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肝病,要点全在这里

晨晰说健康 2023-10-24 10:09:03

小编导读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抑郁、暴躁、失眠、头晕、麻木等病症常见,这些身体问题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想要解决这些情况,先要学会去辨别、诊断。下面总结了最全的肝胆疾病的辨证要点,一起来看!

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肝胆互为表里,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和主藏血。足厥阴肝经循阴器,过少腹,布胁肋,系目上额交颠顶。肝的病变主要有疏泄功能失常,可表现为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等,藏血功能失职,可表现为月经失调等。

此外,还可见肝经所过部位及目系影响,如胸胁少腹胀痛,睾丸疼痛,头目眩晕,两目干涩,肢体震颤,手足抽搐等。

肝病证候,虚证多阴虚、血虚;实证多气郁、火逆、阳亢、化风,以及寒、湿、热之邪内犯所致,其中肝阳上亢、肝阳化风为本虚标实。

胆与肝相表里,为中精之腑,内藏肝之余汁,助肝疏泄,其气刚直中正,故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胆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疏泄无能,刚正无力。其症状有黄痘、口苦、胁痛、呕吐苦水、暴聋、胆怯易惊、夜寐不安等。胆病证候,常见有胆郁痰扰、胆经郁热等。

肝血虚证

指肝血不足,眼目失养,爪甲不荣的证候。临床可见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视物模糊,或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手足震颤,肌肉瞤动,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脉细,其中以筋脉拘急、眼目模糊、爪甲淡白等并结合血虚证为辨证要点。

肝阴虚证

指肝之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扰的证候。临床可见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五心烦热,颧红面热,口咽干燥,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其中以头晕目干、视物模糊等并结合阴虚内热证为辨证要点。

肝郁气滞证

又称肝气郁结证,是指肝之疏泄功能失常,致气机郁滞的病机。临床可见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时善太息,或咽部有异物感,或见瘿瘤,或见瘰疬,或见胁下癥块,或见妇女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舌苔薄白,脉弦或涩。其中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或窜痛、妇女月经不调等并结合六郁证为辨证要点。

寒滞肝脉证

指寒邪侵袭,凝滞肝经的证候。临床可见少腹冷痛,阴部坠胀作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得温则减,遇寒加甚,或见颠顶冷痛,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紧或弦紧。其中以少腹、阴部、颠顶冷痛并结合实寒证为辨证要点。

肝火上炎证

又称肝火炽盛证,是指肝经火盛气血上逆的证候。临床可见头痛如劈,或痛晕胀相兼,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耳鸣如潮,甚则突发耳聋,不寐或噩梦惊扰或吐血、衄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数。其中以头痛、头晕并结合实火证为辨证要点。

肝阳上亢证

指肝阳亢扰于上,肝肾阴虚于下的证候,临床可见头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劲或细弦数。其中以头目眩晕、躁易怒并结合上实下虚证为辨证要点。

一书掌握中医诊断要诀

《陆拯内科诊法要略》

本书作者陆拯原创性建立“天癸—脏腑—毒证—气病—症状”五位一体辨治体系应用于临床各科,疗效显著。总结他的辨治经验,对于拓宽临床思维、提高临床疗效,富有现实意义,书稿内容凝练,学术研讨深刻,中医特色鲜明,切合临床实用,既有传承更有创新。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陆拯内科诊法要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陆拯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9

晨晰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