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七,又称“落灯日”,是春节庆祝活动的尾声。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传统习俗来祈求新一年的平安与顺利。这些习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在这一天,遵循一些古老的习俗,做到“做3事,忌3事”,可以祈愿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一、做3事
1、落灯
落灯是正月十七的重要传统。经过春节期间的张灯结彩,各种彩灯挂满了大街小巷和家家户户。在这一天,人们会小心翼翼地将彩灯取下,妥善地存放起来。这一行为不仅仅是收拾节日的装饰,更是一种对过去热闹节日的告别仪式,象征着从欢快、放松的节日氛围回归到日常的生活节奏。对于那些制作精美的彩灯,人们会怀着敬畏之心将其收纳,也许还会带着对下一个灯节的期待。同时,这也是一个整理家居的好时机,将节日期间可能杂乱的房间重新归整,让家恢复整洁有序,以清爽的环境迎接新的开始。

2、吃面祈愿
“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七落灯日吃面是由来已久的习俗。面条细长,寓意着长长久久。在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每一根面条都仿佛承载着对未来日子的美好愿景。中年人们吃到这碗面,更像是吃下了对健康、顺遂生活的祈愿。面条的简单与质朴,也象征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无论面对何种生活境遇,都能够平平安安、细水长流,有着稳健而长远的发展。

3、打扫
在一些地方,正月十七也是送蛐蜒蝎子等毒虫的日子。人们会打扫家中的各个角落,将可能隐藏毒虫的地方清理干净。这种打扫不仅仅是为了卫生,更是一种祈福行为。人们通过打扫,希望将过去一年的晦气、不好的东西都清扫出门,让家庭环境焕然一新,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打扫完后,有些家庭还会进行简单的祈福仪式,比如在门口洒上一点清水,寓意净化家门口的气场,保佑家人出入平安。
二、忌3事

1、忌迁居
正月十七被视为“白虎启齿日”,在传统观念里,这一天迁居是非常不吉利的。家宅被认为是一个稳定的气场,迁居意味着打破这种稳定,可能会破坏家宅安宁,影响一家人的运势。所以在这一天,人们会避免进行迁居这样的大事,尊重传统习俗,维持家庭气场的稳定和谐。
2、忌吵架
正月十七作为“人气日”,这一天讲究家庭和睦、人际和谐。吵架被认为是破坏和谐氛围的行为,如果在这一天争吵、骂脏话,会被认为预示着一年都难以与人和平共处。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包容、理解,邻里之间也要保持友善,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这样才有利于新的一年运势向好。

3、忌动针线
正月十七是“针刺日”,妇女需暂停缝补,既保护视力,也避免“锋芒伤运”。在这一天,人们认为动针线可能会带来不好的运气,甚至会伤害到自己的运势。因此,妇女们会尽量避免缝补衣物等针线活,以确保新年的顺利和平安。这一习俗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正月十七的“落灯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做到“做3事,忌3事”,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平安顺遂的美好祈愿。这些习俗虽然古老,但它们所传达出的对家庭、健康、和谐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