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统一利器之民族同化:罗马为什么能做到这么超大规模共同体?

瑞亭说历史 2024-08-24 01:16:43

罗马疯狂的领土扩张,大部分都是在共和时代完成的。罗马从从建城时候的两个小山头,变成了60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从罗慕路斯的三千兄弟,变成4600万人口的庞然大物。

罗马为什么能实现这么大的版图?能打当然是一方面,但是光能打还不行,还得能守得住。尤其是,罗马版图下有各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彼此之间的文明程度差异也很大,罗马到底是怎么治理范围这么大、复杂性又这么高的疆域的呢?

罗马帝国:内海地中海

答案是罗马有惊人的消化能力,也就是罗马擅长一个事情,叫作“同化”。

那么,共和时代的罗马到底是怎么搞同化这个事情的呢?

基础设施

首先是基础设施。

说到基础设施,很容易让你想起“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人修路是一绝。

不仅如此,罗马所到之处,那些城市全部都按罗马标准修建公共建筑。所以你会在法国看到古罗马留下来的的公共水桥,在北非的突尼斯和西亚的约旦看到挖掘出来的广场、剧院、浴场、斗兽场等等。

不过,道路和建筑这些可见的设施只是罗马基础设施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部分其实是那些不能直接看见的,比如安全、法律、市场,这些也是基础建设,而且更重要。

安全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公共物品,没有安全,社会都难以成立。罗马人在接近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为4600万人提供安全,靠的不是军队,而是靠信任和服从。这种信任和服从不光是因为罗马军队能打,而且是相信只要有事,它就一定会出现,处置一定会公正。

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法律。法律天生就是用来处理陌生人关系的。比如,法律规定杀人偿命。就是说,无论谁,只要杀人,就必须偿命。法律的这种特性在小共同体里,村子里、熟人社会里,用不着,用了反而坏习俗、伤感情。但是,大共同体、大都市、陌生人社会,它就特别好使。

有了法律,4600万人都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做法就有规矩了,而且大家可以合理预测陌生人的行为。

罗马法是让庞大的人口能够安心的法宝,也是罗马和其它古代大帝国的重大差别,还是罗马留给现代文明最重要的启示和智力资产。

除了安全和法律,最后一个基础设施就是市场。我们现代人很容易理解市场的重要性,而在两千多年前,罗马就已经有意维护市场的繁荣。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饭吃、有衣穿、有生意做,自然也就容易安乐祥和。

罗马假日

如果你去罗马,必须参观古罗马广场,这是一块古罗马的遗址。这里除了有元老院、有神庙,同时还有罗马人做生意的市场。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经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

间接统治

好,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绝大多数老百姓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融为一体,但这还不是最根本的。

你要知道,在罗马治下的疆域并不都是靠罗马的直接统治,在很大程度上,罗马是依靠间接统治来管理这么大的地盘的。

罗马的间接统治,就是罗马做同化工作的第二点,这也是罗马政治统治的精华所在。

如果是直接统治,战胜者就对战败者编户齐民,我们那儿怎么管,你们那儿就怎么管。总之,征服者按照自己的统治方式把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完全格式化。

而间接统治的关键在于,罗马会区分战败者的文明程度离自己有多近,以此来决定战后的统治方案。

如果离得近,就直接变成自己人,贵族一样进罗马的元老院,平民一样获得罗马的公民权。

离得远一点,但大体相近,宗教、政治、法律、风俗差不多,就让它做自治城市或者行省,贵族进元老院的名额少一点,公民只能享有拉丁权,意思是民事权利和罗马人一样,但没有选举权。

再远一点,各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但还能联盟的,只要承认罗马是宗主国就好,打仗的时候出兵,人家的政治统治基本不动。罗马唯一要做的就是扶持亲自己的人掌权,实际的统治绝不插手,而且,罗马不从盟国头上征收年金或者贡赋。

再远一点,各方面差异非常明显,没法谈、没法联盟的,就把他们驱赶远一点,划出界限让他们不要过来。

这么说有点抽象,我带你看看罗马最有政治头脑的凯撒怎么做,你就明白了。

凯撒可以说是武功盖世,可他征伐日耳曼人的时候总是适可而止。向东进发最远的一次,渡过莱茵河教训了日耳曼人以后凯撒就撤了。他的目的是保证离意大利比较近的高卢稳定就好。

而离意大利比较远的北高卢,凯撒打了胜仗之后就和当地日耳曼酋长们会盟,让他们承认自己的活动范围。

再看看离意大利比较近的南高卢,凯撒在那里推行罗马化政策,让这些高卢人过上罗马式的生活。

而意大利北部呢,凯撒的策略是安抚各个城邦,保证罗马和他们共同进退。

你看,凯撒征服高卢不是杀出去图个痛快,而是按照文明程度的远近,制定不同的策略。

就这样,罗马有了一共四层的同心圆式的统治结构。最内一层是罗马的同类,向外一层是行省,再向外一层是盟友,最外面一层是外敌,这样一来,罗马的间接统治就建立起来了。罗马和这些战败者之间的政治关系与其说是统治,不如说是同盟。与其说罗马是一个帝国,不如说她是一个霸权。她要的是居于整个网络的核心和主导地位,而并不要求把网络上的每一寸都变得和自己一模一样。

帝国的规模不是由战斗力单边决定的,而是和帝国治理成本的平衡点决定的。罗马共和时代的这种同盟结构,使得她的治理成本大大降低,当然,法律和市场经济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所以罗马才能做这么大。

历史上长期掌握霸权的帝国也大都学习罗马实行间接统治,19世纪的大英帝国如此,现在的美国同样如此。直接统治的地盘不能多,否则一旦出现一两个麻烦的地方,再派军队去镇压,就足以拖垮整个帝国。比如,英国在印度就靠当地的王公土司和东印度公司来统治,收效甚好,后来在非洲的统治越来越直接,大英帝国的元气都耗在里头。同样,美国在越南实在熬得难受,咬咬牙就撤了,而苏联就陷在阿富汗里面,这也是苏联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所谓帝国的经营,不是去把全世界变成和自己一个样,而是把全世界织成以自己为核心的网,其中的关键就是多元化的政治同盟关系。

精神结构

有了庞大而稳固的政治同盟,一个个共同体就可以在罗马这个超大规模共同体里面各安其位了,但这还不够,还必须有第三点,精神结构。

在罗马的疆域下,各地宗教不同、文化不同,这会导致他们对于同一个事情的理解和感受和罗马人不同,做出的反应肯定不同,那么,他们和罗马的摩擦就会一直不断。犹太人就是这样,因为他们的信仰特别坚定,不容改动。罗马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多神教。

在王制时代,多神教就帮助罗马人实现了精神上的统一。那么到了共和时代,就继续把它发扬光大呗。

罗马有诸神,那些被征服的民族,也各有各的神。没关系,全部请进万神殿,和所有的老神们一起联欢。作为战败者,你的神庙、神灵不被铲了就已经是万幸了,居然还得到了战胜者的供奉,那你还跟罗马军团玩了命死磕干什么呢?

诸神之战:美杜莎女王

罗马人也特别会在这种事情上下功夫。你去英国一定要去巴斯,去了巴斯一定要去罗马浴场博物馆。那里面管温泉的女神叫作苏丽斯·密涅瓦。听着怎么怪怪的。

没错,密涅瓦是罗马的智慧女神,相当于古希腊的雅典娜,苏丽斯是谁?她是罗马时代英国土著的温泉女神。罗马人来了,把她们合二为一,告诉土著,你们的苏丽斯就是我们的密涅瓦,她们不仅不打架,而是就是一回事。罗马人就用这样的套路把整个西方世界的各路毛神全部都收编了,也就用自己的宗教把战败者的宗教同化了。

据说古代罗马最多的时候承认和供奉了三万多尊神。神的联欢和人的政治同盟,其实是罗马的不同侧面,精神结构和政治结构相似,而且相互支撑,罗马就走在了正确的发展轨道上。

好,简单总结一下,罗马在共和时代就做出了很有帝国气象的事情,不仅体现在疯狂的领土扩张,更体现在同化。也就是通过基础设施、间接统治和精神结构的打造,把超级多元的战败者同化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0 阅读:9

瑞亭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