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到双胞胎宝宝,我们都会发在内心惊呼:「太可爱了吧!」特别是当宝宝们同时甜笑、同时做一样的动作,简直可爱度爆表!
但爸爸妈妈们是否特别留意过,双胞胎宝宝学说话的进程和单胎宝宝有什么区别?
拥有总是陪伴身侧的兄弟姐妹是否会让他们在语言发展上快人一步?还是会过于沉浸于双胞胎之间「心电感应」式沟通,而比其他小朋友要学得慢一些?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双胞胎宝宝的语言发展呢?
佐治亚州立大学心理学研究人员的两项研究表明,手势(如指点或挥手)与孩子说出首个词语密切相关,而双胞胎在产生和使用这些手势方面落后于单胎儿童,其语言发展也滞后于单胎儿童。
研究团队分析了土耳其家庭的录像数据,研究对象包括三组异卵双胞胎(男双、女双及男女双胞胎),以及单胎男孩、女孩及其父母。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非语言行为》杂志和《儿童语言》杂志。
研究发现,孩子的早期词汇量存在性别差异。
同龄男孩的词汇量通常比女孩要少,2~3 岁的女孩往往会说出更长、更复杂的句子。
此外,双胞胎在语言发展方面的起点就处于劣势。
他们使用的词汇量少于单胎儿童,形成完整句子的时间也相对较晚。其中,双胞胎男孩的语言发展最为滞后,而双胞胎女孩在词汇量和句子复杂性上优于同龄的双胞胎男孩。
不过,这种滞后通常在正常的发育差异范围内,家长无需过度担忧,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在 3 岁半左右追上同龄人的语言发展水平。

在手势发展方面,婴儿通常在 10 个月大时开始使用指点手势,这往往比他们说出第一个词语早几个月。
例如,孩子可能会先指向一只狗,几个月后才说出「狗」这个词。手势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在语言能力尚未完全发展时表达想法的途径,为语言的早期发展铺平了道路。
研究发现,手势(如指点或挥手)与孩子说出首个词语密切相关。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为孩子的手势命名来加速其语言学习。例如,当孩子指向某个物品时,父母可以用语言描述这个物品,从而帮助孩子更快掌握新词汇。
手势发展的滞后能够可靠地预测语言发展的延迟,而频繁使用手势则表明语言能力正在发展中。换句话说,手势和语言是相辅相成的——一方发展滞后时,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双胞胎在产生和使用这些手势方面落后于单胎儿童。
双胞胎在手势上的滞后可能与父母对孩子的语言输入减少有关。与单胎儿童的父母相比,双胞胎的父母使用更少样化的手势和语言。这可能是因为抚养双胞胎的父母抚养工作量加倍、注意力被更多地分散,因此与孩子互动的时间和质量受到限制。
另外,双胞胎有时会发展出自己的「交流系统」,甚至是所谓的「双胞胎语言」。这种现象已被证明会延迟语言习得,同样会延迟双胞胎手势的使用。
不过,虽然性别对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有所影响,但对手势发展没有显著影响。

在大多数情况下,手势滞后可能只是语言发展的下一个里程碑推迟的信号。然而,如果手势滞后持续较长时间,则可能是潜在发育或语言障碍的标志。
相应地,如果一个孩子在早期说得不多,却频繁使用手势,这通常是语言即将发展的好兆头。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越多,尤其是在手势和语言上的表达越多,孩子在这两方面的习得性就越强。
总而言之,手势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与语言在儿童发展中构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系统,值得家长朋友们的关注。
理解孩子手势发展的意义,再辅以语言描述加强手势指向的内容,将成为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最佳「捷径」。
参考资料: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twin-communication-development-1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