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国展楷书有215件作品入选,展厅里欣赏的作品和手机里看到的图片是完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无法看清墨色和线条局部的变化,零距离的接触,更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视觉气息。
国展入选作品通常分为三类:
一是植根传统,写得很像原帖,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到出处,这种作品是最容易让广大书友接受的;二是多体的融合,一脉相传,同体系之中,上下而探索,作品很有内涵,笔法字法相对丰富多变,巧妙的融合,技巧上做加减法,调和出新的趣味;三是书风个性很强,带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自古以来凡有创新者,必先破而后立,打破传统,创出新的审美秩序,这类的作品通常不被人接受,认为是丑书,创作者的思路和同读者的审美观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找不到共鸣。笔者认为这三种表达方式,创作难度和欣赏难度是一级一级的递增的………
十三届国展有一件楷书作品吸引了笔者的注意,细看这件作品的署名,是来自江苏常州的才女——————杨旭老师
如果按上面三个创作框架来对应杨老师作品的话,应该算第一类和第二类之间,融合之下,笔墨偏向于传统。这一类的作品雅俗共赏,专业人士不得不承认其传统的笔墨功夫,国展征稿再三提出植根于传统,显示了书者对传统笔墨语言的继承。这一类的作品,没有做作之态,不搞夸张的对比,显示出传统的中正之气。
(十三届国展入选作品)
这件作品采用了,传统的笔墨技巧加上传统的三条屏拼接格式,用纸上也很素雅,中间的隔水也没有采用彩色的古纹局条作为装饰,没有多的印章去点缀,作品从格式到表现手法,可以说,传统得不能再传统了。侧面反映出,杨老师创作时自信轻松的心态。
如今的国展,作品重设计、多点缀、巧装饰、做字眼,追求“化妆”的形式美。像杨老师这种“素面朝天”,“真人出镜”的作品展厅里还是不多见的,主打一个真实、真诚、真性情来感动评委和观众。
在展厅里认真的欣赏了这件作品,我对同行的书友说,这件作品作者应该是50岁左右男性创作的,后来才知道是一位90后的女性。从笔法字法上来看,点画沉稳,笔力深厚,四公分的字径,写出了大字的气势,线形老道,有极强的控笔能力。笔法字法承二王一脉,流露出智永《千字文》和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风貌。很多字同原帖极为相似,起笔的变化,行笔的映带,静态的楷书充满了活力。
楷书的创作有两个极端,初学者的拼凑感容易把字写得“死”气沉沉,高手的表现力,把枯燥的字写得很鲜“活”。清人、朱和羹在《临池心解》多次强调了,创作心境和用笔的灵活性。临池之法,不外结体,用笔;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于灵性。苟非多阅古书,多临古贴,融会于胸次,未易指挥如意也。
笔性的灵活,出自于对笔法熟练,感悟中融会贯通。这些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人欺人、笔不欺人”,深入的训练,天长日久的积累,手上所下的功夫是不会辜负你的付出。杨老师这种对传统的执着,“挖深井”的思想,值得笔者学习。
杨旭老师介绍:
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书法兼职教研员。
现为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常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常州市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
常州市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钟楼分会副秘书长,
常州市书协青少年分会副秘书长。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退休的生活,致力于弘扬传统书法文化,推广有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陈述书法创作者经验和方法,供广大书友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