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大功按说封王都够格,为何只给一个二等侯呢?

陈海青沧桑史 2025-01-10 15:00:41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大功按说封王都够格,为何只给一个二等侯呢?

咸丰十年,新疆陷落,大清王朝西北门户洞开。十余年后,年近花甲的左宗棠,冒着天下人的质疑,不惜典当家产、变卖庄园,率领大军千里跋涉,重新夺回了这片失地。当时的洋人都说:"左宗棠此举,让大清朝廷的威信在西方世界重新抬起了头。"可谁知道,如此惊天动地的大功,朝廷却只给了左宗棠一个二等恪靖侯的爵位。要知道,在当时的大清朝廷,像傅恒、兆惠这样的满族将领,立下的军功还不及左宗棠的十分之一,却都被封为了一等公。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力挽狂澜的民族英雄,只能接受这样一个与其功业极不相称的爵位呢?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朝廷博弈?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艰难历程

世人只知左宗棠收复新疆是件大功绩,却不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其中艰辛远非寻常人所能想象。

同治十年(1871年),左宗棠就任陕甘总督的消息传来时,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有人说:"左大人已年过六旬,如何能担此重任?"更有人说:"新疆之地荒芜万里,收复无益。"

可左宗棠却一语惊人:"予不下西北,诸君休想太平!"

为了筹措军费,左宗棠先是典当了湖南老家的祖产,后又变卖了在杭州的庄园。一位幕僚劝他:"大人何苦如此?"左宗棠叹道:"此乃国家大事,岂能顾及私产?"

军费筹措来了,可朝廷的犹豫不决又成了新的难题。当时的户部尚书沈桂芬上书说:"西北不宜用兵,国库空虚,民力疲惫。"李鸿章也在电报中反对:"倭患方殷,海防吃紧,不如暂缓西征。"

面对重重阻力,左宗棠只得亲自进京力谏。他在军机处摆下一张西域地图,指着阿古柏占据的地方说:"若不及时收复,西北必成后患!"

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终于等来了朝廷的准许。可此时,新疆已经落入阿古柏之手整整十五年。这十五年间,英俄两国势力渗透严重,阿古柏手中的军队装备精良,火器充足。

左宗棠深知此行艰险,便带上了自己最信任的湘军老将刘松山。谁知开战不久,刘松山在攻打乌鲁木齐时阵亡。左宗棠闻讯,只说了一句:"此乃军人报国之正途。"便继续指挥作战。

征战途中,粮草补给成了最大的难题。新疆地域辽阔,运输线常常延伸至数千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左宗棠下令在进军路上开垦荒地,建立"屯田"制度。他说:"种地一亩,可养兵一人。"

光绪四年(1878年),左宗棠的大军终于打到了喀什噶尔城下。这座城池是阿古柏的大本营,城内储备充足,守军顽强。左宗棠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派人在城外修建工事,断绝城内水源。

三个月后,阿古柏突然暴毙,其部下内讧,喀什噶尔城终于投降。至此,历时四年的收复新疆之战,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点。

这场战争,左宗棠带领的湘军从陕西出发,跨越了戈壁沙漠,穿过了天山山脉,行军数千里,终于将这片失地重新纳入大清版图。当最后一面清朝龙旗在喀什噶尔城头升起时,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将,已经两鬓斑白。

二、朝廷的为难之处

世人只道慈禧太后小气,可朝廷在赏赐左宗棠爵位一事上,却真有难言之隐。

清朝的爵位制度,向来有着一套极为严格的规矩。康熙年间就定下规矩:"异姓不得封王。"乾隆更是明确规定:"汉臣军功,一等公已是极限。"这便是后人常说的"天花板"。

同治十三年(1874年),朝廷大臣商议左宗棠的封赏时,礼部尚书翁同龢翻开了一本厚厚的黄册。这本黄册上记载着历朝历代的封赏规矩,其中就有一条:"文臣不可越武将之功。"

这话什么意思?原来在清朝,文官就是文官,武将就是武将,各有各的赏格。比如说和珅,虽然位居宰辅,深得乾隆宠信,可要封一等公,还得找个打仗的由头。这不,乾隆就特意安排和珅出征廓尔喀,为的就是给他一个"军功"的名头。

可左宗棠这个case却很特别。他既不是纯武将,也不是纯文官,而是一个"文武全才"。按说这是好事,可在清朝的制度下,反倒成了一个难题。

当时的军机大臣李鸿藻就说过这样一番话:"左宗棠既为陕甘总督,又领兵打仗,到底是以文臣之功论,还是以武将之功论?"这话一出,朝廷上下都犯了难。

更让朝廷为难的是,左宗棠的这场战事,和以往的征战大不相同。从前的将领打仗,都是朝廷拨饷、皇帝调兵。可左宗棠收复新疆,却是自己筹饷、自己调兵。这在清朝历史上,还真是头一遭。

有位御史就曾这样说:"左宗棠此战,可谓前无古人。若论军功,该当封王;若论文治,更当重赏。可偏偏咱们大清朝就没这样的先例啊!"

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翻开清朝的史书,就能看到这样的记载:康熙年间,吴三桂叛乱,清廷重用汉将周有德,可等到平叛成功,周有德也只封了个一等公。雍正年间,年羹尧剿灭罗布藏丹津,战功赫赫,可最后也不过是个一等公。

朝廷的这些先例,就像一根绳子,把左宗棠的封赏捆得死死的。当时有个侍郎说得好:"若封左宗棠一等公,便是破了祖制;若只封二等侯,又实在委屈了这份功劳。"

更让朝廷为难的是,左宗棠还有个特殊的身份——举人。在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上,就没有哪个举人能当上军机大臣的。可左宗棠偏偏就是个举人,而且已经是军机大臣了。这就让朝廷的赏格更难拿捏了。

一位老臣当时就感慨道:"左宗棠此番收复新疆,说他是文臣吧,人家带兵打仗;说他是武将吧,人家又管着一方民生。这功劳要怎么论,这爵位要怎么赐,还真是个难题啊!"

三、李鸿章因素与政治博弈

世人都知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却鲜有人知,在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件大事上,李鸿章扮演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角色。

同治十二年(1873年),朝廷上下正在讨论收复新疆之事。这一天,慈禧太后收到了一份奏折,正是李鸿章所上。奏折中说:"国库空虚,海防吃紧,不如暂缓收复新疆之议。"此言一出,朝中顿时一片哗然。

要知道,当时的李鸿章可不是普通的大臣。他手握北洋水师,主持海防,每年掌管的军费比六部的总和还要多。他的一句话,足以让朝廷重新考虑决策。

李鸿章为何要反对收复新疆?原来在他看来,与其在西北耗费人力物力,不如把资源用在海防建设上。这便是后来闻名的"海防之争"。

这场争论的背后,其实是淮军与湘军的较量。自从曾国藩去世后,湘军的势力逐渐衰落,而李鸿章的淮军则如日中天。左宗棠此时率军西征,若是收复新疆,势必会让湘军的声望重新抬头。

在一次军机处的密会上,李鸿章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倭国虎视眈眈,海防要务当先。西北边陲虽重要,但也不及海防紧迫。"这话传到左宗棠耳中,他立即上书反驳:"海防固要,可若新疆不复,则海防何益?"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李鸿章手下的将领盛宣怀,曾经给左宗棠送去一封私信,信中说:"近闻北洋大臣有意收购外国军舰,恐军费难以两顾。"这封信的用意,再明显不过。

慈禧太后对这场争论的态度耐人寻味。一位老太监曾透露,太后曾说过:"李卿家说的是海防,左卿家说的是边防,都是为国为民,何必争个高低?"这话看似公允,实则偏向李鸿章。

为什么这么说?且看当时朝廷的财政分配。虽然左宗棠请求拨款西征,可朝廷却把大部分军费都给了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左宗棠不得不典当家产筹措军费,而李鸿章却在天津码头建起了一艘又一艘新式军舰。

更值得玩味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朝廷不仅只给了个二等侯,还把他调到了李鸿章的老巢——两江总督任上。这一调动的深意,懂的人自然都懂。

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宴,邀请洋人观看北洋水师演习。这一天,他指着军舰上的大炮对洋人说:"我大清海防已具规模,不输列强。"而此时的左宗棠,正在两江总督任上处理普通政务。

当年争论不休的海防与边防之争,似乎有了明显的答案。慈禧太后最终选择了李鸿章,也选择了他主张的海防政策。这不仅体现在军费的分配上,更体现在对左宗棠的封赏上。

四、曾国藩的历史纠葛

世人只知曾国藩与左宗棠是师生关系,却不知在左宗棠的封爵之事上,这位已故的老师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因平定太平天国之功,被封为一等毅勇侯。这个爵位在当时的朝廷中并不算高,可对于一个汉臣来说,却已是极高的荣誉。谁曾想,这个爵位十多年后,竟成了左宗棠封赏的一个关键参照。

当年,左宗棠出征新疆时,带去的主力部队正是曾国藩的老部下。其中最著名的"棠军",就是由几支精锐湘军合并而成。这支队伍的指挥官刘松山,更是曾国藩的得力干将。

一位老幕僚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棠军打的是左帅的仗,可用的却是曾帅的兵。这功劳要怎么算,还真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

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光绪四年(1878年),朝廷议论左宗棠的封赏时,就有大臣提出:"当年曾文正公平定太平军,不过封了个一等侯。如今左帅收复新疆,若封一等公,岂不是显得太过了?"

这番话传到慈禧太后耳中,她立即找来了军机大臣商议。有位军机大臣说:"曾文正公的湘军,可是左帅手中的主力啊!"另一位军机大臣接话道:"是啊,若论功劳,曾帅也该有一份。"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朝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当年曾国藩把湘军交给左宗棠时,曾说过一句话:"此乃湘军精锐,望善加利用。"这句话被人解读为:左宗棠的功劳,其实也有曾国藩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一位老臣对此事颇有感慨:"曾帅虽已作古,可他当年留下的这支湘军,却成就了左帅的大功。这功劳要怎么分,这爵位要怎么赐,还真是个难题。"

当年在军机处议事时,就有大臣提出:"若要封左宗棠一等公,是不是也该追封曾文正公为一等公?"这个问题一出,顿时让整个议事堂陷入了沉默。

要知道,追封功臣在清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雍正年间就有过先例:年羹尧平定青海之后,雍正皇帝不仅给了他一等公的爵位,还追封了他的父亲年继元为一等子。

可曾国藩的情况却很特殊。他是开国以来功勋最高的汉臣,若是追封他为一等公,势必会引起朝中其他功臣的效仿。这对清朝的封爵制度,将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这个难题最终被一位老臣用一句话化解了:"曾文正公在天有灵,也定会说:'有功之臣皆吾弟子,何必较此一等之封?'"这话说得极有水平,既抬高了曾国藩的格局,又为朝廷解了围。

就这样,左宗棠的封赏,在这位已故老师的影响下,最终定格在了二等侯上。而他手中的那支湘军主力,也成了这个封赏背后一个永远说不清的公案。

五、满汉矛盾的深层原因

世人都说清朝的满汉之别到了晚清已经不那么明显了,可在爵位这件事上,这道鸿沟却始终未能跨越。

康熙年间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满洲贵族死后可入祀太庙,而汉臣即便功勋再大,也不得此待遇。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光绪年间,从未有过例外。

一位老臣曾在家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件事:乾隆四十年,和珅在乾隆面前提议让几位功勋卓著的汉臣入祀太庙。乾隆当即说道:"祖制不可废,太庙之祭,关乎国本。"这番话,可谓道出了满清统治者的心声。

再说这爵位的事。满洲贵族即便没有什么显赫功勋,也能世袭罔替。可汉臣的爵位呢?一般只能传三代就自动消失了。当年曾国藩的一等侯爵,到他孙子那一代就自动消失了。这就是所谓的"满汉有别"。

光绪三年,有个侍郎在私下里说过这样一番话:"左宗棠此番收复新疆,若是换了个满洲将领,早就封王了。"这话虽然不好听,却道出了实情。

当年傅恒平定大小金川,兆惠收复准噶尔,福康安征讨廓尔喀,哪一个不是封了亲王?就连年羹尧这样的满洲将领,平定青海之后也得了个郡王的封号。可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样的大功,却连个一等公都没捞着。

一位老幕僚曾经在日记中写道:"今日在军机处听闻一事,说是太后问及左帅的封赏,有位满洲大臣说:'祖制难违,异姓不可太高。'此言一出,众人皆默。"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在清朝统治者看来,爵位高低不仅仅是个人荣誉的问题,更关系到满汉之别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若是让汉臣的爵位太高,岂不是动摇了满洲统治的根基?

光绪四年,朝廷大臣议论左宗棠封赏时,有个满洲大臣说了这样一番话:"我朝二百年来,异姓封王之事从未有过。今日若开此例,恐怕会动摇国本。"这番话,得到了在座多位满洲贵族的赞同。

再说个有意思的细节。当年左宗棠的部下刘松山战死沙场,朝廷给他追赠的官职,比起当年战死的满洲将领阿桂,足足低了两级。这看似是个小事,却也反映出了满汉之别的深层次问题。

就连慈禧太后也不得不顾及这个问题。一位太监曾透露说,太后在御前说过这样的话:"汉臣功劳再大,也不能超过满洲亲贵,这是祖制啊!"

这话倒也不假。从康熙到光绪,清朝的统治者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从未改变过。他们可以让汉臣当大学士,可以让汉臣当军机大臣,但在爵位这件事上,却始终保持着严格的满汉之别。

0 阅读:10
陈海青沧桑史

陈海青沧桑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