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相栋,我真给你跪了

觅荷谈商业 2025-02-06 13:22:40

昨天(2月5日)招商优势企业当日上涨8%,目前净值到5.3311,这个净值应该是公募基金的TOP10之内了。

目前翟相栋的任职回报已经到了117%,年化回报31%,我真给跪了。

目前翟相栋的持仓港股不少,所以净值是计入了假期港股的涨幅,但翟相栋更为牛的是,这一波非常精准的踏准了科技潮,挑票能力真的没得说。

金山、小米都有Deepseek的热度,加上雷军挖来的Deepseek关键开发者罗福莉(将供职于小米AI实验室),让第一大重仓小米股价原地起飞。

第四范式这类公募基金极少碰的票,也在四季度进入了他的重仓股。

这个票也是有点子神奇,24年3月股价曾一度涨至115港元/股,随后股价不断走低,到了24年9月,跌到了18.8元。

翟相栋四季度买入的话,还真是精准抄到底了哎

目前翟相栋只管理招商优势企业这一只基金。

当初接手的时候,基金规模超mini,貌似只有4000万左右,3年多下来,规模到了100亿,翻了超250倍。

从能力圈来看,当下行情是翟相栋的统治区。

翟相栋早期在中信建投做TMT研究员,后面去了私募做TMT研究员,最后来到招商基金。

到招商基金管产品后,他几乎是围绕着“芯片半导体、新能源、AI 算力、智驾及机器人”等方向做,没有太偏离自己的熟悉区域。

而他选股和很多投科技的基金经理不一样:

第一是比较偏爱科创板的票,22年-23年,持仓中科创板相关的票占比较高;

第二是24年后,显著增加了港股的配置,从持仓来看,应该是看上了国内不少互联网企业和科技企业,比如腾讯、小米、哔哩哔哩等。

就还是蛮特立独行的,这种类型抱团抱的挺少,毕竟现在名声大噪的寒武纪,人家23年Q3就跑进去了。

23Q4季报中就开始布局高端算力芯片的国产替代,相当超前了。

对于错过翟相栋,我自己是要做反省的,本人对于规模增长较快的基金会有一种天然的抵触,偏见使得我变得狭隘。

错过周海栋也是同理,自扇二耳光。

规模到了百亿后,基金一直限购了,但翟相栋挖票能力真的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了。

不过现在银行系公募基金流失的人稍有点多,

翟相栋在银行系公募、只管一只基金、还能在科技这块稳定创造出超额……我真的

朋友们,一起祈祷这位哥别从公募跑了。

另外稍微能和翟相栋打下PK的,貌似只有一心搞科技的刘元海了。

刘元海的东吴移动互联任职回报225%,年化13%,但人家从16年至今的年化,穿越了好几轮牛熊,已经算不错了。

但从持仓来看,刘元海确实没有翟相栋妙手多,口味还是比较偏向公募基金科技风格。

另外刘元海几只基金中,有个好玩的点,就是他管理的东吴新趋势价值线混合和东吴移动互联的业绩几乎没太大差,但东吴新趋势价值线却常年限购。

原因蛮好玩的,因为东吴新趋势价值收不到管理费。

这个事情当初@民工看市也说的很清楚了,因为这只基金它在合同中设定了一个收取管理费的依据:“价值线”。

价值线计算公式有点复杂,不过总的来说就是净值超价值线,收管理费,净值低于价值线,就不收。

但因为前辈们实在太拉胯,导致了刘元海虽然任职回报搞到273%,年化弄到25.6%依旧收不到管理费(没错,今年继续不收)。

所以这只基金完全成为了赔本赚吆喝的基金,不赚钱,干脆限购另开炉灶得了~

朋友们,你们也别diss人家,毕竟人家不是做慈善的,养团队也是需要钱的。

虽然这个产品不赚钱,但写起来还是浑身来劲,真的好怀念以前公募产品天马行空的创新年代啊~~~

1 阅读:11
觅荷谈商业

觅荷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