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后,市场出来一条比较重要的大消息: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乍一看,很多人估计看不懂,我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哪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给科技企业融资便利)、绿色金融(推动新能源变革)、普惠金融(给中小企业、各行各业提供金融便利)、养老金融(为养老资金提供金融产品)、数字金融(金融行业数字化提质增效)
✔目的何在?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增强包容性、适应性,强化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功能,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集聚(为产业升级的方向提供金融服务),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对优质金融服务的需求,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对科技投资有什么好处?
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包括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一句话,给科技钱、给更多的钱,从风险投资到上市,再到成熟期的债券融资,全部予以便利。
想要支持科技,首先得把科技企业的估值搞起来,有了赚钱效应之后,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特别是现在很多还窝在债券市场不肯动的资金,让它们发挥资金该有的作用。
总的来说,有利于中国的科技创新,以及科技股投资的大环境。但是,金融本质上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决定科技进步的还是靠企业公关与人才培养,所以也不用过于乐观。
✔绿色金融到底要干嘛?
意见明确提出,要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包括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
简单来说,就是要推动或者是减速国内的能源转型。一方面,新能源在成本方面,相比较传统能源有明显的优势,越快完成能源转型,越能够尽快享受能源成本下降带来的竞争力优势;另一方面,中国在新能源方面,具有庞大的产业链优势,积极推动新能源变革,有利于稳固产业链优势,强化国际竞争力。
✔普惠=到群众中去
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包括完善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制度安排、丰富资本市场服务涉农主体方式、更好满足居民多元化投资需求。
简单来说,普惠金融,就是让金融到群众中去,最大程度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优点。让不会使用金融工具的人学会金融工具,比如套期保值,让借不到钱的小企业,更容易借到钱,让普通老百姓有更多、更便宜的金融产品,可供选择。
✔ 推动养老基金入市?
意见明确提出,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包括服务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稳健增值目标、提供优质养老金融产品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一方面给保险机构松绑,把投资权益的限定条件给松一松,提高保险资金入市的总体规模,另一方面,提供一些更符合保险和养老资金特性的产品,比如用A500来替换沪深300。
还是那句话,险资入市,短期高估,长期低估。在未来的很长时间,特别是当债券牛市结束以后,权益市场将逐步成为保险资金的新战场。
✔金融数字化
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资本市场。包括提升证券期货行业数字化水平、加强证券期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这就没啥好说了,无非就是金融数字化,提质增效。

PS,其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属于老调重弹了。2024年,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更早之前2023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这一次,也不过是证监会层面落实前面的精神。重点其实,还是在于2个方面,一个是对于科技层面的支持,提振市场信心,其二是落实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问题,至于什么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都是更加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事情,本质上还是要做好养老和科技这两篇大文章,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