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13):说有无
尽管《道德经》第一章就提出了有无,但核心点在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很显然,有无跟动用有关,是道之性用,不是道之本身。
动则用,用则有,所以不动不用为无,动而用则为有。正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当然,老子举的例子不一定恰当,因为有道器体用却缺少了生生的观念。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第十一章)
我们来看《易传》系辞上第十章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於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寂然不动就是无,感而遂通才是有,必须把生生贯通才是在说道。
反过来检讨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一种解释常常以常有欲常无欲作为立论点,似乎道与欲相关,而《易传》说得明白:易(道)无思无为!何以杂进一个欲字,而且,一向以来,不论儒道都是人欲道心相对勘。
所以,第一章的宗旨就是批评执名乱道。设定“无”和“有”这两个常名(其实还有很多),这是人们为了方便交流而约定俗成的结果。无就是用来指代天地之始,因为我们的常规推理会认为从无到天地会比从无到万物更极至,依这个逻辑,其实是无(始,又玄)一天地(有,玄,母)一万物的顺序。由此,以无为常名就是超出有(物)的部分,形上,玄妙莫测;以有为常名就是有(物)的指称,形(包括形在内)下,物各付物(徼),也是很奇妙的事情。不能认为无才是玄才是妙,有也是玄,不然,何来“众妙”?比如古代人认为万物有各自的神灵就是玄想的体现。
其实,推而广之,有和无体现在形上和形下,比如第四十一章说:“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形而上谓之道,道为无(无声无臭无形无象);形而下谓之器,器为有(有方器音形等等)。
到第二章,可以看到更多的有无相对的延展:“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把一大堆形式上看相同的概念罗列在一起,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既有认知者的角度,又有被认知者角度,即使是认知者角度,既有通知又有别知。总的来说,记得“有无相生”之生,别把人之有欲无欲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