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山,又一怪,烟囱安在房子外。
——关东民谣
关内房子的烟囱,是安在房子上的。
关东的烟囱,是安在房子外的。
关东的烟囱,满语叫呼兰。
关东烟囱,还叫烟筒。
民间把烟囱称釜台。
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东巡吉林看到烟囱作《吉林土风杂咏》之《呼兰》诗,引文写明了关东烟囱的形状和特点:“因木之中空者,刳使直达,截成孤柱树檐外,引炕烟出之。上覆荆筐,而虚其旁窍以出烟,雨雪不能入,比室皆然。”
这是深山里的树筒子烟囱。
关东还有一种木烟囱,叫木板烟囱。烟囱脖子是石砌抹泥的,向上烟道,竖起四块长长的木板,用条子当绳勒紧,做成木板筒子,上盖编筐防雨雪。木板烟囱出烟好,不挂霜,不会倒塌。
关东还有一种泥母猪烟囱。石砌泥抹烟囱脖子和烟囱底座,起烟囱筒子时,用草把滚上泥,用泥母猪一层层盘上去,想要多粗就盘多粗,想要多高就盘多高。特点是出烟好,结实耐用,雨淋不倒。
关东还有一种树条子编的烟囱,从烟囱脖子到烟囱的高筒子,都是用硬木条子编的,非常结实。树条子烟囱,里外抹泥,一边编,一边抹泥。缺点是太费劲,里壁爱掉泥,渐渐淘汰了这种烟囱。
最常见的是石砌泥抹的大烟囱。砌烟囱的技术,全在砌烟囱脖子和烟囱筒子上部,砌不好,不是塌烟囱脖子,就是倒烟囱筒子。一般的瓦匠技术,是砌不了烟囱的。
烟囱砌在房子外,根本没啥奇怪的。
关东柴多,关东山里柴更多,不是烧大木 子,就是烧二柴,再说关东不是草房就是木头房,烟囱砌在房子外,不容易发生火灾。
说起关东的烟囱,还有一怪,那就是烟囱安在山墙外。
其实也不怪。关东山有一种筒子房,不管是住一间还是住两间,都是在西山墙开门,进门就是大炕,东头是做饭的厨房,用多大留多大。这种布局,炕大厨小,屋子暖和。房子的烟囱,必得在了山墙外。
关东山烟囱大,脖子长。烟囱脖子可是一块宝地。
烟囱脖子平坦,是放鸡轱辘的好地方。乡村的鸡轱辘,千奇百怪,有条子编的、草编的、苞米窝编的、高粱杆编的,放在烟脖上,农家添了一道风景。
烟囱脖子热乎,妇女爱在上面晒山菜烘蘑菇、晒山果。
烟囱脖子可以扣挑水的水桶,也可以放小农具。
小孩子爱骑烟囱脖子玩。
小狗爱趴在烟囱脖子上看家。
小猫更喜欢趴在烟囱脖子上睡觉。
本文转载自“方志吉林”微信公众号,文章出自《长白山民俗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