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斌 章强
宁波舟山港作为世界级大港,当前正面临从一流大港向一流强港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在国家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宁波舟山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条件、补齐短板问题,加快实现港口资源优化整合,努力锻造一流强港“硬核”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宁波舟山港始终坚持将港口最大资源和开放最大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天然深水良港区位优势,大力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有效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保持世界第1,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3。2020年3月,提出了锻造“硬核”力量,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宁波舟山港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新的奋斗方向。
一、锻造世界一流强港“硬核”力量的重要意义
1. 落实国家战略和服务大局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是加快推动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大局的需要。
2. 提升区域战略资源配置能力的需要
宁波舟山港作为国内重要海上门户枢纽,承担了长江经济带90%以上的油品中转量、50%以上的铁矿石中转量,在全国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供应链体系畅通、区域经济发展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有助于吸引和集聚全球先进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对加快建设浙江自贸试验区,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3. 构建长三角港口“双核联动”格局的需要
随着当前港口迭代发展加速演变,逐步呈现区域港口一体化、港口功能综合化、港口运营智慧化等发展趋势。宁波舟山港推动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有利于提升港口对外辐射能级,推动与上海港等周边港口共同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促进临港产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全球资源配置,全方位、立体化地发挥经济增长极作用。
4. 促进当地经济提质升级的需要
以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为引领,有利于充分发挥宁波与舟山两市的海洋资源禀赋和开放优势,推动陆海统筹和港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港口发展为依托,着力打造临港产业集群,推动高端港航物流服务业纵深突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国际影响力,助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发展。
二、宁波舟山港发展的基础优势
现阶段,宁波舟山港正努力从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迈向世界一流强港行列,港口综合实力已有显著提升。具体来看:一是规模实力全球领先。宁波舟山港是我国超大型巨轮进出最多的港口,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深水良港,30万吨级巨轮可自由进出港,40万吨级以上超级巨轮可候潮进出。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宁波舟山港是全球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t、全球第3个年集装箱吞吐量超3 000万TEU的大港,2022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2.6亿t、集装箱吞吐量3 335万TEU。二是枢纽辐射畅联内外。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助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深度对接、两种资源充分利用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航线总数突破300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的600多个港口,连通度居全球第4。2022年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达145万TEU,稳居全国第2,海铁联运辐射范围覆盖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4个地级市,班列增至24条。三是硬核设施锻造有力。宁波舟山港的“港口条件”指标一直稳居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行榜首位。近年来,宁波舟山港持续挖掘深水岸线潜力,高水平建成梅山港区6~10号、穿山港区1号等一批超大型集装箱码头,基本形成3个“千万箱级”集装箱码头泊位群。截至2022年底,宁波舟山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总数达205个,其中,10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达58个。四是航运服务显著提升。宁波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引领,聚力打造形成东部新城、梅山等区域现代航运集聚发展格局,航运金融保险、海事仲裁及法律等现代航运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舟山紧抓自贸区国家战略,不断提升燃供品牌国际影响力,保税船燃加注量突破600万t,规模位居全球前5位。2023年,宁波舟山的全球航运中心城市排名实现再进位,首次跻身全球第9位。
三、宁波舟山港面临的短板问题
尽管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大港,但对照“四个一流”(即“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高标准高要求,对标新加坡、上海等位居国际第一梯队的一流强港,宁波舟山港在集疏运体系、口岸营商环境、港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发展短板。
1. 港口集疏运体系有待完善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比例较低,集疏运过度依赖公路,比例高达70%。海铁联运箱量虽保持全国港口前列,但铁路支线、场站作业能力等仍有瓶颈制约,港口集装箱走铁路的比例还很低(不到4%),低于青岛港(7.73%)和国外先进港口(20%~40%)。内河高等级航道布局不足,特别是骨干航道杭甬运河宁波段目前仅能限制性通航500吨级船舶,已成为整个内河集疏运的最大瓶颈。
2. 口岸环境综合吸引力不强
相比国内海南、上海等地,宁波、舟山口岸对航运服务企业及个人的税收扶持政策力度不强,国际船舶登记、沿海捎带等自贸区创新政策叠加较难。港口能力强、航运服务弱的局面未得到实质性改善,与新加坡、伦敦等国际航运中心相比差距较大,航运金融保险、海事法律仲裁等现代航运服务发展滞后成为主要短板。此外,口岸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3. 港产城融合发展存在不足
港口建设和地方发展之间的空间规划、资源利用、产业协同、资金保障、利益分配等矛盾问题较为突出。港口布局难以完全兼顾属地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诉求,对地方经济直接拉动作用有待增强。宁波集装箱港外堆场、集卡停车场“两场”能力不足、布局欠合理,“港城不分、客货混行”等问题日益突出。
四、对策与建议
为加快锻造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的“硬核力量”,宁波舟山港要持续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建设交通强国和世界一流港口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补齐短板问题,着力实现港口综合实力的再提升、再跨越。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 继续强化港口硬件支撑
进一步发挥宁波舟山港深水良港优势,挖潜深水岸线资源,有效推动港口资源的优化整合。以新一轮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港口码头布局的顶层设计,加快推动梅山港区、大榭港区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建设,推进北仑港区集装箱泊位连片化提升,全面打造穿山、梅山、北仑-大榭三大“千万箱级”集装箱泊位群。加快推进穿山大型LNG码头改造工程,建设一批原油、化工等专业化泊位,打造亿吨级大宗散货泊位群。同时,加强高等级深水航道锚地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条帚门航道等进出港主通道和一批大型专业锚地扩能提升,进一步健全宁波、舟山跨区域航道锚地资源共商、共建、共养、共享、共管机制。
2. 加快海铁联运发展
2023年1月底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 000万TEU、海铁联运箱量达到300万TEU”的目标,未来宁波舟山港的集疏运体系尤其是海铁联运将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一方面要大力提升进港铁路设施能力,加快建设金甬铁路双层高集装箱运输试验线、北仑铁路支线复线、梅山铁路专用线等项目,适时谋划穿山铁路复线等前期项目。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海铁联运市场培育,加大全国内陆无水港布局,同时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政策,形成省、市、宁波舟山港三方联动发展机制,在运价补贴、运输保障、管理创新等方面加大对海铁联运业务支持力度。
3. 推动港航服务业提质升级
现代港航服务业一直以来都是宁波舟山港的一项突出短板,近年来,宁波、舟山针对港航服务短板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工作方案,但对标上海、新加坡等港口,宁波舟山港高端港航服务业基础薄弱、起步较晚,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也有限,近两年虽有进步(宁波舟山港航运服务业单项排名2022年为17,2023年为12),但是总的排名仍然不高。因此,建议从浙江全省层面加强对港航服务业发展的统筹,对标上海、海南等地研究出台强有力的配套扶持政策,支持建设或引进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浙江区域航运公司”“航运智库中心”等高端港航服务机构。同时,当地也要进一步优化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布局,提升东部新城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发展能级,依托综合保税区和浙江自贸区政策叠加优势,积极培育航运金融保险、海事仲裁等新业态,加强总部型航运服务主体引育。
4. 加强港城融合发展统筹谋划
港城互动关系一直是港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新时期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将面临更趋复杂多元的内外部因素和作用机制,需要努力传承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的历史宝贵积淀,科学处理好港强、产强与城兴之间的系统性关系。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港城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统筹谋划,建立完善港城合作的框架体系,明确港城双方在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中的合作重点和合作模式,进一步强化宁波舟山港集团对港口基础设施、临港产业等投资合作,加快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岸线资源的统筹配置,推动岸线优化、提升与转型,探索建立岸线效益评价和置换退出机制,促进港口岸线和产业岸线的集中高效使用,合理布局一定生态和生活岸线,构建形成生产、生活和谐融洽的现代化滨海空间。
5. 积极争取自贸区政策创新
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上海临港新片区等自贸区(港)政策对提升当地城市口岸综合吸引力、促进港口提质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宁波舟山港在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的过程中要抓好浙江自贸区的建设机遇。建议加强省级统筹引领,重点在自贸区赋权、口岸监管、贸易投资便利化、人才流动等关键领域改革创新,争取获得国家层面更多政策支持;争取复制推广海南、上海等地改革创新经验,探索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外资国际船舶沿海捎带等一批实质性政策突破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开发开放水平。
原标题:锻造“硬核”力量 迈向世界一流强港——宁波舟山港的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周斌 章强 宁波市港航管理中心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来源:《中国港口》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