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三奇假太监,混入皇宫手段高超,行事荒唐至极:一与太后生子,一与皇后有私情,一要皇帝性命。三者结局皆凄惨,一个比一个不堪。
这三个假太监的身份是谁?如何混入皇宫并瞒过众人?他们如何行荒唐之事?他们的最终结局有多么悲惨?
下面由讲史小姐姐为大家逐一解说。
我们依据他们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阐述。
【一、秦国时期的假太监嫪毐】
嫪毐源自邯郸,即今日河北省邯郸市。
他原本是邯郸市的一名混混,行为粗俗,品行无赖。
秦庄襄王年轻时在邯郸为赵国质子,其母赵姬为赵国豪门之女,本是大商人吕不韦之妾、舞姬,可能在邯郸时,已与嫪毐相识。
提及嫪毐,必涉关键人物吕不韦,后者乃其门客。
吕不韦乃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士,擅长经商,常四处奔波交易,消息广泛,且熟稔社会各阶层人物。
他遇见秦庄襄王(异人),秦始皇之父时,便筹划开展一笔大交易。
他精心策划,通过深刻的人脉洞察,选定不受安国君宠爱的异人,在众多子嗣中使其崭露头角,最终登上秦国国王之位。
此后,吕不韦频访异人,共谋计划实施。时而邀其至府中宴饮,并让赵姬献舞,以增气氛。
异人初见赵姬,心生爱慕。归家后,思念之情难以自禁,日渐憔悴。
他无法再克制,遂寻至吕不韦处,坚持要求吕不韦将赵姬赠予他。
吕不韦深思熟虑后,为成大业,毅然决定暂弃赵姬,强忍悲痛,将她送入异人怀抱。
赵姬不久诞下嬴政,他便是日后的秦始皇。
赵姬于嫁予异人前,已身怀有孕。
子楚与吕不韦饮,见其姬而悦,起敬酒求之。不韦虽怒,念已投资子楚,欲谋奇功,遂献姬。姬隐孕,至期生子政。
《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吕不韦纳邯郸善舞绝美之姬同住,后知其有孕。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王薨,其子安国君继位,即秦孝文王。安国君乃异人之父。
吕不韦精心策划,使异人(子楚)被确立为秦国太子,并顺利成为太子的老师。
随后,赵姬与嬴政母子在赵国护送之下重返秦国。
一切均按吕不韦的筹划顺利进行,未遇阻碍。
秦孝文王继位秦王仅三日便薨逝,系秦国史上在位时间最短之君,其逝世原因至今不明。
秦异人登基为秦国国君,称号“秦庄襄王”。
赵姬登基为王后,嬴政随之被确立为太子。
前247年,赵姬之夫秦庄襄王逝世,享年35岁,其在位时间仅三年。
赵姬彼时约莫三十岁,正值壮年,精力充沛。
赵姬寻至吕不韦处,两人旧情重燃,皆因赵姬生性不羁。
她时常暗中与吕不韦保持不正当关系。
嬴政悄然成长,由懵懂孩童蜕变为睿智沉稳、英气焕发的男子汉。
秦庄襄王薨逝后,嬴政以13岁之龄被确立为秦王。
吕不韦忧虑秘密终会曝光,一旦被嬴政察觉,后果将难以预料。
吕不韦寻得嫪毐,令其处理赵姬之事。
吕不韦选嫪毐进宫,因其擅长取悦女性。他确信嫪毐能让赵姬专注,使自己得以脱身。嫪毐凭此先天条件,秘密入宫,成功瞒天过海。
他精心策划,展示嫪毐的特殊才能,以此吸引赵姬的关注。
赵姬闻讯后,心生急迫,意欲即刻获取嫪毐。
吕不韦借机向赵姬提议,共谋里应外合之策,以确保嫪毐能安然入宫。
始皇渐壮,太后淫行不止。吕不韦惧祸及身,暗寻大阴人嫪毐为门客,纵其以阴器穿桐轮炫技,使太后闻之,欲以诱太后。太后果然心动,欲私纳之。
吕不韦策划四步计谋,旨在助嫪毐顺利入宫,每一步皆经深思熟虑,安排妥当。
首先,需寻一罪名,将嫪毐囚禁于狱中。
第二步,贿赂执行宫刑的官员,令其假装惩罚嫪毐,实则对其实施伪宫刑。
第三步,指令执行宫刑的官员剔除嫪毐胡须,使其伪装成太监,混入后宫队伍中。
第四步,赵姬暗中精心挑选嫪毐,使其成为自己的贴身侍从,整个过程神秘且无人察觉。
嫪毐与赵姬结缘,深受其特别宠爱。
吕不韦引荐嫪毐,密谋以腐刑之名陷害之。复私告太后可诈称已腐,得入宫侍奉。太后暗贿主刑吏,伪判其罪,拔须眉扮宦者,嫪毐遂得近太后,两人私通,太后极宠之。
嫪毐与太后赵姬育有两子,赵姬对嫪毐情深意重,几近痴迷,几乎忘却了自己身为太后的尊贵身份。
某日,她惊觉自己已怀有嫪毐骨肉。
她恐丑闻外泄,告知儿子已请人占卜,卦象显示宫中不宜久留,需迁居雍地宫殿以避凶。
嬴政未知嫪毐伪太监身份,因孝顺母亲,信其言而允其请,并慷慨赐予嫪毐重赏。
赵姬仍旧让嫪毐伴其左右。
太后孕,恐人知,遂诈卜需避,迁居雍宫。嫪毐常伴左右,得厚赏,事皆由其决。其家僮数千,又有求宦者千余人充其舍人。《史记•吕不韦列传》
随时间推移,赵姬对嫪毐产生了真挚情感,并要求嬴政赐予嫪毐长信侯之位。
嫪毐权势日盛,胆量俱增。
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嫪毐与赵姬育有两子。
嫪毐现已得封山阳地区,即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南,作为领地。
他被赐予河西太原郡,并将该地命名为“毐国”。
嫪毐府中财宝琳琅满目,堆积成山;童仆奴隶众多,难以计数。
众人争相求官于嫪毐,致其家中宾客、追随者逾千人。趋炎附势之臣络绎不绝,几乎踏破其门槛。
权势日盛,嫪毐愈发狂傲,言语无忌,行事不计后果,无意中触怒众人。
一日,嫪毐与众权贵宴饮,醉后与一权贵起争执,当众斥之:“我为秦王假父,汝卑贱之徒,安敢与吾抗衡!”
嫪毐与赵姬之事不久即遭人揭发,消息迅速传至嬴政处。
传言他实为假太监,与赵太后有私情,并育有二子。二人密谋秦王政薨逝后,由其子嗣继位。
嬴政21岁时,闻讯即刻对嫪毐进行严密调查。
嫪毐闻讯后,顿感惶恐不安。
嫪毐之死极为凄惨,其具体境遇虽细节不详,但据史载,他因谋反罪被处以极刑,家族亦受牵连,彰显了法律对其重罪的严惩。
嫪毐获悉秦王将严查自己的消息后,决定起兵叛乱。
他私用秦王政与赵太后印玺,调集雍县兵马、秦王身边卫士、骑兵,以及戎翟首领与家臣,意图攻占蕲年宫,此即史上著名的“蕲年宫之变”。
秦王政命相国昌平君与昌文君领秦军平定叛乱,成功捕获嫪毐。
嫪毐迅速被擒获。
被捕人员中,除他之外,还有其党羽一同落网。
嫪毐的党羽尽皆斩首,其头颅被悬挂于城墙之上,以示众人。
嫪毐被处以车裂刑罚,即传统意义上的五马分尸。
嫪毐受刑后被公开陈列尸体,以示惩戒。
嫪毐的家族遭受牵连,被处以灭门之刑。
他与赵太后所生的两子,遭秦王政以麻袋装载后摔毙。
嫪毐事败,始皇遂将其四肢车裂,又捕其两弟,以囊装而扑杀之。
秦王政以母为耻,誓不相见。终难抵众臣死谏,勉强迎母入宫。
他依然拒绝面对母亲,鲜少前去探望。
赵姬逝于前228年,其最后十年在失去两幼子的哀伤、痛苦与孤独中度过,饱受寂寞煎熬。
【二、与皇后有染的进宫最容易的假太监——高菩萨】
南北朝时,北魏有高菩萨,本为医者,因缘际会被带入皇宫,伪装成太监。
他私通了孝文帝的第二任皇后冯润。
冯润出身于官宦名门,父亲是太师冯熙,姑妈乃冯太后。
冯太后为保冯家世代尊贵,安排其兄冯熙两女入宫侍奉帝王。
14岁的冯润与妹妹冯清一同入宫,成为冯太后之孙孝文帝拓跋宏的妃子。
冯润貌美妩媚,深受孝文帝宠爱。
《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载:其后因姿色妩媚,得特别宠爱。
入宫仅一年,冯润因病被冯太后送往尼姑庵静养,专注治疗。
冯太后在冯润出家次年逝世,临终遗命孝文帝立其侄女冯清为后。
孝文帝为悼念冯太后,严守丧期三年,期间遵循礼制,表达深切哀思。
孝期结束后,孝文帝册封冯氏之妹为皇后。此举确保了皇室血脉的延续,同时维持了宫廷秩序的稳定。
孝文帝未忘冯润,特遣人探视其病情,回报称她已近乎痊愈。
太和十九年(495年),距先前已过两年,冯润彻底康复。
孝文帝迎回冯润,六载别离后宠爱更胜往昔,册封她为左昭仪,使其宠冠后宫。
冯润虽获独宠,却不愿位份在妹妹之下。
她费尽心机,用尽手段进献谗言,意图使拓跋宏废黜其妹冯清,转而册封自己为皇后。
496年,冯清遭废黜皇后之位,随后前往瑶光寺修行出家。
冯润遂愿登后位,尊享至高无上之荣耀,身处权力巅峰,愈发肆意妄为。
她在尼姑庵养病修行时,常有名为高菩萨的医生前来为她诊治。
经过多次往来,她与高菩萨产生私情,频繁共处。
尼姑庵主持因忌惮冯家权势,对冯家之人行为多有容忍,未敢采取行动。
高菩萨趁冯润进宫且拓跋宏长期征战在外、太后已逝之机,设法混入了宫中。
冯润身居皇后之位,于宫中权势滔天,独揽大权。
她指令亲信将高菩萨秘密带入宫中,假扮为宦官。
自那以后,两人共度欢乐时光,尽情享受彼此的陪伴与生活的美好。
初因病归乡,有失德之行传闻。高祖连年南征后,她竟与中官高菩萨私通。
孝文帝后于汝南染疾,留养其间,冯皇后愈发肆无忌惮。
她与高菩萨公然私混,此事已传遍皇宫,唯独拓跋宏尚不知情。
冯润指派中常侍双蒙等人成为心腹,为其掩护,条件是必须对拓跋弘保守秘密。
中常侍剧鹏不满其行为,劝诫她勿再与高菩萨私通。
冯润闻讯大怒,随即惩处了剧鹏。剧鹏心怀愤恨与畏惧,最终选择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高菩萨与冯润之死极为凄惨。某日,冯润强迫彭城公主下嫁其弟冯夙,引发众怒。
冯夙自幼受姑母冯太后溺爱,养成跋扈性格,其行为不端,人品低劣。
彭城公主乃宋王刘昶儿媳,因夫早逝,故而年轻守寡。
她鄙视冯夙,不满冯皇后的行事风格,且坚决不愿受冯皇后胁迫。
冯润向孝文帝进言请求批准婚事,孝文帝应允,准予成婚。
成婚在即,彭城公主不甘屈辱,秘密集结侍婢与家仆十余人,冒雨乘车,急速前往悬瓠求见孝文帝。
她向孝文帝禀报冯润使用胁迫手段促成婚姻,并揭露冯皇后与高菩萨通奸之事。
孝文帝为维护皇室尊严,采取措施封锁流言,并秘密展开调查。
实际上,封锁消息已无效,唯彭城王元勰因侍奉病中未闻,其余众人皆已知晓此事。
冯润获悉孝文帝正调查她,非但未反省改过,反而行为更加恶劣。
她与母常氏巨资聘女巫,以祷告、厌胜之法咒孝文帝速亡,图谋仿其姑冯太后辅幼主听政。然其诅咒终归徒劳,毫无效用。
此事传至拓跋宏处,他对冯皇后深感失望,情绪跌至谷底。
决定对冯皇后进行亲自审讯,以确保过程严谨且公正,维持案件审理的逻辑清晰与准确性。
审问之际,孝文帝恐冯皇后加害,遂命人详搜其身,并严令:若发现有寸铁之物,即刻斩立决,绝不宽恕。
冯后跪于龙榻之前,连连请罪,不停谢过。
孝文帝令她起身赐座,并令高菩萨当面复述其罪状。随后,他直视她道:“你所行之事,对得起朕吗?”
见高菩萨供认不讳,冯皇后无奈坦承实情。
孝文帝确认事实后,处决了高菩萨等人,而对冯润仅施以分居之罚,未废其皇后之位。
太和二十三年,孝文帝抱病南征,军中病逝前留遗言于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自知命不久矣,嘱咐后事。
皇后心性狠毒,我逝后,她必插手朝政。尔等应令其自裁,寻地以皇后礼仪下葬,务必保守冯家丑闻,不得外泄。
我死后,请赐于别宫自尽,并按后礼安葬,以此或可遮掩冯门之大错。
孝文帝逝世,依其遗诏,北海王元详赐冯润毒酒,令其自裁。
冯润拒绝服从,奔跑中高声呼喊,坚称那份遗诏是伪造之物。
白整等人擒住她,强行灌入毒酒,冯润饮毒而亡,后被追谥为幽皇后。
【三、唐朝谋害皇帝的假太监——刘克明】
刘克明身份不明,其入宫前的历史记录稀缺,关于他的来源缺乏详细资料。
刘克明按正规流程入宫,以太监身份,实则已净身但未彻底,仍保留男性特征,与先前所述两名假太监有别,故亦被称为“假太监”。
刘克明聪慧过人,善于逢迎讨好。
入宫后即认太监刘光为父,经其运作,被调至唐穆宗李恒长子太子李湛身旁侍奉。
刘克明凭借油嘴滑舌之技,擅长取悦李湛,其所行之事颇为荒唐。
他了解李湛喜好玩乐,于是便在各类游乐活动中刻意迎合,以取悦李湛。
他专注练习马球,技艺精进,终成顶尖马球员,深得李湛赏识。
他入宫后不久,便迅速赢得李湛的信任,成为其心腹。
长庆四年(824年)正月壬申,唐穆宗李恒逝世。其子李湛时年16岁,于灵柩前继承皇位,史称唐敬宗。
李湛酷爱玩乐,甚于其父,热衷马球、摔跤、散打、拔河、搏击、龙舟及杂戏,每日玩赏多次,仍乐此不疲。
他常至深夜仍不休憩,次日缺席早朝,继续玩乐。
他每月仅出席两三次早朝,招致众多大臣不满,但他仍未改正此习性。
假太监刘克明陪伴李湛玩乐,屡出奇策逗其开心,并凭击球高手的身份,赢得了李湛的宠信。
李湛全心投入娱乐,忽视宫中嫔妃,无余暇关注她们。
这给了伪装成太监的刘克明可乘之机。
他起初与宫女混处,未见察觉后,行为愈发放肆。
随后,他将目标转向李湛的嫔妃,继续实施其计划。
刘克明身为假太监,野心勃勃,不满足于每日享乐及美女相伴的生活。
他渴望有朝一日能仿效大宦官王守澄,攀上权力的巅峰。
他知晓王守澄攀登至权力顶峰的历程后,内心激昂不已。
王守澄初为太子李恒侍从,李恒乃唐宪宗李纯第三子。
宪宗重病将愈之际,宦官陈弘庆(或陈弘志)将其杀害,据传王守澄亦参与其中。
王守澄联同神策中尉梁守谦等人策划,派兵除掉了澧王及其支持者宦官吐突承璀,以确保李恒能够平稳登基。
李恒登基,帝号穆宗。
王守澄凭拥立之功获枢密使之职,得以参与机密事务,干预国家政务,掌握极大权力。
王守澄勾结朋党领袖李逢吉,当时朝中无势力能与之相抗。
李恒实为王守澄操纵下的皇帝傀儡,受其严格控制。
穆宗李恒在位仅四年,三十岁时逝世。
李敬宗(湛)登基后,刘克明虽受宠,却常怀危机感,认为自身地位不稳。
他深知李湛为荒废朝政的君主,性情多变且残暴,常因琐事鞭笞宦官,刘克明亦时有遭殃之虞。
他忧虑自己终将失去宠爱。
为获取足够安全感,他认为必须达到王守澄的地位,因此决定取而代之。
公元826年宝历二年十二月八日夜,敬宗猎归与宦官宴饮,后被刘克明、苏佐明、王嘉宪等趁醉杀害,对外称“暴崩”。
刘克明杀害敬宗后,企图伪造遗诏,扶持唐宪宗之子李悟(绛王)登基,借此加强个人权力。
宦官王守澄、梁守谦领枢密院(控神策军)迅速反扑,联同宰相裴度等人,领兵入宫,清除刘克明党羽。
刘克明遭迫投井自尽,尸身被打捞后遭戮尸示众,其所有党羽亦被尽数诛杀。
王守澄等人拥立敬宗之弟李昂登基,称唐文宗,此举标志着宦官专权的新阶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