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墓群巡礼•北齐冯翊王高润墓

高澹看历史 2023-03-23 23:22:01

1975年8月时,河北磁县东槐树大队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发现了一座古墓,同年9月23日到10月20日,短短20多天,相关人员对这里进行了清理发掘,随着一合墓志的出土,也解开了墓主人之谜。

其墓志盖上有“齐故侍中假黄钺左丞相文昭王墓志铭”。

墓志又称“王讳润,字子泽,渤海條人。文穆皇帝之孙,高祖神武皇帝之第十四子,文襄、文宣、\孝昭、武成四帝之爱弟,皇帝之季父也。”

墓主人既是文穆皇帝高树生之孙,神武皇帝高欢的儿子,又是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之弟,同时,还是皇帝高纬的叔父,加之名讳为润,正是《北齐书》中高祖十一王里的冯翊王高润。

2018年时,我们便曾寻找过高润墓的原址,但彼时从材料上获取到其墓在东槐树村东北,且陵墓编号也因为版本不同有所混淆,加之阴雨和傍晚的光线,以及高大的轻纱遮挡,虽然寻到了一处墓址,回来后却在翻看简报时便发现了问题。实际上,高润墓简报上称其在东槐树村西北的方向,所以结合地图来看,那时寻到的似乎是现在磁县陵墓编号为M113或M114的位置,并非该版本中编号为M112号的高润墓。

相关阅读:《北朝墓群巡礼·神武三王疑冢》

意识到把高润墓找错了后,便一直计划着再度寻一次,2021年端午时,因为约了不少朋友一起去磁县寻迹,这处挖掘过不确定有没有痕迹的点原计划等到傍晚时我和果果单独去找找,不想一半人有兴趣也跟了过来。于是,又是傍晚的野田之中,这一次我们将车子停在了东槐树村中。下车的附近,满墙的凌霄花惹得我们驻足,又因为奇装异服的关系,引来村民注目,所以干脆向村民打听起来。

听村民的意思,是墓当初因为盖房子盖没了,太早了,所以不记得位置了,老人也不一定确定…

盖房的新信息让我们陷入了担忧,如果按着简报提及的农田水利时发现,现在至少是在田里,但如果是盖房,就不好说了。不过既然来了,总不能就这么离开,所以最终我们还是凭着感觉,涉足到了西北一带的田间,准备寻找寻找M112的大概位置。

从村道行至村外的田野,青青的菜畦令人眼前一亮,因为洋葱花和胡萝卜花,我和HS姐步入了田间。

欣赏之余,咨询起了附近劳作的老农植物与墓葬。同样,关于墓葬的位置,村民们也很模糊,看起来,高润的墓很可能是在发掘后被填平没了痕迹。另外,在老农的告知下,我们才发现之前在元宝建墓前看到的胡萝卜花被我们给误认了…

增长植物知识的同时,无意中发现了田间被砍伐的树木,从树干的粗度,感觉也是有些年头的,不知会不会与古墓的原址有关。

恰巧,这处农田葱花后能看到的村舍位置,有一处比较明显的不知是不是古墓的土堆…它似乎是符合了农田的背景,以及村民所说的盖房子条件…不过因为距离以及草木遮挡,难以辨识清楚。

眼看夕阳西下,在大家的催促下,跑题看花花草草的我们赶紧回到了房后的小路上,又从小路绕到了田野间的大道。赶上麦收之日,麦田基本已被清空,视野极好。沿途还有忙碌着的村民,入眼皆是祥和之景。

然而望着满眼的荒凉,除了田间偶尔出现的现代小冢,似乎没有什么古的痕迹。担心此行是徒劳,我和果果遂让其他人等在了原地,先跟着地图,去探探路。行走在旷野上,感觉仍有太多的未知。

寻找高润墓的原址,已经是第二次了,它的现状却仍然是个待解之谜。每每至此,不免回顾他的墓志和传记,希望找到些答案。

高润是个美姿容之人,其墓中出土的壁画,也被时人用趣味的笔触勾勒出过他的样貌。壁画中,他白净清秀,一袭白衣让人联想到那登魏文旧坛,南望叹息的白衣少年。

他的样貌,或许是遗传到了其母郑大车的优良基因。郑大车本为魏孝武帝元修的兄长,广平王元悌之妃。河阴之变守寡后,在迁都于邺时,她被高欢所纳,宠冠后庭,故而生下了高润。郑大车的美貌闹出过不少后庭的秘闻,还曾差点连累了高润的嫡长兄高澄被废世子之位。同时,高润本人与她也存在绯闻…(润美姿仪,年十四五,母郑妃与之同寝,有秽杂之声。)不过这处记载,总感觉是后世所创,不太像高润的人品能干出来的。

或许是爱屋及乌,高欢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幼时便称高润是:“此吾家千里驹也。”,高澄似乎也对郑家之事颇为上心,想来对这个弟弟应该也是不错的。然而高润的地位似乎并没有止于此,那句“四帝之爱弟”,更体现出了他社牛的一面。想来,样貌出众的他,本人也有很多招人喜欢的地方,从武成对他的评价,不难看出他还是个极度谨慎的人,不会惹事,算是家里深受兄长们宠爱的小子。而在高纬这个晚辈眼中,他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叔叔,从高润升迁的时间上看,高纬加元服时,高润应该还有作为太尉帮他操持戴冠等仪式。

墓志中说其:

若夫长发滥觞之源,厥初绵瓞之绪,乘轩服衮\之华,握镜配天之业,固以详诸中汗,可得而略也。王德惟天纵,道实生知,体协黄中,思標象\外。爰自髫剪,迄乎竒角,绰然有裕,卓尔无朋。陈王慙其七步,刘德愧其千里。

可见高润,不仅仅是出身长相比较出众,文采也是极佳的。加之其低调谦逊,处世谨慎,为政秉公,所以武成帝高湛对其表现出了很强的信任感,这也使得他在河清,天统,武平年间能以宗室的身份屡有升迁,一路从尚书左仆射升到了太宰的职位,总领百揆。

及玄运告终,苍\精革命,率由文祖之事,式遵繁昌之典。爰命亲贤,利建侯服,封冯翊郡王,邑三千户(天保元年…六月…癸未,诏封诸弟…润为冯翊王)。

寻拜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唐侯故墟,鲜虞旧国,南望沙丘,北临易水。形\胜之地,非亲勿居;阃外之重,\惟贤是属。乃除东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定州刺史。(历位东北道大行台、右仆射、都督、定州刺史。)

顷之,改授开府仪同三师,增邑二千户。\寻变三师为三司,仍为开府,加授都督定、瀛、幽、南北营、安、平、东燕八州诸军事,刺史如故。(及长,廉慎方雅,习于吏职,至摘发隐伪,奸吏无所匿其情。开府王回洛与六州大都督独孤枝侵窃官田,受纳贿赂,润按举其事。二人表言,王出送台使,登魏文旧坛,南望叹息,不测其意。武成使元文遥就州宣敕曰:「冯翊王少小谨慎,在州不为非法,朕信之熟矣。登高远望,人之常情,鼠辈欲横相间构,曲生眉目。」于是回洛决鞭二百,独孤枝决杖一百。)

未\几,除尚书左仆射(河清元年春正月…己亥,以前定州刺史、冯翊王润为尚书左仆射)。

喿酌元气,燮谐治本。万机斯缉,七政以齐。属鹤籥初启,雀窓佇训,膺兹審\谕,入辅少阳,除太子太师。寻兼并省录尚书事。三川都会,二周旧壤,关河设险,是称衿带,推\轂作镇,非亲则贤,除河阳道行台、尚书令(寻为尚书令,领太子少师…)。

坐制方面,事切分陕。被文德以来远,设多方以误\敌。威震南土,声骇西戎。就拜司空公(三年…三月…甲申,以尚书令、冯翊王润为司空),行台如故。

俄迁司徒(天统元年夏四月…丁丑…司空、冯翊王润为司徒)、录尚书事,仍拜太尉公(二年…冬十月乙卯…徙冯翊王润为太尉)。

顷之,迁大\司马(三年…秋八月辛未…太尉、冯翊王润为大司马),入为司州牧(历司徒、太尉、大司马、司州牧…)。专席而坐,去节为治。道成日用,化行朞月。城狐于是敛迹,稷蜂为之不起。\行马之外,豪右肃然。复兼录尚书、大司马,州牧如故。食南青州幹,别封文城郡开国公(…太保、河南道行台、领录尚书,别封文成郡公…),邑一\千户。进位太保(五年,十一月辛丑,诏…大司马、冯翊王润为太保)。复除河阳道行台、录尚书事。寻迁太师(武平…二年…九月辛亥,冯翊王润为太师)。俄拜太宰(三年…八月庚寅…以太宰、任城王湝为右丞相,太师、冯翊王润为太尉…(联系前文,逐级升,太尉应为太宰))。又出为定州刺史(…太师、太宰,复为定州刺史)。

武平三年,高润升至太宰,按理说,之后应该就升迁到左右丞相之位,但是此后他没有过升迁记载。如果按武平四年时,兰陵王于四月兼定州刺史,到五月被杀,定州刺史空虚,同年底高阿那肱从司徒直接升为了右丞相来看,高润有可能是这一年或者之后发生的职务变迁,但究竟是仍兼任太宰的头衔领定州刺史,还是因为某些原因单纯被出了外任,并不好判断。因为他的十哥任城王高湝,也是在拜了左丞相后转了瀛洲刺史的。彼时,高纬的叔叔只剩了这两人,虽说定州算是北齐时的富庶重镇,一直都由宗亲监管,定州刺史之位体现了帝王的信任,但外任这事总归没有在帝王面前刷脸实际。从墓志的丰富内容,似乎看不出来高润得罪了谁,反而感觉到高纬对他相当看重,他本人也依旧是那个戒骄戒躁的贤王。

惟王衿神简\令,风韵酋举。玉质金箱,凝脂点漆。烂如严电,轩若朝霞。高则难踰,清非易挹,悬锺扣而\斯应,明镜照而不疲。规谟宏大,志托玄远,师文梦周,希颜慕舜,耻方管晏,羞道桓文。

立言峻\于太山,吐论光于朝日。虽帝称予季,王曰叔父,海内所瞻,天下不贱。虚己尊贤,倾心下士,敬\爱无怠,握吐忘倦。焚林榜道之賔,指平台而结辙;谈天炙輠之客,望碣宫而投轸。无不侧席\虚右,拥篲先駈,礼重王前,恩逾隗始。所以富贵绝骄奢之期,膏梁无难正之弊。至于昬定晨\省,常以色养为先;冬温夏清,耻用苦口为治。奉美献珍之日,慙见于先甞;量药节食之晨,媿\闻于后进。居家不严而治,行政肃以成风。仁孝自天而生,礼义由己而出。不授之于师傅,豈\假之于典模。所谓自家形国,由迩及远者也。至若出膺连率,入據(豕作匆)冢司,外揔六條,内喿百揆,\任寄之重,亲贤莫二。巨川资其舟檝,神化佇其丹青。九德于焉可歌,三階所以增耀。

不过,按着《北齐书》中的记载,天统四年高湛死后,高润也是当时参与了向高纬献言外放和士开的诸王之一…身为宗亲,眼见着高纬一天天败家。从武平二年到五年,宗亲之中,高俨,斛律光,高长恭,高绰,高思好等人先后被杀…估计高润看在眼里,也会说点什么,在不知不觉中便得罪了当时的权贵们,从而被人使了绊子。

世祖崩,葬后数日,睿与冯翊王润、安德王延宗及元文遥奏后主云:“和士开不宜仍居内任。”

而其调任定州,亦可能与当时武平四年的陈国之战和武平六年北周武帝开始伐齐有关。内忧外患时,找信得过的亲戚守重镇是人之常情。高润威震南土,声骇西戎,又外总六条,内参百揆,确实是个值得信赖的守成之臣。

可惜,三十三岁的高润突然生了病,一个月内就这样死在了州任之上。这病是常年的积劳成疾?是因为彼时恰好听说了周齐的战况?是外任后眼见着家国衰败造成的郁结于心?是夏日里的水患造成了流行疾病感染?还是北齐本身的基因问题…似乎每一样都有可能……而同年的八月,恰巧定州等六州都在发大水,且灾情严重,流民甚饥,同时周师入于齐境,先后攻下了三十多城…内外交困,估计彼时的高润已经无力于此,而他死后终于被赠了左丞相的称谓,许是当年水患以及军资等等问题,到第二年二月,他才得以归葬邺城。

邺城西北的三十里,北临滏水南岸,也恰巧是高家诸王的葬地,在他南侧,还曾出土过高淯,高湜的墓志,想来,他的兄弟们都不会太远。

俄而琼\瑰在梦,台骀作祸,翌日弗瘳,奄賔上帝。以武平六年八月六日遘疾,廿二日薨于州馆。哀结\市人,痛感宸极,赙给之数,率礼有加。诏赠侍中、使持节、假黄钺、冀、定、沧、瀛、赵、幽、安、平、常、朔、\并、肆十二州诸军事、左丞相、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品爵如故,谥曰文昭,礼也(薨,赠假黄钺、左丞相。子茂德嗣)。粤以武平\七年,岁次丙申,二月庚戍朔,十一日庚申,迁窆于邺城西北三十里,釜水之阴。

高润的离世显得有些突然,却又是合情合理,而且幸运地逃过了即将到来的亡国…只是当光阴千年后,当他的葬地被发现又回填,竟已不知其当初的样子了…

在旷野中行至我们定位的一处突兀之地附近,除了新翻的田地之外,便只看到水渠的痕迹,完全没有点墓的样子…

不甘心就此放弃,所以又沿着田野向东行出一段,直到没路了,果果踩上了水渠,我核对了地图上的偏差,才感觉走过了。因为M112位置虽不能肯定,但绝对不会是在村子的正北偏东方向。

眼前的水渠,不知道会不会和所谓的“农田水利建设中被发现”有关,但是我们一路所来的西北,确实也没有更像墓的地方了。所以按村民的说法,墓给平了可能是事实?

一筹莫展之际,我们只得伴着夕阳的余晖,听完这焦黄田中的《麦秀》之音,准备返程。

而不经意间,农房之后的那处看起来略大的土堆,又一次吸引了我们注意。但这似乎又不符合认知中的平掉概念。特别是回来后,利用M106和M108定位相对位置时,感觉M112的位置似乎还要偏西,是被农房遮挡住,甚至可能在马路南侧的村子边缘。

最终,回程的怅然感因为刺猬的拦路被打断……思及当时高湛做的梦,一只大猬攻破邺城,齐国因此绝了境内的刺猬,却不想,这刺猬实际暗指了后主高纬,隐隐预示着北齐的亡国之运…

而这位置,似乎是回来后合地图看起来距离M112相对近的地方了…或许这刺猬,就是来给我们指路的吧~

虽然并不能肯定最后到底高润墓的原址是哪里,但整体而言,这一大圈下来,总归是把高润的实际葬地给走到了…有机会估计还会再去把路南没确定的几个点确认一下~

两次高润墓的寻访,都与雨有关,虽然途中少不了新鲜之事,却终归没有个定论,好在,2023年再来磁县时,在磁县考古博物馆看到了高润墓的墓志原件及拓片以及一系列的出土之物,算是弥补了一些寻找未果的遗憾~

墓志的最后,又是一篇美文~

萧萧风月,秋非我秋…

想到第一次来时秋日里的寻找错误,竟有一语双关之感。

虽香名將兰\菊共远,盛德与岘山俱传,恐高岸之为谷,纪芳烈于幽泉。乃为铭曰:\

上帝降灵,高门诞圣,河洛廌宝,神宗受命。世握玄珠,家传金镜,磐石惟永,本枝斯盛。爰稟正\气,是生喆人,不疾而速,知机其神。因心则孝,任己以仁,斯言无点,其德有邻。受兹分器,锡之\圡宇,在汉犹仓,居周为鲁。出登方岳,入膺中辅,鼎味以和,衮阙斯補。承明时谒,驷马从梁,高\台芳树,衮衣繡裳。左右相照,道路生光。侍遊西菀,陪骋北塲。雅爱人伦,尤好儒者,臣称唐宋,\客曰枚马。菟园之上,荆台之下,缱绻遊从,纵横文雅。川流不捨,人生若浮,遽随霄烛,奄X夜\舟。仙鹄叫壠,恠虎生丘,萧萧风月,秋非我秋。

墓志很有意思的将他的年纪放在了最后,感觉像是遗漏了补在了这里…

王薨时年丗三。

高润的身份,决定了他的众星捧月,可惜当初墓葬内地下水位过高,壁画多有剥落,只有北壁的墓主人坐帐图相对完整,随从们着红、蓝、白、青,疑似方色的右衽袍,布巾裹头,腰系革带,佩剑等物,两侧侍女装束不一,但已经过于模糊了。这幅画的画风简约,却充满趣味性,并且有些随意,并不像北齐其他壁画中看起来的那般庄严肃穆,是十四叔的为人幽默,还是彼时的北齐实在无暇于这些事情,只得草草将这幅画作做结…

此外,该墓中出土了381件陶俑,13件陶禽畜,2件陶镇墓兽,4件陶器模型,10件陶器,17件瓷器,7件石器,8件铜器,3件铁器,2种珠类,大部分展览于磁县北朝考古博物馆中。虽然比之茹茹公主墓和湾漳大墓中的内容,这些看起来并不出彩,但却依旧珍贵,毕竟,这座墓是在北齐亡国前夜所修…

另,博物馆中有几件并未标识出土墓葬的展品,看起来很像简报之中的高润墓出土物,所以大胆推测,一并附上。

参考文献:《北齐书》、《北史》、《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磁县北朝墓群出土碑志集释》、磁县北朝考古博物馆墓志及拓片。

相关阅读

北齐文襄皇帝高澄·断龙失足

北齐文宣皇帝高洋·帝威难再寻

北朝墓群巡礼·北齐济南王妃李难胜墓

0 阅读:16
高澹看历史

高澹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