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翻译有多绝?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雅言翻译 2024-07-23 17:28:43

钱钟书,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巨匠。他一生身份众多,既是严谨敦实的著名学者,也是幽默犀利的著名作家,他学贯中西、博闻强记,无论是学术领域还是文学领域都有着极高成就。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学者、作家,被誉为“博学鸿儒”“文化昆仑”,与饶宗颐并称“南饶北钱”。

但也由于这许多响亮的头衔、光环,人们往往忽视了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翻译过许多作品,并提出了广为人知的翻译“化境”论。

钱钟书的化境思想

钱钟书的“化”,第一次提出来时,指的是翻译“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他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是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时,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才能说算得上入于“化境”。

化即是转化,把一国文字转化成另一国文字;化即归化,将外文用自然而流畅的本国文字表达出来。化境,也即是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钱钟书先生也在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观点,留下了许多广为流传的经典翻译,为翻译界所津津乐道。

钱钟书的经典翻译:

他译英国诗人拜伦写给情人的一封信:

原文:the same,but you are not here,and I still am.In separation the one who goes away suffers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

钱钟书译: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也

译英国诗人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

原文:

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The lowing herd wind slowly o'er the lea,

The ploughman homeward plods his weary way,

And leaves the world to darkness and to me.

钱钟书译文:

晚钟送终了这一天,

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

农夫倦步长道回家,

仅余我与暮平分此世界。

译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

原文:like far off mountains turned into clouds.

钱钟书译:山远尽成云。

译雪莱致友人书:

原文:I have lived too long near Lord Byron and the sun has extinguished the glowworm.

钱钟书译:吾与拜伦游处,不复能作诗,如萤火为旭日所灭。

还有这一句翻译:

原文:Life is from want to want, not from enjoyment to enjoyment.

钱钟书译文:人生乃缺憾续缺憾,而非享受接享受。

原文和译文契合的天衣无缝,同时又各有千秋,堪为各自语言下朗朗上口、含义隽永的至理名言。

在中译英方面,对于一些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句子,钱钟书先生也翻译得十分贴切。

比如一次金岳霖翻译“吃一堑,长一智”不太顺利,向钱请教,钱钟书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道:“A fall into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义、形、音俱佳的神译,令留美博士金岳霖钦佩不已。

又比如,他将中国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翻译为Three cobbler swith their wits combined,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

无论是英译中还是中译英,钱老的翻译都精妙绝伦,完美地实践了他提出的翻译的“化境”论。

素材来源|(文中部分素材和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7

雅言翻译

简介:遍布全球的母语翻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