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人日节”,提醒:1不做,2不空,3要吃,福气好运常来

韩当看美食 2024-02-17 05:48:35

贴对联、放烟花、守岁……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来到了大年初七。初七是年假的结尾阶段,也是正月里很重要的一个日子。

按照中国的神话传说,女娲娘娘创世时从初一到初六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初七造出了人类,所以初七被称为“人日““人庆日”等,通俗一点就是人的生日。

老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正月初七讲究的就是吉祥如意、家人安康、家业兴旺等。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很有讲究的,不要触犯了忌讳。记得告诉家人1不做,2不空,3要吃,福气好运常来。

1不做:初七晚上忌关灯

大年三十的晚上需要整夜开灯,目的是为了吓跑年兽,让福气财气全部都进屋子的每个角落。为什么大年初七的晚上也要点灯呢?原因有以下2点。

一是为了照虚,人们认为这一天会有穷鬼来家里,为了将他们赶跑就会通宵开灯以保证家人下一年能够顺顺利利的。

二是为了给出门的人照亮道路,灯越亮路越通畅。过了初七,很多人都要陆陆续续地离开家了。家里的亲人纵然不舍也只能默默的祝福他们一路顺风,早点归来。

2不空

(1)出门钱包不空

人们常说“穷家富路”,不管是出去打工还是去求学,道路千万里,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和时间。钱包里多放一点钱,解决了温饱,购买了生活用品,暂时的日子就顺畅了。

年后不论是去哪里都会遇到很多的人,彼此之间可能需要拜拜。钱包鼓鼓的,不会因为囊中羞涩而自卑。

(2)家里人不空

民间有“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这里的七不出指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七件事分别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而现在人们因为生活节奏快,初八就得上班,所以在初八前得把所有的亲戚都走一遍。

正月初七是“人日”,讲究的就是家里人丁兴旺,人气足。如果家里的人这天都要出去,家里空荡荡的不太吉利,因此再忙也要留人在家。

3要吃

(1)面条

按照惯例,生日是需要吃长寿面的。长寿面的面条需要粗一点、长一点、直一点。再配上有“元宝”之称的鸡蛋,简简单单的一碗面条就做好了。

正月初七作为年的收尾,需要好好的休息补充体力。如果再一大桌子一大桌子的做饭菜,人是很劳累的。面条做起来简单,汤汤水水的吃着也舒坦。

(2)渣渣饭

渣渣饭是安徽部分地区的习俗,主要由米饭、菜薹、胡萝卜、鸡肉等食材做成。煮出来的米饭既不像炒米饭那样硬,也没有浓稠的粥那么软烂。

在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吃的是七宝羹,把有吉祥寓意的七种蔬菜煮成汤羹,希望一年可以风调雨顺、好运不断。而渣渣饭的寓意也是如此,希望新年的收获多多,家里的好日子不断。

(3)荠菜饺子

饺子是每个节日必备的食物之一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正月初七吃饺子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图个好寓意。饺子形似古代的“元宝”,吃饺子希望新年可以招财进宝,财源滚滚来。

在民间,人们说“上车饺子下车面”。吃饺子是希望路途中可以抗饥耐饿、一路顺风。初八后人们就要各奔东西,所以初七大部分家庭都会准备好饺子。

结语:老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年初七,您那里有什么习俗呢?评论下方留言,共同交流哦。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