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难”

米米宅 2023-10-11 00:58:04

1

最近,由于很多可以明说的原因和不可明说的原因。

大家都比较难。

而社会上突然就弥漫出一种思潮——中国高增长时代已经彻底结束。

甚至,有些专门的学者也在各种场合唱和这种思路,比如日本野村证券、著名经济学家辜朝明先生在一个专门的论坛中,就抛出这样的观点:

——中国的现在,非常像日本的30年前。

——如果中国对此不小心,也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等等。

换言之,中国未来的中国很可能将无法实现高增长,而走向平庸的平成时代。

虽然我不认同他的观点,但我也找到辜朝明发言的全文。

如果你想看,可以加下面的微信,我们把资料传给你。

但,我的观点却是——

2023年,个人很难,中国也很难。

然而,回顾50年的历史,你会发现,这种“难”每隔十几年就会出现,但没有一次标志着中国经济会走向长期衰退。

反而,在艰难中,甚至在绝境中会促使我们反思,会促使我们改革。

让每一艰难变成又一场改革的最大推动力。

2

我们先来看二张图。

这是一张改开40年中国GDP总量的增长图,第一感觉让人觉得顺滑而毫无曲折。

看这张图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国四年经济腾飞的道路是非常顺利的,没有太大的波折。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再看下一张图。

这是一张同样从1980年到2020年,中国GDP增长率的曲线图。

从图中,你可以看到是实际上这4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高低周期也是几起几落。

至少我们前期经历了三场困局——

1981年前后困局(实际上,往前推更低点在刚刚wen革结束的1976到1977年);

1990年前后困局;

1996年前后困局;

从1976年到2000年,这二十年间经济增长时而高达两位数,时而下落到不足3%,可谓大起大落,你可以从这些数据中想想中国当时跨越了多大的困难。

这种情况直到2000年之后,GDP增长率开始变的平缓,除了2008年的强刺激形成最后一次大高潮,基本上都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内(8%到5%之间徘徊)。

所以,大家认为的以前“很容易”,基本上是基于2000年后的认识,而不是站在从40多年改开的角度上看这个问题。

如果你站在2000年往前看,你会发现,1976年到2000年,中国遇到的麻烦一点也不比现在少,一点也不比现在好解决。

3

1976—1978年中国的经济的困难,实际上已经可以用“绝境”来形容。

工业效率极其落后,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全面落后于世界主流国家,甚至亚洲近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时的人均粮食产量甚至不如建国初期,很多省面临吃不饱的问题。

用官方自己的语言叫做——国民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然而,就是在这种艰难中,国家启动了改革,包产到户,倡导民间私营经济,农村乡镇企业开始出现,设立经济特区,打开国门,招商引资。

终于一系列的活动,让绝境中的中国自己走出一条道路。

情况刚刚好转,1981年整个国民经济却急转直下。

1981年的经济困境,则来源于计划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道路的冲突,当局者把很多现在看来正常的经济活动归纳为“投机倒把”,把刚刚兴起的私营经济看做洪水猛兽,最典型的就是温州著名的八大王被捕事件。

而解开1981年困局的钥匙,则来自于邓公的那句

——“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

此后,国家经济快速调整,终于又开始了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阶段。

4

改开的下一场困局是1991年。

由于不可描述的国际政治、国内政治双重原因,由于物价闯关的失败,由于外资的大量离场,在1992年中国经济再次陷入了低迷。

于是第二年,邓公南巡。

在这位老人最后一次公开露面的场合中,他铿锵有力地说道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国家重新焕发了活力,终于又开始一次较高的经济增长。

私营经济火了,外资经济活了,国有经济却蔫了。

从1992年到2000年,对于很多国企是最艰难的几年。

产能过剩,销路不畅,产品老化,包袱沉重。

以纺织业、钢铁业为代表的传统国企处于生死边缘,这一次和上两次不一样,不能靠单纯改革提升效率,摆在领导人面前的更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劳动力下岗问题。

下岗,这个词对于很多00后来说很陌生,然而对于很多60后、70后,80后却异常的沉重,干了一辈子的工作说没就没了,干了一辈子的工厂说倒就倒了,放在谁身上都接受不了。

那几年,很多家庭尤其是双职工家庭,一下收入锐减,温饱和孩子的学费都难以保证。

一辈子钢铁产业工人离开机床,去街头修自行车。

一辈子的纺织女工离开车间,去饭店端茶倒水。

没办法,这就是九十年代“一粒沙和一座山”的真实故事。

不过,好在中国经济经过了艰难的调整,终于再一次站立了起来,从而有了我们从2000年开始的20年经济持续繁荣。

5

这场经济繁荣持续了20年,除了2008,让我们虚惊一场之外,似乎顺风水水。

这二十年,我们完成了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

这二十年,我们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经济和移动互联网经济。

这二十年,我们变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然而,长期稳定的繁荣,让很多人,尤其是没有经历过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人,误以为中国经济想当然不会有问题,长期稳定的增长是个理所应当的事情。

他们忽视了,经济高增长本身就是一个很难持续的过程,出现问题——改革调整——经济增长——再出现问题——再改革调整,才是一个经济增长的常态过程。

2023年出现的经济增长乏力,复苏不达预期,放在近20年,可能是个不常出现的大问题。

然而如果放在了1978年到2000年,我们1976年,1980年,1990年,1997年的哪个问题不如它大,哪个问题不如它难。

所以,不希望大家都去相信所谓:

——某某年,是过去N年中最坏的一年,也是未来N年中最好的一年的悲观论调。

经济是个周期问题,是个循环问题,是个出现困难+改革调整+缓慢复苏的过程。

那种悲观论调说多的最大作用,就是让说这种话的人和信这种话的人,自己麻醉:

——我的困难,不是我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不行了,从而放弃努力。

对于一个国家如此。

对于我们个人更是如此。

在中国,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失败者,也都有成功者。

但是,我相信,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相信“我处在一个失败的时代”的话而成功。

0 阅读:0

米米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