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上个半年都能轻松过十万的销售,2023年显然是不太适合问界的。根据统计,在进入2023年后,问界仅售的两款车型M5和M7的月销量并不理想,就拿刚刚过去的4月份来说,M5和M7分别为1609台和828台。
而M5这个昔日的畅销车型,更是在2022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最火爆的时候,一个月就卖出了7000多辆,让它成了一款20万元级别的新车。
但可惜的是,这个成绩并没有维持多久,这个成绩就被打破了,M5的销售下滑,对华为和赛力斯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我们也希望能够对它的销售数据进行全面的剖析,因为像这样的断崖式下滑,实在是太少见了。
从理论上来讲,M5并不算是一款新的车型,因为这款车型于2021年上市,它已经有了两年的时间,而在2022年下半年,才是电动化的大潮,众多品牌纷纷进入这一赛道。
M5在产品实力上确实很强大,但在消费者看来,M5并不适合在这个价位上使用。
M5的价格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万之间,遇到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
比如长城公司,就发布了一款叫做“蓝山”的新型七座中型 SUV,这款车的尺寸、配置、材料、安全、舒适,虽然售价只比M5多了2万,但它的性价比,却要高出一大截。
对消费者而言,M5尾端的华威汽车标志,并不能影响到消费者的实际消费选择。
又比如,与M5同级别的车型,售价不断下降, Model Y的售价从三十万降到了二十六十万,与M5的售价持平,而比亚迪的全新唐和战列舰07,售价也降到了二十万。
而现在,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各种战略上的调整,实在是太晚了。
它依旧采用的是2021年的定价模式,但在经历了2022年动荡的一年后,面对更大的电动车市场竞争压力,以及更低的造车成本,明智的公司都会主动进行降价,通过压低成本来维持销售与利润的均衡。
M7虽然是一款在2022年才会上市的车型,但是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它的价格已经在三十万,甚至三十五万左右,仅仅依靠大尺寸,是不可能实现销售逆袭的。所以,在问界看来,不管是M5,还是M7,都缺少了一种真正的竞争优势。
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不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当前我国客车行业,电动车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如比亚迪、特斯拉等公司,为了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在产品设计,科技感,三电技术,安全,服务,定价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从而在产品设计,技术,安全,服务,定价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像华为,在智能座舱和电动驱动方面,确实很有优势,但这些优势并不局限于此,像特斯拉,比亚迪,长城等等,都有各自独特的产品,从尺寸、豪华程度、做工、操控、驾驶感受、从质量上来说,M5比M7要差一些。
毕竟,拿着两年之前的定价,和别的牌子竞争,这本身就是一种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