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创建皇帝这个称谓算起,到1911年清朝覆灭,封建帝制一共延续了2100多年,期间出现422个皇帝。尽管当时的人们都会山呼万岁,可这是不可能的,皇帝们都有寿终正寝的一天(这还算是比较好的结局),所以帝国最大的资产、皇帝最操心的遗产,就是皇位。
【明代皇帝】
从秦朝起至清朝,历代明君或者昏君以及他们的高级幕僚们,大致采用了三种皇位继承方法:
公开立储,即皇帝在世时就已经公开确立太子,在皇帝驾崩后,太子继承皇位;金匮之盟,这算是密建皇储的前身,皇家内部口头同意并签字画押(不是正式的公开诏书形式,而是秘密的遗书形式),打破子承父业、实行兄终弟及;密建皇储,则是清朝中期开始正式实行的秘密确定皇位继承人的办法。要想实现皇帝心里的意中人能否顺利继位、政局能否平稳过渡、野心家和阴谋家能否无缝可钻的基本目标,这三种传位方法哪种更好呢?
【宋太宗赵匡胤】
(一)公开立储这种方法如果从秦朝建立(即公元前221年)算起,到唐朝结束(即公元907年),一共实行了1100多年,准确地说应该是:嫡长子继承制再加上皇帝生前公开确认太子的名位。
皇帝的嫡长子,就是皇后所生的儿子中最年长的那个。如果皇后没能生儿子,那就选择庶长子,也就是皇帝与其他嫔妃甚至宫女所生的儿子中年龄最大的那个,所以叫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秦始皇画像】
这个办法最大的好处就是皇家操作简单、臣民容易接受,另外,太子的名位公开确认后,相应的幕僚班底也就可以合法存在了,不仅能够帮助太子提前熟悉政务,而且还能在突发重大事件时在某些方面先入为主。
先入为主的例子很多,比如提前登基。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唐朝的第八位皇帝, 公元738年27岁的李亨被立为皇太子,安史之变的第二年即公元756年,唐玄宗等人逃至陕西马嵬驿遭遇兵变,皇太子李亨乘机北上并于当年在灵武宣布登基,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唐肃宗李亨画像】
另外,无论嫡长子还是庶长子,并不一定是皇家最适合继承皇位的那个人,甚至都不一定是正常人,比如西晋的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嫡次子,因为嫡长子司马轨二岁夭折,所以晋武帝便在生前立了司马衷为皇太子。
【晋武帝司马炎画像】
尽管晋武帝司马炎聪明绝顶、能力超群但儿子司马衷却智力低下,比如官私蛤蟆、何不食肉糜等典故,这样的皇位继承人,很容易就让朝堂上或者军营里的野心家、阴谋家们蠢蠢欲动,随时发动政变和叛乱。
【导致西晋灭亡的八王之乱】
对于那些更适合或者更有能力继承皇位的皇子们来说,公开立储、长子继承的办法简单就是噩梦,等于提前宣布了故事的结局:任你再有战功、政绩也是亲王、郡王的命,甚至还有可能遭到继位者的嫉恨和暗害。
【唐太宗李世民】
本质上看,这个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皇子们对皇位的争夺,更不能实现差中选优或者优中选优的最佳选择,面对皇位这个遗产的巨大诱惑,皇家兄弟子侄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明成祖的靖难之役。
【明成祖朱棣画像】
(二)金匮之盟金匮之盟,也叫金柜之盟,按照各类正史、野史的综合,是指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后因避讳改名为赵光义、赵炅)共同的生母杜太后病重,太祖赵匡胤以仁孝著称,所以经常在病榻旁侍候。
【北宋:耀州窑碗】
杜太后临终时召唤赵普入宫记录自己的遗言,当着赵匡胤、赵匡义的面,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去世后应该将皇位传于弟弟赵匡义,这份遗书按杜太后要求,赵普藏于金匮(柜)之中,所以叫做金匮之盟。
【北宋的银棺】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赵匡义第一时间赶到皇宫并继承皇位,按照正史记载,继位之名便是:奉杜太后金匮遗诏(之盟)之命行事。
这里补充一下,通过查询一些史料,笔者是认为金匮之盟是确实存在的,赵匡义继位是真,但赵匡义去世后应将皇位传回其兄赵匡胤的子嗣,而不是继续传给自己的子嗣。
【北宋的钱币】
至于宋太祖赵匡胤驾崩时的烛影斧声,笔者认为有存在的可能性但不绝对,当时确实出现了赵匡胤多次要求迁都洛阳被故意推诿的情况——赵匡义已经完全控制了当时的京城开封,他和他的核心团队并不想前往洛阳。
结合五代十国的实际情况、赵氏兄弟夺取后周政权的经历,金匮之盟是当时稳定局势、保证赵氏江山能够顺利延续的最佳办法。
宋朝建立前的中原等其他地区,刚刚经历了五代十国(即公元907年-979年),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并且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各个割据政权继续沿用“公开立储、长子继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办法,结果绝大部分政权都是二世而亡。
【北宋:汝窑青釉瓶】
原因也很清楚,那时正是一个“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的时代,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在目睹“累朝自节镇遽升大位”的情况后,真正发自内心喊出了这句口号,把一个公开的秘密给捅破了:这个时代,只要兵强马壮就有机会当皇帝。
【北宋定窑孩儿枕】
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皇位继承方式,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前就应该将赵德昭立为皇太子——赵匡胤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和赵德芳,其中赵德秀和赵德林早夭,赵德昭成为赵匡胤实际上的嫡长子。
【北宋:怀素自叙帖】
但是,赵匡胤在生前一直没有册立赵德昭为皇太子,而且赵匡胤在公元976年去世时,赵德昭25岁,年龄确实不小了,不过也要看跟谁比:此时赵匡胤的亲弟弟、赵德昭的亲叔叔赵匡义,此时37岁,不仅年龄更长,而且一路追随赵匡胤,既熟悉军队和将领,又常年担任开封尹。
【开封:宋朝历代皇帝雕塑】
杜太后是过来人,一路陪着儿子们夺权称帝。在杜太后看来,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后,幼子继位、寡母辅政,既没有丰富的军旅经历,也不掌握军队和主要将领,所以轻轻一次陈桥驿兵变就让孤儿寡母跌落皇位。
【宋太宗赵匡义雕像】
赵匡胤是孝子、不忍违背母亲要求传位于弟弟的心愿,这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同样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凶险。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并不是一句口号,背后是血淋淋的皇位争夺与灭门夷族,强于传位给没有军事和政治资本的赵德昭,赵氏江山大概率会跟同一时期其他政权落下相似的结局:仅二世而亡、宗族遭屠戮。
【北宋: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
(三)密建皇储这里有个选择题:创立并公布秘密建储制度的是谁呢?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正确答案是雍正而不是康熙,尽管很多影视作品中将秘密建储、传位诏书藏于正大光明匾后面的事迹,放在了康熙身上。
【清朝:康熙皇帝画像】
雍正这样做并且做成了,其实是基于两个先决条件:
第一,清朝初期由于受满洲旧俗影响,所谓的“嫡庶”观念还没有形成,前三代皇帝生前均未正式册立皇太子,比如清太宗皇太极既不是嫡长子也不是庶长子;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清圣祖康熙帝玄烨都不是因为嫡长子身份而得以继位。
第二,雍正皇帝自己在皇位争夺中吃够了苦头、受够了煎熬、见证了无数的兄弟倾轧,所以个性刚猛的雍正决心用更好的办法改变它。
【清朝:雍正皇帝画像】
按照史料记载,雍正皇帝多次点评过中原王朝的传位习惯,虽然可以避免明面上的兄弟相争,但却无法保证选优,甚至成为比差的挑选,就因为继位人更早出生。
另外,以前中原王朝的太子制度很容易引起父子相互猜忌、皇室内部倾轧,甚至最终出现骨肉相残的惨剧,尤其是太子成年之后,会有自己基本完整的政治班底,从此朝堂就会很明显的出现两派:皇帝派与太子党。
【雍正年间的圆明园】
即使像雍正皇帝的父亲康熙皇帝这样英明神武的皇帝,也被皇子们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弄得心力交瘁,出现了皇太子的几次废立,康熙皇帝感觉有失权威和尊严,甚至无力干预这些残酷的政治斗争。
最终,雍正皇帝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真正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不再公开册立皇太子,实行秘密立储制度,直到皇帝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
【清朝:等候上朝的文武官员】
具体方法是,先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近身保存,比如存放在自己的寝居之内。
待皇帝驾崩时,由诸位御前大臣一起将两份遗旨同时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哪位皇子继位——雍正皇帝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
【清朝:乾隆皇帝画像】
乾隆皇帝也是用这种方法,不过相对他的父亲而言,乾隆皇帝有些周折——做了两次。一次是他乾隆皇帝继位不久,选立皇次子永琏为储君,没想到永琏三岁就去世了。第二次是公元1773年,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再后来的嘉庆皇帝、道光皇帝也都延续了这种方法立储传位。
【清朝:道光皇帝画像】
直到咸丰皇帝以及后面几位皇帝时,情况都有些尴尬: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根本无需秘密立储;同治皇帝、光绪皇帝都没有自己的子嗣,也不需要立储——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也就终结了。
【清朝:光绪皇帝画像】
结语公开立储、金匮之盟、密建皇储,如果从封建皇权的稳定延续、皇帝执政能力能够保持较高水平的角度来看,密建皇储最为合适,以基因延续的角度看也是最为科学的办法。
公开立储经常出现两世三世以后,随着儿童甚至不满周岁的皇帝、智力水平低下的皇帝慢慢出现,皇权其实已经落入他人之手,之所以还没有改朝换代,只是当权的宦官、权臣或者外戚们感觉自己的力量暂时不够稳固而已。
至于金匮之盟,打破子承父业、实行兄终弟及,完全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自保之策,其实是非常科学与合理的,但注定不会长久——由于靖康之变、皇室成员凋零,宋高宗赵构最终无奈地将皇位传回到赵匡胤的后代。
清代的密建皇储,保证了整个清朝的12位皇帝中,没有智力低于普通人的君主、没有文盲或者半文盲的天子、更没有彻头彻尾的昏君。至于密建皇储,还有一个特点:保密的只是继位人的名字,但这种传位形式却是公开的,并会举行盛大的仪式,让朝臣们看到装有传位诏书的密匣,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