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消极攀比心理,不刻意比较才会获得快乐

蔡会妙 2023-05-18 12:27:18

在学校这个集体中生活的孩子,总免不了要和身边的同龄人比比这、比比那,这是他们快速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小伙伴不同的直接渠道,而生伯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最害怕的事情。穿得没他人好,成绩没别人高,长得没别人漂亮,等等,都可以令智力尚未发育健全的孩子们感到挫败和不安。那么,导致孩子攀比的原因有哪些呢?

1.孩子生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人有我也要有,人好我要更好对心智和认知都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孩子来说,和别的小伙伴不一样是最让他们烦恼的事。于是,为了证明自己和别人是一样的,他们总会刻意地拿自己和他人比,而且大多都抱着“人有我也要有,人好我要更好”的心态,生怕自己比不上别人。一旦看到自己和其他小伙伴之同存在偏差,且这个偏差一时无法缩减时,他们就会产生失落情绪,心里会因此而感到不痛快,甚至还会因此而产生挫败、嫉妒、自卑等多种消极心理。

父母带头攀比:妈妈攀比,我也攀比。有些家长总喜欢拿自己去和他人攀比,什么都要拿来和他人比一比,如比房子、比车子、比职业、比孩子、比身材、比权势等。因为攀比,他们变得更加自卑;因为自卑,他们开始抱怨;因为抱怨,他们过得并不愉快。而和父母朝夕相处的孩子,经常会以父母的言行举止为榜样,他们将父母的所作所为认真学习。于是,他们有意地去模仿父母的攀比、自卑、抱怨和不快乐,小小年纪就习惯了 消极攀比。

父母要做的,应该是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攀比的心理,引导孩子远离刻意攀比、消极攀比,让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具体方法如下。1. 转变孩子的思维,化消极攀比为积极攀比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攀比动向,而攀比动向又决定了他的攀比心理。消极、虚荣、好强的思维方式常常会导致孩子盲目地攀比,从而让孩子产生更多的物质欲望,直接导致孩子心里不平衡,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转变思维方式,学会用赞美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优势,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物质上的优渥,主动将消极攀比化解为积极攀比,从内心深处建立足够的自信。

2.家长以身作则,不攀比、不抱怨。家长若不想让孩子产生消极攀比心理或者想让孩子远离消极攀比心理,就应该先让自己不攀比、不抱怨,努力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再提升家庭的幸福感,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环境,以让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

0 阅读:1
蔡会妙

蔡会妙

每天定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