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战争年代走来的这些革命将领在战场上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士,尤其是说起刘伯承和邓小平手下的这支军队,他们所立的战功细细说起来更是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从红军长征时期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刘邓大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少贡献和牺牲,这些在当时都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随着战争的消逝,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开始过上了自强富足的道路,偏偏有些将军,背离了自己的初心理想和责任担当,在生活作风上犯了严重的问题错误。
想当初这两位将军都是战场上奋勇当先的革命战士,流血受伤更是轻伤不下火线,但就是这样两位经过了战火洗礼和锻造的铁血汉子,却在最不该犯错误的问题上走上了另一条弯路,这也成为军队中让人指点的典型反面事例。
那么这两位犯了生活作风问题的部队将领都是谁?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战场英雄
这两位在生活上犯了作风错误的将领叫王近山和尹先炳,对于许多了解军事和近代史的读者来说,这两个人的名号或许不会陌生,曾经邓小平对王近山有过这样的称赞:“二野的仗,王近山可谓劳苦功高,功劳最大。”
或许有很多人对王近山不太了解,但是在2004年一部《亮剑》登上荧屏,无数观众都被其中的主人公李云龙所展现的个人魅力所折服,有很多人都认同,李云龙的形象还是根据历史真实的王近山境遇所改编的。

要谈起王近山,打仗不要命成为了他给许多人的第一印象。
这个称号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还是在他当连长的时候,当战斗进行到最后一刻的时候,王近山所在的连队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当时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王近山更是伤痕累累,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一件事发生了,他竟然抱着敌人从山上一起跳了下去。
等到战友们找到他时竟奄奄一息,而在被救助醒转后的王近山谈起这件往事不但不害怕还非常骄傲:“为了革命嘛,当时情况紧急就没想那么多。”
1943年,日本冈村宁次对我党所在的太岳根据地展开了大扫荡,同时延安地区遇到了包围需要支援,关键时刻陈赓旅长想到的办法就是让王近山前去支援。
而这场战役中王近山设下包围圈,歼敌100多人,俘获13辆卡车的装备,就连毛主席都亲切的称赞他:“打仗有一套。”

尹先炳1915年出生在湖北汉川,15岁那年正式参加革命,早期的战争生涯中尹先炳虽说是兢兢业业,但是确实没有什么太过出彩的地方,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一仗是黑水河战役。
当时300多名日军从南佐出发,顺着窑庄到黑水河,想要进攻我党冀西根据地。
尹先炳看出对方急切冒进的心态,在黑水河附近设下埋伏,一步步的诱敌深入,当时正值冬天,黑水河潮水褪去,很多地方露出了不同大小的坑洼,尹先炳就让战士们躲进去,等到敌人们一靠近,我们的战士就站起来对他们进行精准打击。
等到敌军退守到后面的寺庙后,尹先炳计上心来,他让人偷偷溜到寺庙后面,将围着的干柴草堆全都点燃,日本人本以为寺庙易守难攻,却不想被活活烧死在了寺庙之中。
此次战役中尹先炳所在的部队歼敌300余人,另外缴获了山炮和机关枪,129师更是专门发了贺电对他们进行了表扬。
一步错步步错
1938年,王近山在神头岭战役中不幸负伤,在住院的那段时间里他久违的远离战场,这让王近山开始闲不住了,当身上的伤基本痊愈了,他开始向上级打报告说要回一线作战,上级领导则是希望他能安心养伤。
没办法,王近山在医院中闲来没事就和护理他的护士韩岫岩讲自己打仗的各种经历,这一来二去之后,王近山和这位护士就越走越近。
当时正值战争年代,这些护士虽然救死扶伤见过的伤员和领导不少,但是却没有真正的参与过战斗,听到这些经历自然对王近山十分崇拜,在陈锡联等人的撮合下,王近山和这位女护士喜结连理。
本来是一件让人十分高兴的事,可随着王近山出院,他立马赶奔战场,和韩岫岩聚少离多,往往好几个月都见不上一面,书信变得少之又少,这更让二人之间出现了感情问题。
一开始王近山还时不时的给韩岫岩认错道歉,可后来到解放战争后期,随着部队挺进大西南,他当时已然担任了部队兵团副司令和军长一职,年纪是30岁出头,模样长相又都算得上不俗,这自然吸引了很多姑娘的崇拜和爱慕,这份成功也间接改变了王近山的一生。

而尹先炳在历经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锤炼后,有了“阎王司令”的称号,1950年正好赶上部队更换武器装备,尹先炳的部队率先成为了军队中吃螃蟹的人,一整队的苏式先进装备,让用惯了那些旧武器的尹先炳不由得十分骄傲。
当时现代化机械化部队在全国都没有多少,偏偏这支部队在最重要的抗美援朝战争还没怎么出头露脸,就是在大局已定后上战场扫了扫尾,根本没取得什么实质性的结果。
这让尹先炳十分灰心丧气,眼看未来要逐步走向和平,尹先炳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下工作重心和精神世界,于是他便和自己的警卫员提出:“是不是弄些什么文娱活动,丰富一下军队干部们的精神世界。”
这建议或许初衷是好的,但是在执行中却一步步走偏,尹先炳不仅在军中办起了舞会,还给干部们配备了不少女文化教员,这样的事在当时中国部队里是绝无仅有的,尹先炳的这一系列做法为之后埋下了隐患。
处分结果
让王近山再度陷入爱河的姑娘叫做韩秀荣,说来也巧,这位姑娘和他的妻子是姐妹,而且还是亲妹妹,本来韩秀荣是替姐姐照顾这个在外的姐夫生活起居,但是随着两人的了解逐渐加深,韩秀荣渐渐被这个大不了自己几岁的汉子所折服。
两个人不但一起频繁出入各大场所,韩秀荣还学习了跳舞,在公开场合和王近山可谓是出双入对,而王近山则在韩秀荣身上找到了妻子韩岫岩的影子。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没过多久韩岫岩就知道了这件事,不过韩岫岩还没来得及发作,王近山就被派往了朝鲜战场,这让他和韩秀荣暂时分开。

直到再度回国后,这件事情风波再起,事情再度的起因是王近山非要把自己的女儿过让给救了自己一命的老战友朱铁民,这让妻子韩岫岩十分愤怒,王近山本来应该和妻子好好谈谈,但他却犯了牛脾气,一边不回家一边又迷上了交际舞。
韩秀荣来到北京后又和他成天在一起出席各种宴会,两人的矛盾越积越深,到1963年韩岫岩无奈之下只得向组织诉苦,王近山听完后不但不反思自己,反而生气说:“告到中央我也占理,这婚是非离不可。”
两个人的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最终王近山被撤销了副司令员的职务,从中将降为了大校,开除党籍后发配到河南改造,直到1969年才在老战友的帮助下重新回到军区。

而尹先炳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一位朝鲜女秘书被提拔为私人秘书,后来又险些闹出人命让中朝关系有了一定隔阂,因为涉及到外交层面,中央迅速成立调查组对尹先炳进行调查,这一查不要紧,尹先炳的那些“光辉事迹”让人看的触目心惊,这让他被免去了职务,军阶也降为准军级。
1955年军衔授衔之时,尹先炳本应被授予中将军衔,但因为先前的处分直接被降为大校军衔,还被留党察看,同时期的战友肩上都是两颗星,唯有他还带两个横杠.....
后来他自暴自弃走上了老路,又犯了生活作风错误,这让罗荣桓下令将他的党籍职务全部开除。
直到如此尹先炳才幡然醒悟,后来他给组织上多次写信承认错误,罗荣桓元帅考虑到尹先炳毕竟还有过人之处,这才让他重新回到解放军政治学院继续工作。
结语:
对于王近山和尹先炳来说,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战场英雄,为了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面对死亡都不曾畏惧。
但是在患难与共后,面对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生活,王近山和尹先炳却没有坚守住自己的初心理想,走上了另一条道路,最后换来另一种结果,这又怎能不让人感觉惋惜和遗憾呢?
史料来源:[1]王端阳:我所了解的尹先炳[J].炎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