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讨论:叶利钦留给普京的摊子,到底有多烂?

鸽子评国际 2023-01-16 09:43:03

想必大家经常会看到诸如“普京拯救了俄罗斯”这样的观点。坦诚说,普京“拯救”的效果究竟如何,俄罗斯人比我们更具发言权。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前任”叶利钦主动“下课”之后,给他留下的确实是个如假包换的“烂摊子”(拓展阅读:)

政治动荡、经济衰退、寡头干政、民心不稳、外交受制于人,这些都是叶利钦执政时期的“重要特征”。那么问题来了,他治下的俄罗斯究竟有多“烂”?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春风得意的叶利钦和他的支持者

1)政治:政局混乱、民心不稳

在叶利钦执政的八年间,先后六易政府总理,频繁调整领导班子,尤其从1998年开始至“下课”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四次解散政府。因此,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政局长期处于剧烈动荡的状态。

90年代的俄罗斯“黑帮”

为什么俄罗斯的政局如此混乱?学界认为,造成这一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缺乏统一的国家指导思想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了彰显“融入西方”的决心,不仅大肆推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还同步开启了私有化经济改革。

迷茫的俄罗斯年轻人

不过,伴随着改革的全面失败以及欧美国家“仇俄”和“厌俄”情绪的有增无减,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彻底破灭,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急速蔓延开来。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走什么样的道路”和“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两大问题,国内的各支政治力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遗憾的是,他们的观点不仅难以融合,并且均很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接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阶级固化日趋严重,人们目标茫然,理想和信念感也变得十分淡漠。

90年代的俄罗斯“精神小伙”

2)“一手遮天”的总统集权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最高权力机关,分裂为“总统派”(行政)和“议会派”(立法)两大组织。双方彼此掣肘、互不相让,最终引发了“炮打白宫”事件。

“炮打白宫”事件

事变平息后,俄罗斯通过了以“加强总统权力”为核心的新宪法。新宪法规定,总统(叶利钦)不仅有权决定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发布全国都必须执行的命令与指示,还享有任命除总理以外的副总理、各部部长以及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的权力。

由于缺乏更高权力的约束,总统成为了国家的“最高话事人”。为了巩固权力、排除异己以及逃避追责,叶利钦不仅频繁撤换总理、改组政府和总统办公厅班子,还一再以“改革”为由,发布很多自相矛盾甚至违宪的指示和命令。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政界人心惶惶,政局动荡不安。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

3)派系众多,内斗频繁

为了加速“融入西方”,俄罗斯引进了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度。于是,政党和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截至1998年1月,合法的全国性政党和社会组织多达249个。

为了掌控权力,他们积极参与各级别行政和立法机构的选举。为了获取更多民众的支持,他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途径和手段,抨击政府、向当局施压,组织、领导或支持、参与各种抗议、示威游行和罢工活动。

在当时的国家杜马(下议院)反对派中,俄共势力最为强大。他们以此为阵地,利用政策重大失误造成的严重恶果,与当局展开激烈斗争。在1998年两次政府危机期间,双方一度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现任俄共主席久加诺夫

4)寡头干政

众所周知,“寡头干政”一度是俄罗斯的“特色”。以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等为首的金融寡头,不仅控制了国家的油气、动力、冶金业和金融业,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操纵舆论。

别列佐夫斯基持有俄罗斯公共电视16%的股份,控制着《独立报》、《新报》、《星火》杂志等宣传媒体;古辛斯基控制着俄罗斯独立电视台、《今日报》和莫斯科回声电台,一度被称为“新闻大王”。

赫赫有名的“七大寡头”

利用雄厚的财力和舆论工具,这些寡头们在俄罗斯政坛兴风作浪。他们试图凌驾于国家之上,左右国家政策。别列佐夫斯基曾提出,“国家权力应受到制约,国家应听取企业家的意见,企业家应加强其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在1998年—1999年的几次总理更迭中,均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换言之,寡头的存在,也是叶利钦晚年政局动荡的根源所在。

受审的霍多尔科夫斯基

5)小结

总而言之,经济的持续恶化,给了叶利钦频繁改组政府结构的理由,其结果就是政局的持续动荡。与此同时,政局动荡进一步制约了经济改革的有效进行。二者互为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国家陷入了持续性的危险境地。

90年代的俄罗斯儿童

2)经济:“雪崩式”改革,遗患无穷

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照搬西方模式并寄希望于西方援助,全面急速推进改革,力争一步到位;彻底推翻原有的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加速改革进程,不给反对派以喘息和反扑的机会。

轰然倒下的列宁雕像

为了以“最资本主义的方式”完成改革大业,俄罗斯当局选择了“休克疗法”。遗憾的是,主动“休克”的俄罗斯,不仅没能实现经济振兴,甚至一度濒临全面崩溃的边缘。

截至叶利钦下课之前,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了55%,工业和农业生产总产值分别减少了70%和50%,基建投资累计下降了近90%,金融和信贷体系濒临崩溃。

90年代的麦丹劳

1)宏观经济失控,经济秩序混乱

俄罗斯当局认为,经济自由化是“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国家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和干预。

于是,在改革正式开启之后,政府全面取缔了国家计划机关,废除了集中管理体制和物资统一调拨制度,抛弃了部门管理原则,裁撤了大量相关管理机构。另外,政府在财政上对企业进行“全面断奶”,让其自谋生路。

但是,由于在改革开启之前,未能搭建相对健全的市场基础设施,也没有制定保证市场正常运作的机制,创造更为公平竞争的环境。因此,市场一直处于“既无计划也无市场”的无序状况。

排队购物的俄罗斯人

2)国有资产的大幅流失

众所周知,私有化是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核心。为了加速改革,当局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私有化。

按照规定,私有化企业必须在一周之内成立专门委员会,在三个月之内制订并提交相关计划,在四年之内基本实现私有化改造,最终实现“70%的国有企业实现改制”的小目标。数据显示,截至1996年底,非国有经济成分已经占据了全国GDP总量的72%。

排队购物的俄罗斯人

不过,这种“摧枯拉朽”式的改革,给国家经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数据显示,私有化改革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实现私有化改制的12.5万家企业的平均售价,居然是令人瞠目结舌的1300美元;价值2000亿美元的50家大企业,竟以72亿美元的“跳楼价”售出。

与此同时,5%的资本和80%有表决权的股份,落入到了少数寡头手中。以“七大寡头”为代表的金融工业集团,掌控着全国50%的经济。他们非法转移国外的资金超过3000亿美元,进一步加剧了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另外,近80%企业的私有化可谓“名不副实”。领导班子、管理体制、经营方式依旧,生产效益甚至还不及苏联时期。

1993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最大的炼油厂

3)恶性通货膨胀

在改革开启后的数月内,俄罗斯便放开了95%的消费品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旨在平衡供求和刺激生产。但在商品短缺、垄断严重的背景下,很多企业为了牟取暴利,恶意哄抬物价,结果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

数据显示,1992年和1993年的年通胀率分别高达2500%和840%,工业生产累计下降了31.3%,农业生产下降了11.7%,基建投资减少了49%。一言概之,俄罗斯经济陷入了通货膨胀与生产衰退并存的“滞涨”状态。

酗酒的俄罗斯醉汉

4)支付危机

为了遏制通货膨胀,俄罗斯当局采取了“财政、货币双紧缩”政策,并将其视为基本国策予以执行。

货币不足和“金融缺血”的双重制约,最终引发了严重的支付危机。数据显示,工业企业积欠国库的款项,超过了全国货币总量;近一半的企业交易,居然是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实现的。

在紧缩政策无法平衡预算收支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大举国债。数据显示,仅外债总额就已经超过了1500亿美元。于是,国家再次陷入了债务经济的深渊。

位于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诺里尔斯克的公交车站

5)民用品产量不增反减

在苏联解体之前,俄罗斯境内80%的工业企业,均与军工生产有关。俄专家测算后认为,军工企业要想实现“军转民”,至少需要15年时间和1500亿美元的启动资金。

不过,急不可耐的俄罗斯当局,居然提出了“两年内使70亿的军工企业实现转产”的要求。在官方的严苛要求下,“国家订单”缩水了接近80%,军品之外的销售额减至不足美国的1/4,造成了生产力的大量闲置。

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工艺和运营经验,加之进口商品的有力竞争,民用品的生产居然出现了不增反减的情况。数据显示,主要家电产量下降了75%—80%,军工综合体产品和民用产品的产量双双下降。

诺里尔斯克,一个人带着一扎鸡蛋

6)民族经济遭遇毁灭性打击

早在1991年底,俄罗斯就废除了外贸国家垄断制,使得国内的所有企业,均具备从事外贸活动的权限。与此同时,国家还取消了大多数商品进口的许可证制和配额制,并大幅度减免关税。

但是,由于政府没有制定必要的政策来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商品生产者。于是,伴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进口消费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不少大城市一度高达70%一80%,民族经济遭遇了致命打击。

叶利钦

7)海外资本“釜底抽薪”

在国家外汇储备有限、政府干预能力不强、法制法规不健全的大背景下,为了筹措资金,当局不得不开放对外金融市场。

因为俄罗斯股票和国债面值低、兑现快、回报率较高,立即吸引了外资的强势入场。数据显示,截至1997年10月,外资已掌握了60%—70%的股市交易额和40%的国债交易额。他们一遇到风吹草动,就开始兴风作浪,大肆进行投机活动。

1997年秋以后,俄罗斯先后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提前嗅到风声的外国资本纷纷撤出,使得俄罗斯汇市大跌、股市崩盘、国债停市、通胀再度走高,国家经济跌落至“最复杂和最困难”的境地。

1991年,莫斯科,首家非国有商店

8)居民生活状况持续恶化

数据显示,截至叶利钦下课之前,俄罗斯居民的平均收入下降了2/3,月收入仅在40美元左右,约25%的居民收入处在官方规定的贫困线以下。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家庭物质生活状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居民,从1993年的43%增加到了1997年的58%,人均肉、奶、蛋的消费量也出现了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国内的贫富差距也被进一步拉大。数据显示,头部10%工资获得者和尾部10%工资获得者的平均工资之比,从1991年的7.8:1增加到1997年的27:1,数百万人(占就业人口约10%)人处于失业状态,人均寿命从1990年的64岁降低到1998年的59岁。

冰雪交加下外币兑换所前长长的队列,莫斯科,1994年1月

因为生活水平的断崖式下降,俄罗斯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愈演愈烈。根据《社会学研究》杂志发表的1994年5月至1997年8月进行的5次民意调查显示,“对总统不信任”的居民均超过了50%,最高时达到了73%。

到了1998年,“赞成叶利钦辞职”的人数高达80%,有68%的人打算采取罢工手段“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有很多人表示可以更为极端的“封锁铁路”和“拿起武器”等手段。

在白令岛的商店,排队付款的人群

3)外交:朝秦暮楚,全面被动

在经济改革步履蹒跚的同时,俄罗斯的外交之路也布满了荆棘。在独立之初,他们一度采取向西方“一边倒”政策,不仅备受屈辱,还失去了大批盟友。尽管在后期进行了一系列“补救措施”,但大国地位的动摇和周边安全环境的持续恶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1)向西方“一边倒”

俄罗斯独立之后,全面继承了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妥协和退让政策。他们天真地认为,“只要放弃对抗和主动妥协”,欧美国家就能“帮助自己实现经济复兴”。

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他们大肆宣扬自己与西方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命是从,强力推行私有化改革。在外交领域,他们一再对西方妥协让步,不仅与美国达成了“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的框架协议,还频繁以西方的“战略伙伴”自居,甚至主动从东欧撤军“以示诚意”。

叶利钦和克林顿

但是,欧美国家绝不可能希望俄罗斯重新崛起。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拥有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丰富的资源、欧洲最大的常规武装力量和世界第二的核打击力量。

实际上,他们一直将俄罗斯视为竞争对手和可怕敌人。因此,面对对方的主动示好,他们不仅不给俄提供“午餐”,反而对俄竭尽打压之能事(拓展阅读:)。

显而易见,这种“舔狗式”的外交政策,不仅让广大俄罗斯民众群情激奋,更给了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崛起的土壤。不得已,叶利钦不得不采取“东西方并重”的所谓“双头鹰”外交。但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从未脱离“亲西方色彩”。换言之,除了核威慑之外,俄罗斯也没有什么“可打的牌”了。

叶利钦和克林顿

2)国际威望持续走低

为了得到西方世界的青睐,俄罗斯不惜一再“得罪”老盟友。

他们不仅和西方国家一道制裁“传统盟友”南斯拉夫、伊拉克和利比亚,还在公开场合对古巴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另外,俄罗斯还不断利用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讹诈独联体“近邻”,谋取经济和安全利益。

但是,即便俄罗斯屡次递上投名状,也从未赢得欧美国家的好感。在遭到对方的冷遇后,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主动与传统盟国们缓和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国家,都对其外交中的“不可靠一面”心存忌惮。

车臣战争中的俄罗斯士兵

更何况,碰了一鼻子灰的俄罗斯,似乎从未有过“深切反省”。

科索沃危机爆发之初,俄罗斯一直扮演着“南斯拉夫盟友”的角色,对北约恃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和战争暴行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一度得到了很多中立国家的广泛好评。

然而,为了得到欧美国家的巨额贷款,他们在关键时刻放弃为其抗争的举措,甚至答应了对方“将前南总统米洛舍维奇送上军事法庭”的苛刻要求(拓展阅读:)。

一言概之,这种朝三暮四的外交立场,使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信任感持续降低。独联体国家对它既惧且疑,东欧国家陆续倒向了北约,即便是其他国家在与俄罗斯交往时也会主动“留下后手”。

叶利钦访问德国,1994年5月

3)外交战略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实际上,自从俄罗斯独立之后,“西方主义”、“斯拉夫主义”和“欧亚主义”的争论,一直困扰着其外交战略。简单地说:

西方主义认为,俄应成为西方世界的一部分;斯拉夫主义认为,俄罗斯应建立统一的斯拉夫民族国家,实现国家复兴;欧亚主义认为,俄罗斯应在新条件下,实现独联体国家的重新一体化和统一。

三种思潮在不同时期,互相牵制,各领风骚。科济列夫任俄外长时,西方主义占有优势,主张“(俄罗斯)要无条件与西方文明融合”,激起民族主义反弹;普里马科夫担任外长时期,在斯拉夫主义与欧亚主义之间寻找平衡,因此频繁遭遇西方主义者的掣肘。

一言概之,90年代的俄罗斯,外交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拓展阅读:)。

冰雪交加下外币兑换所前长长的队列,莫斯科,1994年1月

4)结语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俄罗斯的“危局”,无疑与其推行的不符合国情的改革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985年,俄罗斯加盟共和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总量的22.6%、日本的69.5%,居世界第三位。到了叶利钦下课之前,美日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俄罗斯的18倍和4倍。

由于缺乏法规限制,俄罗斯国内的巨额资金流向国外。从1992年到1997年10月,流出资金由40亿美元猛增到1330亿美元;到了叶利钦下课之前,这一数据已达1500亿,相当于当时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

一位彩票中奖者应获得一辆莫斯科人牌的汽车而激动不已,1994年11月

由于大量举债,使得俄罗斯成为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美国家的主要债务国之一。截至1999年,俄罗斯外债总额达20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每年的还债额达160亿—170亿美元。不客气地说,外国贷款已然成为了俄罗斯振兴国家经济的命门。

因为巨额外债,俄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关键时刻屈服于西方的讹诈。理由很简单,倘若失去了外国贷款和资金的注入,国家经济就很难有效运行。

由此可见,倘若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国家很难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享有足够的话语权,更无法有力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

1 阅读:322
评论列表
  • 2023-02-06 10:39

    俄罗斯人是否子孙三代都欠房贷???

  • 2023-04-10 03:46

    叶利钦把苏联肢解 想着全面倒像西方 包括普京前期也是各种舔欧美像跟着美国混 不收他[得瑟] 道理很简单 如果世界没有对手 还维持那么高的军费干嘛 美国就得内斗

鸽子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