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已经降临,普通人在未来的分配体制下该如何规划未来

杂菜斋说过去 2025-02-06 15:28:37

这次本来的主题是想讨论未来的分配体制,然而DS的改进让未来世界降临的更快,很多事我本来以为会再等几十年,但是现在在AI的发展下,很有可能会在十几年后就会成为现实,比如AI机器人,AI问诊乃至个人都将能制作自己的超级电影,这在现在的技术面前其实早就没有什么门槛,只是时间和法律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整个世界都会发生变化,毕竟世界是围绕着生产力而改变的,生产力和技术改变了,人类世界也要改变。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实人类的制度是迫于需求而变化的,这点从历史上我们就能看出: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尤其是西方世界,为什么血统为尊,很大程度是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贵族们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营养,也有更强的体力和武力和更好的装备,这在小规模的地区,比如几十人几百人的山村中已经足够威慑一方,像西方很多小贵族实际上就是小村庄的领主罢了,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村霸。在这种情况下,武力和血统已经足够。

但是到了生产力发展,人类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战争越来越大的时候,单纯的武力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举例来说,我们在春秋战国脱离了奴隶社会和封建贵族社会。在春秋时代,我们还和近代前的欧洲一样,以封建贵族为基石,组建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团,但是到了春秋末年,封建贵族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战争体制,各国尤其是日后的战国七雄都先后进入了新的时代,解放奴隶,让奴隶成为普通国人,然后征召国人参军,整个社会都是一部战争机器,而文官体制也创造出来为战争后勤服务。这个过程欧洲要等到近代才开始,我们在春秋战国就做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尤其为了应对大规模的战争,后勤被拔到了远比武力更重要的地步,也就是说,负责后勤和能让后勤更有效率的各种技术和官僚体制已经压倒了所谓贵族,之后不管如何改朝换代,除非新时代退回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否则官僚体制是必然要被统治者所用的。

李世民的马上取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本质上就是如此,不管你是什么关陇门阀还是关东门阀,最终还是需要庞大的官僚机器,所以唐宋元明清,官僚们,士大夫们,还有他们的后备军科举士子和文人们,就是这个社会的中坚,离统治阶级最近的人,普通人要出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读书科举。

而在西方世界,本其实也该走向这条路,比如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已经有了这种特征,往日的贵族在太阳王的王权下瑟瑟发抖,争先恐后的在凡尔赛宫讨好法王,各大行省都听从巴黎的命令,由巴黎派遣的官僚统治,要是法王再发展出科举制度,基本上就和中国一样了。

不过此时的生产力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大炮钢铁决定了一切,而决定大炮钢铁产量的是资本的流向,资本最多的地方必然大炮最利钢铁最多,所以最终主宰欧洲命运的是资本最雄厚的英国。

为什么在现代,资本决定一切,不是资本有什么魔力,而是资本的流入能带来经济的繁荣,经济的繁荣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军事实力,仅此而已,什么银行团,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些都是表象,实际上关键在于,资本的流入完全是可以被操纵的。

我举个例子,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是对着干的,但是当苏联对资本开放的时候,依然有一群资本争先恐后的涌进来,因为苏联乃至后来的中国这个市场太大了,资本内部也需要竞争,能进入苏联和中国市场,资本就能超越常规的增值,打倒竞争对手,所以只要足够的利润在前,资本就能被利诱。

再举个例子,冷战时期,西方世界对苏联和中国经济封锁,制定法律限制技术输出,那么为什么要制订法律呢,假如真的存在一个资本的幕后操纵者,不需要法律,幕后操纵者就可以操纵所有资本封锁了,但事实上就是根本没办法操纵,所以需要制订法律限制。

说到底,资本是需要国家这个实体存在的,但是又不敢让国家太强,假设出现一个能一统天下的强国,其实也意味着资本的末日。

还是回顾历史,在战国时期,其实也拥有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其中有些经营铁器,能影响诸侯国经济命脉,但是等到秦国一统,这些商人在秦王面前什么都不是,只能乖乖被迁徙到咸阳罢了。

但是资本能阻碍世界一统吗?自然是不可能的,何况在现在的信息时代,资本过度的金融活动极大的依赖信息存在,可是AI的发展,会使得金融世界越来越可能成为AI的玩物。在未来的世界,掌握着技术才是关键核心,资本只会是被动的追随者。

甚至,资本会成为技术的阻碍者,比如美国过度发达的信用卡就阻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因为这会影响信用卡银行的利润,然而,技术的发展又是无法避免的,比如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后,哪怕封闭保守如日本,也不得不面对这种潮流,最多嘟囔几句,哪怕他们通过资讯限制无现金社会的到来,但这坚持不了多久。

一样的情况,技术的领先一方最终必然会拥有优势,我再举个例子,假如未来AI医生和AI问诊实现,医疗费用昂贵或者求医要排队几周的某些发达国家会因为医生协会的阻碍放弃这种技术的应用吗?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随着技术的越来越进步,我们未来的世界各种关系也会随之改变,如何适应这一切就是我们普通人最需要了解的。

首先,对于普通人来说,没办法拼爹,也不可能有什么太多的财富积累,那么唯一的希望就是读书,通过教育突破自己的潜力,是最稳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当然,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假如你想着在这个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别妄想着什么快乐教育了,快乐教育的本质是让你在学习中觉得快乐,那么什么人才会觉得学习是快乐的呢?只有极少数天才,而天才的比例是少得可怜的。大多数人不会觉得教育快乐,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而天才那种觉得快乐的教育,在常人面前也是一样觉得很苦的。

回顾那些科学家或者名人的事迹吧,刻苦读书都是必然选项,只是很多人沉迷于他们的学习世界,不觉得苦罢了,但是在旁人看来,那种沉迷于实验室的人肯定过得很苦。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教育是必然枯燥的,肯定没有游戏娱乐有趣,假如你要试图把教育当成快乐,那么有两种可能,一种你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乐趣,和那些天才一样,另一种可能就是,这种快乐教育根本没让你学到任何东西。

总而言之,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没有爹可拼的只有教育一途可以改变人生。

不过,假如你选择了躺平,那么其实日子也不会太难过,虽然冷战时期苏联或者欧美那种一份普通工作就可以轻松养活一家人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未来为了促进技术发展,技术工人,工程师,科学家对普通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必然还是会拉大,但是一方面是技术进步,生活品质相对提高。另一方面收入分配的调节,普通劳动者的日子不至于过得很差,一般来说,满足劳动者的生存需求,购物结婚生子买房甚或养老都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你想要和受到良好教育的技术工人-工程师-科学家比也不太现实,就拿房子来说,有可能普通人住老破小,技术工人住楼房,工程师住大平层,科学家住大别墅这种差距。

建国初期,政府机构最高工资600元左右,后来降到400元左右,最低办事员30元,实际上是20:1到10:1,当然这实际上没考虑工龄等因素,因为收入最低的是刚入职的办事员,没有工龄和工作经验,在哪都高不到哪里去。

再举个例子,日本号称一亿中流,一般普通工薪族400万日元,收入最高的医生平均年薪1000万日元,但这里也都没考虑到工龄因素,实际上一般刚毕业的大学生入职20万日元算不错了,而收入高的过亿,差距基本上是50:1乃至更高,这还是所谓一亿中流的日本,美国就不用说了。

所以未来普通劳动者和高薪收入者,基本上会是1:10到1:20这种区间,而且越到上面越少,假如平均来说,1:10估计会是一个普遍数值,也就是说普通体力劳动者的年薪十万,那么科学家平均年薪百万或者二百万,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在20万到80万这个区间。

太低的话,比如1:2甚至1:5,大家会觉得教育投资不值得,反正我累死累活读书也就比别人高不了多少,还不如躺平,而太高的话会太卷或者形成消费结构失调,大多数普通劳动者消费能力不足,经济循环不够,内部消费不足,就像之前中国的发展。

所以未来的世界,薪酬结构肯定会向普通劳动者稍微倾斜,但是有技术和教育程度的人收入依然会更高。

当然,这只是说单纯劳动报酬,要是投资或者彩票之类就是另说了。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教育是让你达成未来人生阶层跃升或者生活品质提高的最有效投资,前提是别投错,比如去国外追求快乐教育,进入国际学校,这些很多并不一定能完成教育目的。

官僚,管理者和服务者也基本上会在这个区间活动,太高太低就会失调,其实本来第三产业也就是主要的就业会在这里产生,这些就业和进阶也更倾向于所谓情商和组织能力,而不是技术能力,很难有判断的标准,但是也是拿到高薪酬的好途径,毕竟在技术领域一途,行不行就是实打实的,服务组织管理的判断标准就很模糊。

不过,未来AI的发展其实最影响的就是这个领域,未来这个领域必然有大量就业岗位被取代,实际上现在已经不少被取代了,比如很多政府事务已经可以通过网络办理,那实际上就是取代了一些线下办事员的岗位,未来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路会越来越窄,远没有技术领域路线稳妥。

人在社会中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找准这个位置,尤其对于非技术岗位,技术岗位其实很好判断,但是非技术岗位就很难了,根据世界各国的历史,大多数人都会错误判断自己的阶层,而且大多数人都是高估自己,比如苏联,因为过于平均的收入,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中产,然后对比西方的中产,然后不满自己的收入,结果苏联解体后,大多数人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中产而是贫民阶层。美国日本也是,调查表明大多数人都高估自己,结果为了配合自己的阶层过度消费。

那么找到自己的阶层定位后应该怎么做呢?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就是选择未来的方向,假如对现在的阶层已经满意,那就可以选择正常的工作娱乐,开始准备退休生活了,假如对现在的阶层不满意,那就要想办法突破自己,比如读书再深造,我们的教育费用相对来说成本还是很低的,再深造的成本也是比较低,只要足够努力还是有机会提高自己。

那么,假如社会发生剧变,社会结构不再正常发展怎么办呢?这也没办法,自求多福吧。

0 阅读:5
杂菜斋说过去

杂菜斋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