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师长私自打响阻击战!彭总感叹:不愧是粟裕的王牌

青柠谈历史 2025-01-18 21:48:39

1951年,志愿军师长私自打响阻击战!彭总感叹:不愧是粟裕的王牌

《1951年,志愿军师长私自打响阻击战!彭总感叹:不愧是粟裕的王牌》

1951年5月,第五次战役打响,志愿军军威所向披靡。然而,随着战线的延伸,补给逐渐告急,美军也抓住战机发起反扑。在这危急时刻,志愿军58师师长黄朝天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是遵从上级命令继续撤退,还是违令阻击以保全十万兄弟部队?最终,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带领全师7000余人,与2.5万美军展开了长达13天的生死对决。这场以寡击众的战役,不仅创造了以伤亡2795人换取歼敌7400余人的战果,更为志愿军和人民军的主力部队守住了生命通道。这支由开国大将粟裕一手打造的王牌部队,用鲜血和勇气演绎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战争传奇。

王牌铁军 百战功勋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序列中,第58师有着独特的地位。这支部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的闽东独立师,那是一支在硝烟中诞生的革命劲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闽东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随着战事发展,这支队伍不断壮大,最终成为新四军第1师,由日后的开国大将粟裕担任师长。

在粟裕的统帅下,新四军第1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功赫赫的他们,用一场场胜利为这支部队锻造出了钢铁般的意志。解放战争时期,随着部队规模不断扩大,这支英雄部队逐渐发展成为第20军。

1950年11月,朝鲜战争爆发,第20军奉命入朝参战。他们的第一战就是威震世界的长津湖战役,这场战役注定要被写入历史。

在零下40度的极寒天气下,在极度缺乏补给的情况下,第20军的将士们与美国陆战一师展开了惨烈的较量。美军虽然装备精良,但最终还是败在了这支钢铁之师的手中。

战斗中,涌现出了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等一批英雄人物。这些英雄用热血和生命,为部队赢得了无上的荣光。

长津湖之战虽然胜利了,但20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了恢复元气,他们不得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进行休整和补充。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休整完毕的第20军再次投入战场。第58师作为20军的主力,在战役初期表现出色。

他们仅用一天时间就占领了龙华洞、外药寺洞、白云山等重要地区,还歼灭了美军第24师和南朝鲜军第6师的部分力量。这一连串的胜利,让志愿军的士气达到了顶点。

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随着战线的不断延伸,志愿军的补给线也被拉得越来越长。补给跟不上的情况下,疲惫不堪的部队逐渐失去了战斗力。美军看准时机,开始了他们的反扑。

(文章结束)

巧识军情 力挽狂澜时

美军的反扑来得又急又猛,志愿军各部不得不有序后撤。在这场撤退中,180师由于错过最佳撤退时机,造成了七千余人的重大损失。

第58师此时的处境同样岌岌可危,部队的重火力几乎消耗殆尽,子弹所剩无几。战士们的口粮也接近枯竭,有人不得不从马粪里刨出没有消化的豆子充饥。

为了让部队尽快恢复战斗力,上级命令58师撤退到金华地区。58师行动迅速,在5月26日夜间就抵达了华川北部的巴治洞。

就在58师准备继续向金华地区转进时,远处传来的阵阵炮声引起了师长黄朝天的警觉。这炮声来自美军的重炮,而且位置很近。

黄朝天立即派出侦察兵查看情况。侦察兵很快带回了惊人的消息:美军已经占领了华川地区。

拿出地图仔细研判,黄朝天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战局:如果让美军控制住华川,再与麟蹄方向的部队连成一片,就会在三八线以南形成一道封锁线。

这道封锁线将把志愿军和人民军的两支主力兵团,近十万人马全部困住。一旦被封锁,这些部队很可能无法脱身。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58师只有一个选择:立即抢占华川,阻断美军的部署,为兄弟部队争取撤退的时间和空间。

然而,58师此时的状况实在不容乐观。部队已经伤亡不小,没有重火力支援,也来不及构筑工事。更重要的是,这样做等于违抗了上级的撤退命令。

20军副军长廖政国在此时赶到了巴治洞。他与黄朝天商议后,一致认为必须阻击敌人,绝不能让美军得逞。

军、师两级达成共识后,58师火速展开行动。174团1营和一个加强连率先出击,对占领华川的美军发动突袭。

这次突袭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原本想要包围志愿军的美军没想到自己反而遭到了攻击,仓皇撤退,华川重新回到了志愿军手中。

从这一刻起,美军的封锁计划被打破。58师不仅要掩护兄弟部队撤退,还要死死守住这个缺口,直到所有部队安全撤出。

这个决定极其冒险。此时的58师仅剩七千多人,而周围的美军却有2.5万之众。更何况美军在武器装备上也占据绝对优势。

按照常理,58师最多能坚持三天。但要想掩护大部队安全撤退,他们必须至少坚守半个月。这就意味着,他们要以一敌四、以弱胜强。

廖政国和黄朝天的决断,为即将展开的这场惊天动地的阻击战,吹响了号角。这场战斗将成为志愿军战史上最为传奇的战役之一。

(文章结束)

奇兵出击 血战阻敌军

面对兵力悬殊的局面,58师采取了独特的战术部署。战士们抓紧一切时间,在阵地周围修建简易却坚固的藏兵洞。

黄朝天命令部队采用"前松后紧"的战术,在前沿阵地只部署少量兵力。一旦有战士阵亡,立即从后方藏兵洞补充兵力,这样既能保持战斗力,又能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夜幕降临后,志愿军的小分队便会四处出击,对疲惫的敌军发起反击。这种昼守夜攻的战术,后来成为志愿军的标准战术之一。

5月28日的夜晚,一场漂亮的夜袭战在173团打响。6连1排排长卜广德率领战士们,对一个毫无防备的敌军连队发起突袭。

这次突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整个敌军连队被全歼。乘胜追击的卜广德又带领部队摧毁了敌人的一个炮兵阵地。

此后三天,卜广德带领部队在280.7高地上多次击退敌军的反扑。这次战斗,为58师赢得了宝贵的防御时间。

在阻击战最前线,172团2连的炮班创造了惊人的战绩。他们用迫击炮不间断地轰击敌军,直到炮座和炮架被敌机炸毁。

炮手刘中义展现出惊人的作战智慧,他用手抱着滚烫的炮筒让战友开炮。直到炮管报废,他们又把炮弹当作手榴弹投掷,誓要与敌人血战到底。

弹药耗尽后,炮班在班长李青山带领下继续战斗。当天夜里,李青山在一次反击中壮烈牺牲,后被追认为二级战斗英雄。

173团5连的重机枪手褚慶然在黑云吐岭一战中,将两箱重机枪子弹全部打光。为了继续作战,他又找来一挺轻机枪投入战斗。

当轻机枪因过热发生故障后,褚慶然冒着枪林弹雨跑到侧面阵地,扛回了13发迫击炮弹。他学习炮班战士的战法,将炮弹当作手榴弹使用。

战斗进入白热化,美军的重炮、坦克、飞机对志愿军阵地展开疯狂轰炸。无数敌军士兵像潮水般涌向防线。

到了6月6日,58师的三道防线已被突破两道,只剩下最后一道师预备阵地。但就是这最后一道防线,成了美军无法逾越的天堑。

接下来的两天里,不管美军如何增加兵力,加强火力,这条防线始终巍然不动。阵地上的志愿军将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战士都成为了英雄。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军人的荣誉,什么是战士的担当。

(文章结束)

功成身退 名垂青史中

6月8日,一支全新的部队出现在58师的阵地上。这支部队就是志愿军的60师,他们来接替这个已经战斗了13天的英雄部队。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阻击战中,58师面对的是一支庞大的美军部队。他们以区区7000人的兵力,抗衡着美军10个师、550门大炮的猛烈攻势。

这场战斗中的伤亡比例令人震惊。58师虽然付出了2795人的代价,但他们给敌人造成了7400余人的重大损失。

战场的另一侧,63军也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死守住了铁原防线。这两支部队的顽强抵抗,让美军的进攻计划彻底失败。

美军指挥部不得不重新评估这场战争的意义。他们发现,即使投入再多的兵力和火力,也无法突破志愿军的防线。

阻击战结束后,58师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成绩单。他们不仅打出了惊人的战损比,更重要的是为9兵团的十余万将士守住了生命通道。

这场战斗中,58师涌现出了11位战斗英雄。他们的英勇事迹在部队中广为流传,成为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

这些英雄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战歌。他们的事迹被记入志愿军的战史,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对58师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通报表扬中激动地说:"58师不愧为粟裕的头号王牌!"

这句评价既是对58师在这场战斗中表现的肯定,也是对这支部队光荣传统的认可。从闽东独立师到新四军,再到志愿军,58师始终保持着王牌部队的荣耀。

这场阻击战的胜利,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它展现了中国军队面对强敌时的英勇无畏,展现了志愿军将士们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13天的浴血奋战,58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值得"王牌部队"这个称号。他们的战斗精神,永远是中国军人的骄傲。

这场战斗也成为了志愿军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证明了中国军队完全有能力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较量。

从此以后,美军对志愿军的战斗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不得不承认,这支军队有着超乎想象的战斗力和顽强意志。

58师的这场阻击战,不仅为志愿军赢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更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永恒的丰碑。

(文章结束)

11 阅读:1569

评论列表

邱大天才~

邱大天才~

11
2025-01-31 19:07

凡是这种只有“阵亡”,没有“牺牲”的文章一律举报并拉黑!

猪猪

猪猪

10
2025-01-27 12:21

英雄儿女,英雄人民,英雄志愿军

Henry  Liu

Henry Liu

2
2025-01-21 22:44

[赞][赞][赞]

青柠谈历史

青柠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