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湘军的崛起满人肃顺才是主要的推手

子玉史院吖 2024-12-23 20:39:40

对于晚清历史,传统的观点是曾国藩和左宗棠等汉官才是所谓的主角,主导了历史的走向。但是,剖析历史,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前台的主演,更要对幕后的编剧予以关注,曾国藩、胡林翼和左宗棠等人之所以能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并最终改变了历史,这和肃顺在背后的作为也有很大关系。

肃顺,字裕庭,郑亲王第六子。和传统的满官不一样的是,肃顺在汉官、湘系崛起的大背景下没有配合满官对汉官的压制,反而是一力支持汉官,并通过对咸丰皇帝决策的影响将曾国藩、左宗棠和胡林翼等人运作到了重要的位置上去。

众所周知,太平军横扫江南之后,由曾国藩和其编练的湘军逐渐代替了武力严重退化的八旗和绿营作为平叛的主力,但咸丰在提防汉官坐大的本能下选择对曾国藩进行压制,典型动作就是不给曾国藩地方实职。

也不能说咸丰这样做就有问题。首先,他是皇帝,在面对一支独立于八旗和绿营的新军时他肯定会对湘军有所提防。咸丰更明白,战事拖得越久,湘军扩张的速度就更快。此时,若是将地方督抚的实权给了曾国藩,那么,曾国藩就是标准的有军队、有根据地的藩镇,咸丰不想看到强藩崛起,威胁皇权。

其次,曾国藩是汉人,满汉之防早就刻进了清朝皇帝的基因中,咸丰和历代先君一样,要抑制汉官在朝廷权力的扩张。

但现实却是,如果咸丰不将地方实权给曾国藩,那么战事就会拖得越久,反而对朝廷不利。

1860年五月六日,江南大营再次被太平军攻破,清军主力遭受重创,在苏州、常州相继陷落的情况下肃顺就建议咸丰将地方实权给曾国藩。最终,咸丰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大江南北水陆各军,同时将兵部尚书和钦差大臣的头衔也一并给了曾国藩。

在有了地方实权之后,湘军对太平军的战事明显更为顺利。

这其实也是湘系主动争取的结果,他们为什么将两江总督何桂清搞倒,实际上就是想自己填补两江总督的职位。

肃顺肯定看透了这一层,然后就迎合了湘系的需求,建议咸丰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至于肃顺为何要替汉官说话则是因为,肃顺认为,只有曾国藩和其湘军才能平定太平军,只有大清的江山在,八旗的利益才能得以延续。

而且,只要太平军能够被早日平定,那么湘军就能停止扩张,朝廷也就能勉强驾驭这支军队,维护皇权的权威。

看看肃顺对八旗的评价你就知道他对满人到底有多失望:“咱们旗人混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笔厉害得很啊!”

在对八旗极度失望之后,肃顺就只能以个人之力将汉人精英推向历史前台,只能说,此人是具备一定的大局观的。

至于其为何对曾国藩等人有一定的了解则是因为,他的五个重要幕僚中,除了高心夔是江西人之外,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和黄锡焘都是湖南人。这几个人和曾国藩、左宗棠平常都有来往,肃顺通过幕僚对湘系精英都有一定的了解。

除了曾国藩,胡林翼被任命为湖北巡抚也和肃顺有一定的关系。在咸丰年间,肃顺就是汉官、湘系权力扩张的助推器。

当然,大力支持汉官也让肃顺站在了满官的对立面,这也为他之后的覆灭埋下了 伏笔,此为后话。

在助推汉官这件事上,肃顺还做了一件大事,营救了左宗棠。当湘系在江南崛起并在权力层面逐渐向各重要岗位渗透的情况下,满官出于防御心理,于是就展开了和湘系的权力博弈,尤其是在湘系已经主动亮剑搞倒永州总兵樊燮的情况下。

湖广总督官文和湖南布政使文格经过商议将攻击对象瞄准了指挥湖南巡抚府的师爷左宗棠,理由是:劣幕。咸丰皇帝在得到汇报之后对于此事的批示也是配合的态度:“左某如果有不法情事,即行就地正法。”

给了官文等人拿下、干掉左宗棠的权力。

咸丰必然是站队满官

图源/剧照

出于维护湘系的利益,汉官集体行动,从京师的郭嵩焘到地方的胡林翼、骆秉章等人用奏折密集性“轰炸”咸丰,最终是保下了左宗棠。以保下左宗棠为转折点,汉官、湘系取得了在江南对于满官的胜利。

对于这个结果,大家都知道是胡林翼等人主动作为的结果,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个信息最早是肃顺先透露出去的,而且其还向湘系主动献策:“你们先上折子保左宗棠,完了皇帝问我时我再出力。”

面对汉官和湘系的压力,咸丰于是就主动咨询肃顺的意见,肃顺当时给了咸丰一个比较客观的回答:“左宗棠赞画军机,迭著成效,人才难得,自当重用。”

营救左宗棠,汉官赢得对满官的关键一战,满人肃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且,左宗棠能以“四品京堂后补”的身份协助曾国藩襄办军务正式走进大清官场也是出于肃顺对咸丰的建议。

可以说,曾国藩和左宗棠等汉人精英能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主角这事和肃顺有着很大的关系。评价曾国藩等人的功绩时,我们绝对不能忘了肃顺在其中的作用。

除了影响咸丰重用汉官,肃顺还影响了科举。在咸丰八年(1858)的科举大案中,咸丰本有意放过担任主考官的军机大臣柏葰,但却在肃顺的坚持下将对方杀掉。此举对清朝最大的影响就是,科场风气清肃,效果持续了三十年之久。

同时,肃顺还以其干练的能力整顿了户部。

不过,这种水至清的态度也导致他在朝廷中大量树敌,周祖培、祁雋藻、翁心存等重臣都成为了肃顺的政敌。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肃顺在掌管督察院和理藩院期间曾经奏请减少八旗的俸禄,导致他站在了八旗的对立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肃顺的覆亡就和树敌太多有一定的关系。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丰皇帝驾崩,肃顺和端华、载垣等八大臣成为咸丰遗诏中的顾命大臣。可是,由于此时的朝廷中枢在热河,所以,肃顺的权力覆盖面就极其有限,根本无法掌控京师的政局。

热河和京师权力的不统一导致肃顺这个顾命大臣根本就不能正常行使其权力。就是在热河,肃顺由于得罪了两宫太后并处处阻挠慈禧垂帘的请求也站在了太后的对立面。

至于肃顺为何会得罪太后除了垂帘的权力冲突之外,肃顺在生活上慢待太后、在态度上不尊重太后,还有之前建议咸丰效仿汉武帝杀掉钩弋夫人的做法处理掉慈禧等都是双方不能合作的点,后宫和顾命大臣根本无法保持权力的统一。

而身在京师的恭亲王奕䜣,虽然其没有获得顾命的权力,但在京师却通过对总理衙门的掌控形成了对京师的权力覆盖。

和历史上的顾命大臣不同的是,肃顺从接受顾命的那一刻起就存在严重短板,不能掌控京师。

当时的肃顺、慈禧和恭亲王奕䜣实际上是一个三角关系,三方都在争夺执政的权力,而肃顺的优势就在于拥有合法顾命的法理。

由于其支持者实在太少,又远在热河,所以根本不可能落实其顾命的权力,这个时候最成熟的做法就是联合恭亲王,先将两宫太后压制到后宫,然后在稳定政局之后再和恭亲王博弈。

因为,肃顺和太后是对立的关系,其能联合的对象只能是恭亲王,而恭亲王的诉求也不过是走进权力核心,肃顺只需和奕䜣分享稍许权力就是。

当时,也已经有人建议肃顺联合恭亲王,但却被肃顺果断拒绝。在肃顺的认知中,他顾命的身份和权力必须匹配。

这也导致他失去了最后的自救机会。

恭亲王才是当时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势力

图源/剧照

当然,肃顺还有一个短板,没有武力的支持,反观慈禧,其却有军界实力派胜保的及时站队。

但即使没有联合恭亲王,肃顺还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间的,那就是,在热河搞定一切:在否定太后垂帘的请求之后进一步扩大关联面,对背后的恭亲王奕䜣或者醇王奕譞进行敲打,让京师派放弃博弈;以违背祖制的名义软禁两宫太后。

总之,只要在热河,肃顺就有转圜的余地,只是他在否定了太后垂帘的请求之后就天真地以为胜券在握从而放松了警惕。实际上,这只是太后和恭亲王抛出的烟雾弹,目的就是让肃顺放松警惕,同时利用舆论在京师进一步放大肃顺的跋扈,以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从肃顺被抓时还在密云睡大觉就可以看出,他太自信了。

当然,以肃顺的精明和狠辣他肯定也想过采取非常手段,从他在被抓后对端华和载垣所说的“若早从吾言,何至有今日”的话中就可以看出肃顺之前是有过主动出击的想法的,只是被端华和载垣阻止。

只能说,肃顺再精明,奈何有一帮猪队友呀。

1861年九月十三日,从热河出发时,肃顺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他亲自护送咸丰的棺木也使其丧失了最后的自救机会。因为,先行回到京师的慈禧在和恭亲王碰头之后立刻就展开了对八大臣的收网行动。

最终,朝廷以“挟至尊以令天下”“目无君上”“擅坐御位”“擅用行宫内御用器物”的罪名给肃顺定了死罪。

十月六日,肃顺被押赴菜市口正法,在前往菜市口的途中,那些旗人们纷纷往其身上扔砖头瓦砾,将肃顺砸得是面目模糊,从那些人口中所说的“肃老六,你也有今天”就可知肃顺之前确实是树敌太多。

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政客首先是朋友多于敌人,肃顺显然犯了大忌。

只能说,肃顺的能力确实强,但他树敌太多又太过自信却绝对是他败亡的核心原因。也许,身在热河的咸丰打顾命大臣这张牌本身就是错的。

不过,肃顺虽然在政治博弈中失败,但他毕竟也在看不见的地方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因为,被他支持的曾国藩和左宗棠还将持续、深度地影响历史的发展。

历史,一定要辨证地去看。

0 阅读:48

子玉史院吖

简介:史无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