赶到上海,劝李顾全大局,不要冲动。不料李鼎新和唐绍仪等南方代表早有接洽,避而不见,摆明了没有商量的余地。冯国璋便把情况如实告诉了段祺瑞。

眼看战事又萌,段祺瑞只得让步。29日,北京政府宣布遵行民元约法,国会亦届时恢复。同日,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7月14日,军务院撤销,南北再次实现表面的统一。

僵持月余的法统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