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岳飞的命运让人唏嘘,好不容易打了胜仗,却被皇帝用十二道金牌召回,打入天牢,最终被处死。
很多人肯定在为他惋惜时感慨过,要是岳飞别那么听话就好了,是不是?对于岳飞听令被召回,我们通常解释是因为忠心,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能不能不听令呢?
精忠岳飞剧照
今天,我们就从岳飞所处的宋朝的军事制度入手,来看看帝国的军事财政问题。搞明白这些,你就会发现,在宋朝的军费制度下,不管是不是忠心,岳飞都不得不服从召回的命令。
宋朝军事制度好,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宋朝的军事制度是什么样的呢?
北宋初期,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军事制度,那就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么做的目的很容易理解,就是不想让唐朝末期、五代时期那种藩镇割据的局面重演,防止地方军阀对皇权的威胁。
但是,有没有坏处呢?没错,你肯定也想到了,这样肯定会严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战场上是要把命都交给身边的队友和将领,互相不认识,战斗力怎么可能强呢?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一直维持。
金兵入侵后,南宋那几支始终处于战斗前线的军队内部,将领和士兵就开始建立起密切的私人关系,战斗力也提升了,也就逐渐形成了像岳家军这样以统帅为核心的家军制。
这种情况下,中央对军队的支配权就减弱了。所以,在宋金达成和议后,几支家军迅速被整编成了皇帝的御前禁军。可见,皇帝是真担心啊。
可是这些家军,怎么就乖乖同意被收编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家军绝大部分的军费也是中央给的。我们还拿岳家军来说,1137年,整个中央财政收入勉强达到6千万贯,其中供应岳家军的军费就接近700万贯。占这么大比例,要被收编成御前军的时候,当然也就很顺利。
其实,要给这些家军供应军费,对当时的中央财政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
你想想看,宋朝当时的国土面积几乎就只剩下一半了,这种情况下还要拿出庞大的军费,国家就只能给老百姓增加税收负担。老百姓的日子可以说是苦不堪言,议和休战的呼声当然也就变得很高。
你看,这就是岳飞不得不服从金牌召回的命令的大背景。
那这么一说,是不是就证明宋朝这种制度不好呢?也不能这么下结论。
军费黑洞宋朝的这种军事制度,被叫作募兵制。招募职业化士兵,让他们不用种地,只管训练,掌握专业化武器和复杂的组织方式,随时准备打仗。
这样的话,配套的财政就得是集中供给制,国家就得统一负责士兵的装备、薪酬等,这当然就需要巨大的费用支持。
兵农合一和募兵制比较
帝国历史上,还有另一种和募兵制相对的制度,叫兵农合一制。光听这几个字你也大概能明白,就是给老百姓授田,他们平时种地,农闲的时候参加军事训练,需要打仗的时候就自带装备上战场。
这种情况下,国家就不必支付薪酬了,只需要在打仗的时候供应粮草,打胜仗后给点赏钱。其实你看,这种制度就是把大多数的军费负担从国家财政上拿开,转移分散到了老百姓身上,对吧?
整个中华帝国漫长的历史中,军事财政制度就是这两种不断交替出现。
从战国开始,一直到汉代,实行的一直是兵农合一制,虽然也有专业化的士兵,不过规模并不大。但是,后来出现了爱扩张的汉武帝,为了满足经常要打仗的需求,就变成了征收代役金,不服兵役的人得交点儿钱代替。
这么一来,就把普通老百姓的兵役负担转化成了财政义务,再用这笔钱去逐渐扩大职业化的军队。
从南北朝时期到隋唐初期,又出现了府兵制,这个府兵制其实就是兵农合一制,对吧?
到了唐朝中期,府兵制又被逐渐放弃,募兵制又成了主要的军事制度,一直到我们讲到的宋朝。
那宋朝之后呢?明朝又恢复了兵农合一制,叫卫所制和军户制。具体来说,是把老百姓编成各种“户”,当兵的就是军户,把军队组织设立成卫、所两级,无论是平时还是打仗的时候,军户都有直接的军事上级管理。明朝还给卫所军人专门的土地,让他们平时耕种。
但是,到了明朝中期,卫所的这些土地,大多被军官兼并,军户成了军官的佃农,甚至大量逃亡。这样还怎么打仗?所以,募兵制又一次兴起,一直到清朝,八旗军队和汉族人的绿营军队,都是财政集中供给。
好,我们算是快速地把帝国时期的军事制度捋了一遍。你发现了吗?募兵制和兵农合一之所以来回交替出现,其实是在成本和效果之间做两难抉择:
募兵制下,军队专业化,技能强,效率也高,但是财政负担重;
兵农合一制下,财政负担是轻了,但军事效果又比较差。
其实,并没有最佳方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侧重效果的募兵制最终占了上风。可是,你想想也知道,这项负担把帝国压得够呛。
比如两宋期间,战争频繁,军费开支经常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
明朝中后期,战争也不少,军费开支常年占60%以上。到了明朝崇祯年间,满清在东北兴起,军情紧张,甚至国库都被军费开支掏空,军事行动只能依靠皇室财政来维持。
再比如清朝初期,康熙初年的军费支出就占80%以上。在这之后,也基本在50%以上。到了晚清,对外战争接连失败,加上内部叛乱不止,军费支出更是爆发性增长。
你看看,军费开支就是一个黑洞,多少钱都能吞噬干净。
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花钱而已,但是,它还会带来一个大问题:国家没有多余的财政资源,去完成最具有公共性的社会与经济职能,比如像修路修桥、促进贸易等事情可能都干不了。
特别是出现突发状况,军费支出大规模增长的时候,帝国除了压缩开支,减少本来就少的公共职能外,只能依靠增收附加税、出卖官位爵位、发行大钱等办法增加收入,这样带来的消极后果可想而知。
一直到晚清,这些招数也都不管用了,军费一直增长,还新增了战败赔款,国家彻底没法应对财政危机了。
帝国框架下的问题帝国是人类在特定条件创造出来的一种国家类型,它的基因中就有一项重要职能,那就是对外扩大生存空间,防范侵略,对内防止破坏秩序的行为,这在财政上就是军事支出。这个职能履行好了,对老百姓来说也是好事,能够安居乐业,对吧?
但是,如果说在中华帝国的前期和中期,一定程度上还履行了这样的职能的话,那么到了明清时期,履行的效果就越来越差。
原因说起来也简单,一方面,中华帝国看上去失去了对外扩张的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像满清政权是由满蒙少数民族联合入主中原建立的,以前针对游牧民族的军事防御就不再重要。这一时期的军队,主要任务就转化成了镇压内部的叛乱。
换句话说,老百姓用巨大的财政开支供养的军队,只是用来镇压内部自己人。可是,镇压自己人的效果也没好到哪里去,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清政权甚至都不能有效地恢复内部秩序。对外就更不用说了,在西方列强的入侵战争中,清朝军队那可是节节失败。
对内不能恢复秩序,对外不能防范侵略,那用巨大军费开支维护的帝国,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这样成本高、效果差的军事财政制度,事实上让人对帝国制度本身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
今天你再回头看看占了很长时间上风的募兵制,其实本质就是雇佣兵制,只有钱才有可能让士兵卖命,士兵没有忠诚可言。正因为这样,帝国军费开支负担才会越来越重,而士兵作战效果却会越来越差。
义务兵役制
唯一可靠的军事财政制度,是民众自愿参与并纳税供养的国民军制度,也就是征兵制,这是由责任感驱使的,不是被利益诱惑的。而且,要让国民愿意纳税,为这样的国民军服役,前提是国家必须基于公意而成立,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这样的国家显然是现代国家而不是帝国。
所以你看,说到底不是募兵制不行,而是帝国框架下,就没法解决军事财政问题,这种国家类型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请你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帝国的养兵方式只能是在兵农合一制和募兵制之间选择,为什么没有出现第三种方式?欢迎留言写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