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学/庄晓东教授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小雁的记事本 2024-04-19 08:59:14

编者按

在202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24)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新学/庄晓东教授团队发布其最新研究成果:基于“红地毯”研究的结果显示,高Lp(a)人群具有4类临床亚型,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存在异质性。

研究背景

Lp(a)是重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血脂干预潜在新靶点之一。随着新型降Lp(a)药物临床研究的推进,基于降Lp(a)的冠心病治疗可望提上日程。既往研究表明Lp(a)与ASCVD风险的关系受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本研究拟通过聚类分析鉴别高Lp(a)人群不同的表型特征,并验证高Lp(a)水平患者ASCVD风险在不同特征人群间的差异。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了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红地毯”研究(ChiCTR2000039901)的11 62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ASCVD事件。使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Lp(a) ≥ 50 mg/dl的高Lp(a)人群的基线特征进行聚类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聚类人群中Lp(a)与ASCVD的独立相关性。使用倾向性评分对回归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研究结果

在高Lp(a)人群中鉴别出4种人群表型:(1)血脂异常人群;(2)老年女性;(3)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男性;(4)贫血、肾功能不全、高凝状态人群(图1)。多因素logist回归证实,以低Lp(a)人群作为对照组,在矫正了其他传统危险因素之后,高Lp(a)在不同表型的人群中具有不同的ASCVD风险。其中,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男性亚组ASCVD风险最高(OR 2.12,95%CI:1.62~2.76,P<0.001),而贫血、肾功能不全、高凝状态人群的Lp(a)水平则与ASCVD无明显相关(OR 0.82,95%CI:0.58~1.16,P=0.233)(图 1)。倾向性评分结果相似。

图1. 不同表型特征的高Lp(a)人群的ASCVD风险存在异质性

研究结论

高Lp(a)患者具有4种不同的人群表型, 高Lp(a)患者的ASCVD风险具有人群表型的异质性。

研究意义

在高Lp(a)人群鉴别出的4类人群表型中,Lp(a)相关的ASCVD风险具有显著的差异,提示我们在使用Lp(a)对患者进行ASCVD风险评估的时候需要考虑患者的基线特征,而在未来的降Lp(a)治疗和临床研究中可能需要对不同风险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专家简介

廖新学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上下滑动可查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 心内一科主任

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与科研工作33年,研究方向: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科研基金15项,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其中SCI论文51篇。

主编《高血压基础与临床》、《妊娠期安全用药查询手册》,主译《高血压临床实用指导》,主审《心电图轻松读》,副主编《心血管疾病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内科症状鉴别诊断》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高血压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大湾区心脏病会协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名誉会长

广东省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心脏康复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高血压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内科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心脑血管慢病管理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男性健康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常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庄晓东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一科副主任,南沙院区心内科主任,硕导,博后导师 学术任职: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FACC),亚太结构性心脏病俱乐部会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泛血管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精准应用学会心脏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委主任委员,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理事、心血管专委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心脑血管慢病管理委员会常委。获中山一院“柯麟新星”和“柯麟菁英”人才称号。擅长冠脉和瓣膜介入治疗,开展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研究。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级和省级基金多项,牵头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

张绍钊 医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学博士。

主攻冠脉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从事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相关真实世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参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代谢性心血管疾病专病数据库”建设及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擅长临床研究设计及大数据挖掘。研究成果多次在ACC、ESC等国际心血管会议展示。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Circulation. Genomic and precision medicin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等杂质发表SCI论文12篇。

参考文献:Zhuang XD,et al. PHENOMAPPING OF SUBGROUPS IN HIGH-LP(A) PATIENTS: A DATA-DRIVEN CLUSTER ANALYSIS IN RED-CARPIT STUDY. Presented at ACC.24.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0 阅读:0

小雁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