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东北菜,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豪放大气、用料扎实、浓郁醇厚等形容词,性价比超高,想想都直流口水,真是让人百吃不厌。
东北菜中既有锅包肉、熘肉段、地三鲜、雪衣豆沙等易于接受、广为流行的名菜,也有很多做法独特、在外地很难吃到的菜肴。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6道比较特殊的东北菜,来东北一定不要错过。

林蛙,又叫哈士蟆,是东北大森林中的名贵食材,营养价值极高,如今已列为保护动物,但民间多有养殖,价格还很高,几百块钱一斤。最经典的做法是林蛙炖土豆,招待贵客时的硬菜。
林蛙炖土豆做法并不难,选用养殖的林蛙,先撒上适量食盐,让林蛙吐干净腹内杂物,冲洗干净,土豆去皮,片成大块,起锅烧油,放入葱姜、花椒、辣椒、东北大酱,小火炒香,放入土豆块翻炒几下,再放林蛙,倒入开水,加食盐、生抽、胡椒粉等调味,炖制八九分钟即可。
做好的林蛙炖土豆,咸香可口,肉质软烂,咬上一口,满满的都是籽和油,非常下饭。

蝲蛄豆腐在东北是家喻户晓,在外地却鲜为人知,更别说吃了。蝲蛄豆腐和豆腐没有任何关系,主料是东北特有的蝲蛄,长相类似小龙虾,通常生活在清澈的溪流中,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产量很低,有钱都有可能买不到。
蝲蛄豆腐的制作工艺比较特殊,先要把蝲蛄清洗干净,扭开头,去掉虾线和虾头,留下虾脑,用绞肉机打成肉泥,加水充分搅拌,用纱布过滤掉虾壳,然后起锅烧油,爆香葱花,倒入蝲蛄水,小火慢煮,直至凝固,加食盐、香油调味即可。
做好的蝲蛄豆腐汤,香味四溢,既有虾的鲜甜,又有蟹的香味,真是绝了,满满的都是回忆。

蘸酱菜是东北家家户户都会做的菜,以其原始质朴的做法而称霸东北凉菜界,不仅是家常美味,也是饭店里热销菜。但到了外地,很难吃到如此丰富的蘸酱菜。
蘸酱菜的做法非常粗犷,不用小家子气的盘子,通常会用上大大的盆子、筐子,各种蔬菜皆可蘸酱,大葱、小葱、生菜、苦苣、黄瓜、水萝卜等常见的蔬菜可以蘸酱,还有婆婆丁、荠菜等野菜也可以蘸酱。
各种味道的蔬菜,蘸上自家腌制的大酱,吃起来清爽与酱味相互融合,满是大自然的气息。

东北杀猪菜是东北菜中的代表之作,由数道菜组成,其中酸菜白肉炖血肠最有特色,热气腾腾,在寒冬腊月里来上一锅,吃起来真是过瘾!但在外地,却很难吃到正宗的味道。
酸菜白肉炖血肠对食材要求很高,酸菜要用腌制数月的东北酸菜,酸冽清爽,冲洗几次,攥干水分,切成细丝,猪肉要用散养的土猪肉,煮熟后切成薄片,血肠要用新鲜猪血灌制而成,细腻弹牙,三者炖在一起,味道相互交融,香味浓郁,酸爽开胃,一点都不油腻。

炸蚕蛹是一道在东北很受欢迎的下酒菜和零食,蛋白质含量超高,营养丰富,酥脆爽口,越嚼越香,很多朋友都爱吃,但在外地却很少能吃到。
制作炸蚕蛹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很多技巧。先把蚕蛹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去腥,煮至蚕蛹浮起盛出,过凉水备用。然后放入锅中小火干炒至水分收干,然后放少许食用油,炸至干香,撒上食盐,翻炒均匀即可。

鸡血糊糊是一道很有农家特色的东北传统美食,几近失传,很多东北人都没吃过,更不要说外地人了。
鸡血糊糊的做法也很特别,以鸡胗、鸡肝、鸡血等为主料,先把鸡胗、鸡肝切成碎末,鸡血中加入适量面粉、淀粉充分搅匀,再起锅烧油,先放鸡胗鸡肝炒至变色,倒入高汤和鸡血,不停搅拌数百下,直至黏稠即可。
做好的鸡血糊糊,看似黑黑乎乎,黏黏稠稠,平平无奇,吃起来却细腻香浓,让人难忘。
您吃过几道呢?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本账号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个人和媒体抄袭、搬运、洗稿,一经发现,必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