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和亲王闹了矛盾,皇帝会帮谁:记正统年间的大明韩王家族上篇

楼哥看明史 2023-05-04 13:11:35

前言: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年底,封国陕西平凉(今甘肃平凉)的两位韩藩郡王:襄陵王朱冲秌、乐平王朱冲烋,联合向当朝皇帝英宗朱祁镇上奏,希望他能够慎重考虑本府亲王的人选,即“选贤者嗣封王爵”。

从辈分上来算,十五岁的皇帝朱祁镇看到四十一岁的襄陵王、三十七岁的乐平王,都要称呼一声叔祖,因为二人和他的祖父仁宗朱高炽辈分相当。与此同时,开城王朱范圮为自己辩白的奏章也放到了英宗的面前。作为韩藩的第一继承人,开城王自然对两位叔父的上奏极为愤怒,因为这很明显就是在说他不贤。英宗亲自给这位堂叔回信,让他把心放到肚子里。

戊申,书复开城王范圮曰: “近奏襄陵王、乐平王有诬奏之事。朕览二王所奏,惟言嗣国以选贤,别无一语及叔,切勿致疑。况嗣封之事,太祖高皇帝祖训已定,非后人所得移易,叔其亮之。”—《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七》

平凉府城模型图

自洪熙年间迁国平凉以来,韩藩在宗室中一向以贤闻名,襄陵和乐平二王怎么会参与到几个侄子之间的夺嫡之争呢?韩王家族在正统年间又有哪些故事?

韩恭王朱冲𤊨(火或)

平凉位于陕甘宁交汇的中心,素有“陇上旱码头”的美誉,又被称为“西出长安第一城”,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明英宗继位之时的韩王,是韩宪王朱松嫡长子、太祖第五十孙朱冲𤊨(火或)。这位王爷眼看着精明能干的宣宗英年早逝,新天子又只是个九岁的娃娃,十分担心自己家族在平凉府的未来。为此韩王特地将与本地相关的备边事宜,仔细整理后向朝廷上奏,还得到了英宗的夸奖。

庚寅,书复韩王冲𤊨(火或)曰: “承喻边计甚悉,足见叔祖惓惓以宗社国家为心,深思远虑,虽古贤王不是过也。予自嗣位以来夙夜以此在念,方欲措置以图靖安。今幸叔祖兴言及此,盖深有相契者,感荷无已。”—《明英宗实录卷二十三》

少年明英宗剧照

为了展现自己对叔祖的关爱,英宗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下旨册封韩王长子朱范圯为开城王、第二子朱范(土卬)为西乡王、第三子朱范壑为平利王、第四子朱范堮为褒城王、第五子朱范墅为通渭王。

当时西乡王的老岳父西安后卫指挥佥事刘定,正在宁夏总兵官史昭手下效力。为了让他能参加女儿的大婚典礼,皇帝还特意开恩让他回原卫带薪休假。

王府火灾

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十二月,由于天干物燥,韩王府承运殿发生火灾。承运殿即明代亲王府的正殿,相当于紫禁城中的太和殿。这样的天灾,一向被认为是上天示警,故而英宗特意写信告诫韩王,希望他“用以自警”。

大火之后,朝廷赐给褒城王朱范堮的镀金银册以及冠服都被烧毁,一身行头就剩一方银印还没被烧化,但是上面的黄金也都脱落了。韩王家里穷得叮当响,自然是要指望朝廷重新赐予,英宗当然也没有二话。

明代亲王府承运殿

重建承运殿是一项大工程,韩王调集本府护卫官军全力重修。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护卫军原本七成屯田,三成守城。守城军士朝廷关与月粮,屯种军士需自行耕种取给。现在都调来修大殿,自然无暇下地干活,韩王故而上奏朝廷为其减免。

奏下行在户部,请令各屯军原种田地有余丁者,令自种自食不与月粮。无余丁者,将田付与人种代纳子粒。照守城旗军例,关与月粮。从之。—《明英宗实录卷五十七》

定国公徐显忠案

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正月,定国公徐显忠突然下狱,起因和韩王府矛盾有关。

徐显忠,徐景昌之子、徐增寿之孙、中山武宁王徐达曾孙,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袭爵定国公。这位徐显忠有一位表姑冯氏,出自于宫中。其弟冯伦现为韩府护卫指挥,故其母刘氏也在平凉生活。

定国公家族始祖徐增寿剧照

此前冯氏想将母亲接回京师,但因为刘氏和韩王妃有姻亲关系,故而韩王并不想放她回京。为此冯氏和徐显忠打招呼,让表侄派佃仆跟着一起去。所谓的佃仆,就是与定国公有严格隶属关系的依附民。

到了平凉以后,冯氏派来的人先是号称迎接刘氏是定国公的意思,又将这位佃仆称为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的随从,再以冯氏在宫中得宠为由,三管齐下对韩王进行威胁。韩王大怒,区区一个定国公也敢威胁亲王?他派人将冯氏派来的人械送京师,而陈镒也上奏朝廷极力辩白此事于己无关。结果英宗借此杀鸡儆猴,将徐显忠打入大牢以儆效尤。

显忠闻之,自疏其事。上以示六科,于是给事中、御史交章劾显忠。上曰: “显忠爵位尊显,不念祖父勤劳,敢尔妄为,其令多官廷议以闻。”狱成,命系之。—《明英宗实录卷六十三》

当年年底,韩王上奏朝廷,称自己“婴疾未痊”,希望由庶长子开城王朱范圯代行庆贺之礼。十二月二十二日,韩王朱冲𤊨(火或)去世,享年四十五岁,谥曰恭。史书中给出了“孝友恭俭,乐善循理”的好评。其墓园位于平凉府泾州长寿里(今泾川县水泉寺一带),占地二百七十亩。

平凉柳湖:原韩王府花园

韩怀王朱范圯

韩恭王并无嫡子,所以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自然应该由庶长子开城王朱范圯进封韩王。然而襄陵王和乐平王却派府中典仗傅贵,到陕西镇守官之处拨弄是非,指责开城王“不才违法”。

英宗在给二王的信中严肃地表示,嗣封之事乃太祖高皇帝《祖训》所定,后人谁敢更改?即使开城王哪里做得不好,你们二人身为叔父,自当“尽诚善诱,以成其德”,怎么可以背后放冷枪?这一次我把板子都打到傅贵头上,算是给你们面子,再有下次定罪不饶。

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五月,朝廷册封开城王朱范圯为韩王,开城王妃郭氏为韩王妃。然而这位朱范圯仅仅做了一年韩王,就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五月二十一日去世,年仅二十五岁,谥曰怀。

由于韩怀王死得突然,一时间平凉府内流言四起,其三弟平利王朱范壑更是向朝廷上奏,称其兄死因成疑。平利王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怀疑他二哥西乡王朱范(土卬)从中动了手脚。理由很简单,韩怀王无嗣,一旦去世,西乡王可以用“兄终弟及”的方式进封韩王。

韩王府复原图

此事关系重大,英宗遣魏国公徐显宗前往平凉予以调查。在连续走访了怀王祖母宪王妃冯氏、及王妃郭氏之后,给出了朱范圯“实患阴厥而薨”的结论。真相大白之后,英宗对平利王申饬了一番,此事就算轻轻揭过。

大抵骨肉至亲,一人言造离间,遂致子母兄弟惊惶失措。况王于国家为宗室,于朝廷为君臣,尚可妄言乎?今以亲亲,念王无知,姑从宽贷。—《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十九》

韩王朱范(土卬)

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十一月,朝廷册封西乡王朱范(土卬)为韩王,西乡王妃刘氏为韩王妃。说实话,韩怀王之死,真的和这位新任韩王没关系吗?

当年他撺掇两位叔父向朝廷上奏,要求立贤不立长。而朱范圯在位仅一年便突然暴卒,连弟弟平利王都觉得其中有诈,这位西乡王真的没有在背后谋划一二吗?反正笔者只知道怀王妃郭氏境遇极惨,西乡王的后裔甚至拒绝对其进行赡养。

无论如何,西乡王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韩王。但在他的治下,韩府官员一改恭王、怀王在世时的面貌,惹出了许多麻烦,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其一、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二月,安东中护卫百户杨清到平凉卫擅传韩王令旨,引发了陕西按察司的强烈不满。朝廷不但将杨清绳之以法,同时也对不能劝谏的王府左长史郝祥进行了处罚。韩府原本的长史是进士出身的周礼,由怀王所举荐。西乡王进封之后,立刻改用自己人郝祥,结果就闹出了乱子。

青年明英宗剧照

其二、当年九月,王府典宝姜谧、内使傅鉴在喝得酩酊大醉之后,与另一位内使张玟起了冲突,结果竟然将前来劝解的韩王打伤。英宗非常失望,韩王府从宗室楷模居然沦落到这般田地。于是皇帝让韩王对姜谧等人严加惩治,同时告诫他必须要约束下人,不可再有类似事件发生。

此辈在府当夙夜小心,勤慎供事。乃敢放肆如此,法实难容。本当擒来重加惩治,特从叔发落。书至,叔宜严刑痛治,明正其罪。庶俾其余知所畏惧,不敢侮慢。叔其亮之。—《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七十》

结语:当年宪王英年早逝,葬在了南京,韩王府全靠着恭王小心谨慎,这才能传国至今。可惜怀王无嗣,西乡王又是个野心勃勃之人,将原本以贤著称的韩王府折腾的一地鸡毛。甚至于西乡王次子汉阴王,日后更是闹出了抱养异姓之子袭爵的丑闻。此虽后话,朱范(土卬)本人却难逃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责任。

另外再提一句,当年恭王三兄弟迁国平凉之时,将妹妹荣河郡主和妹夫王荣留在了南京,负责看守宪王坟园。荣河郡主早在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便已去世,随着王荣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过世之后,宪王坟园无人看守。经韩王提议,朝廷准许由王府典宝正凤翥、安东中护卫百户彭富代守。

至于韩府各郡王的故事,我们放在下篇再讲。

1 阅读:72

楼哥看明史

简介:主攻明史,希望能用不同的角度,看不一样的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