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家庭,妯娌之间都免不了要被对比分析。昨天的文章中写了《红楼梦》里,荣国府三个孙媳妇尤氏、李纨和王熙凤的能力对比,今天说说这三人的聪明、心机和结局对比。
聪明与心机对比。1. 王熙凤:心机深沉的“权术家”。

- 权谋手段:王熙凤精于算计,会借刀杀人,贪财揽权。
例如:她利用秋桐,逼死尤二姐,兵不血刃就干掉了情敌。
她利用贾府人的月利钱放高利贷,赚利息。
她包揽诉讼,逼死张金哥和守备之子。
唆使张华到衙门告状,买通衙门里的人,打击尤二姐。
- 聪明外露:王熙凤伶牙俐齿、八面玲珑,但锋芒过盛,结果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2. 李纨:大智若愚的“清醒者”。
- 藏拙避祸:李纨聪明地以“寡妇失业”为由远离权力斗争的漩涡,她不管事,不挨累,不吃苦,不吃亏,暗中积蓄钱财。
- 长远眼光:李纨知道自己的希望就在于儿子,于是她全力培养贾兰,最终依靠儿子逆天改命,戴上凤冠,穿上霞帔,当上了诰命夫人。
正因为李纨的清醒,导致她成为贾府少有的“幸存者”。

3. 尤氏:平庸的“智者”。
- 口才不错,目光长远:尤氏仿佛口才不好是“锯了嘴的葫芦”,但是她的口才还真不错。她和王熙凤对垒,也不输王熙凤。她在王熙凤生日的时候,就点拨过王熙凤,希望她收敛一点。“你瞧他兴的这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
她给王熙凤灌酒的时候笑道:“说的你不知是谁!我告诉你说,好容易今儿这一遭,过了后儿,知道还得象今儿这样不得了?趁着尽力灌丧两钟罢。”

尤氏清楚“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劝凤姐不太张扬。
- 平庸只是表象:尤氏仿佛很平庸,放任丈夫和继子胡来,自己一点都管不了。其实这正是尤氏的聪明之处。在封建男权社会,女子越是反抗,枷锁越紧。王熙凤是反抗了,希望一夫一妻,但是怎么样呢?夫妻离心离德。
古代女子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离婚就没有活路。尤氏不能离婚,只能占据着当家主母的地位。况且她并不爱贾珍。贾珍的背叛,她并不在乎。

她的平庸,只是表象。贾母知道尤氏的本事,因此将凤姐过生日的事交给尤氏,将给邢岫烟和薛蝌保媒的事情也交给尤氏。
结论:王熙凤、 李纨、尤氏不相上下。
结局对比1. 王熙凤:悲剧收场的“末世凤凰”。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王熙凤的结局。她被贾琏休弃,返回金陵老家后被赶出家门,最后惨烈而死。

2. 李纨:苦尽甘来的“幸存者”。
贾兰科举高中,李纨得封诰命,“戴珠冠,披凤袄”,但判词暗示其晚年“枉与他人作笑谈”。她当上诰命夫人没有多久就死了。
3. 尤氏:随波逐流的“陪葬者”。
宁国府被抄家后,尤氏因为没有阻止丈夫犯罪,太过“从夫”而被贾氏族人休了。结局凄凉。
结论:李纨 > 尤氏 > 王熙凤**(仅从世俗结局看,李纨最优)

- 王熙凤的“强”与“毒”成就了她,也毁灭了她,是封建家族制度下女性掌权者的悲剧缩影。
- 李纨的“弱”与“藏”让她在乱世中保全自身,但代价是牺牲了人性的鲜活。
- 尤氏的“庸”与“忍”映射出传统家族中女性的普遍困境。
三人命运印证了《红楼梦》“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主题,无论是强还是弱,无论是智还是愚,终难逃时代洪流的吞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