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深圳的小姚想把他2018年买的房子给卖了。中介告诉他,现在房子的价格比最高峰的时候跌了一半还多。
房子挂出去三个月了,就俩拨人来看过。小姚正纠结要不要再便宜点卖,结果他一个同事,在深圳的房子,离他这儿不到5公里,竟然翻三倍的价格卖出去了。买家也是在这座城市打拼的。中介一语道破:问题就在这儿,小姚的房子在惠州,他同事的房子在深圳。这事儿明摆着告诉我们,以后房价的分化是铁板钉钉了。
看看人家东京和首尔,过去五十多年,人都往大城市跑,房价也是跟着人涨。人越多,房价涨得越高。那咱们中国,将来人都会往哪儿跑呢?哪些城市会变成热门呢?我估摸着,下面这几个城市群,将来可能会吸引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
长三角城市群,上海、杭州、苏州,这三个地方,就是财富的象征。上海2024年的GDP都超过5.3万亿了,陆家嘴那儿,随便找个金融精英,年薪都是百万起。杭州有互联网大公司,一堆阿里出来的有钱人。苏州的工业园区,全是世界500强的工厂,技术工人月薪上万都是家常便饭。这里的经济发展,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几倍,人口和房价的关系,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再看看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天津、雄安新区,这几个地方…,成了创业者的天堂。东莞和佛山,作为咱们国家的世界工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工人。
最后说说成渝和中西部城市群。这些地方发展得快,说不定哪天就赶上来了。成都2024年人口增加了28万,天府新区的房价也跟着涨了4%。重庆的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大企业都抢着去。武汉是华中最大的城市,光谷那儿有120万搞创新的人才,房价涨得也是中部地区最快的。长沙作为中部的重要经济和创新中心,靠着工程机械和半导体产业,也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在房地产这行,有句话挺有道理:短期看政策,中期看金融,长期还得看人口”。长远来看,房价能不能涨,还得看这三个方面。
一是房子不够人抢。深圳有2500万人,但能住人的地方只占城市的11%。上海内环的新房,80%都被人买了,大户型房子也越来越抢手。人越来越多,地越来越少,房价自然难以下跌。
二是钱都往一块儿堆。20%的人手里有80%的钱。长三角的人均收入超过7万,是全国平均的1.8倍。有钱的地方,房价自然高。
三是城市之间的比赛,强的越强,弱的越弱。四川使劲儿打造成都,浙江重点发展杭州,这些省会城市都在学深圳的成功经验,用产业吸引人,用人撑起房价。
这二十多年的房产市场,其实它已经教会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地方人越多,房子就越值钱。你瞧瞧东京、首尔这些大城市,房价那是一个劲儿地往上窜。东京中心的新公寓,价格都超过1亿日元了,首尔那边儿,一平米都顶到1200万韩元了,一年还涨了20%。
01
为什么人多的地方房价就这么牛?
人多了,房子自然不够住。深圳就是个例子,这些年,年轻人跟潮水一样涌进来,城市就这么大,新房子不够分,房价自然就飞上天了。现在深圳的房子,均价都到5.67万元/平米了。这就是人多了力量大,需求一大,房价自然就高了。
人多的地方,经济活跃,企业赚钱,政府税收也多,城市就有钱改善环境,提升吸引力,房价自然就越来越好。看看杭州、北京的海淀,土地拍卖那是一个劲儿地溢价,为啥?因为开发商知道,这些地方有人气,房子不愁卖。
普通人怎么在楼市里混?
你手里要是有俩闲钱,想投资房产,那就得盯着那些核心区域的次新盘。比如上海的 内环、深圳的南山、北京的海淀,这些地方的二手房,现在价格谈得下来,租金回报也不错。这些地方是城市的心脏,人流量大,房子不愁卖。
对于发展好的二线城市,你可以看看政府重点发展的新区。比如南京的江北新区、成都的天府新区、武汉的光谷东,政府在这些地方下了血本,将来房价肯定有戏。
但是,得防着那些假核心资产。别碰三四线城市的郊区盘、老破大的高楼,还有那些没产业的新城。惠州那些楼盘,价格砍一半都没人要,这就是教训。
选个城市扎根,就是赌它的未来。人多了,房价自然涨。你要是犹豫不决,可能就被房价的潮水给淹了。要么在核心城市站稳脚跟,要么就可能在外围打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