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39:天枢、圣物和转轮王

永哥历史 2025-02-08 02:05:46

1、天枢是7世纪末武则天统治时期在洛阳建造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全称为“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它象征着万事万物的中心,类似于北斗七星中的天枢星,始终指向北极星,象征帝王。

2、天枢是一个八边形的柱状物,高32米,直径3.6米,每边长1.5米。柱子的下端是铁制的,模仿群山,周围环绕着铜铸的蟠龙和麒麟等瑞兽。柱子上端有一个直径超过9米的大盘子,总面积28平方米,盘子上有四条3米高的龙,站立着托起一颗火珠。

3、天枢是矗立于洛阳皇城正门端门外的一座壮观建筑,由来自朝鲜半岛的毛婆罗主持建造。建造天枢共耗费五十多万斤铜、三百三十多万斤铁和两万七千贯铜钱,主要由各属国首领和外国商人资助。高句丽首领和波斯酋长等支持建造并受到武则天封赏。由于资金不足,政府还征收了老百姓的铜器以补充缺额。

4、天枢是武则天为纪念自己的丰功伟绩而建造的纪念碑式建筑,象征着她的统治意志和政权合法性。武则天亲自题写匾额,并将文武百官和各国首领的名字刻在天枢上,以宣示她的统治得到广泛认同。天枢的存在让人们仰望时感受到皇威的震慑。

5、在神都洛阳,除了天枢外,还有明堂和天堂等著名地标建筑。明堂,又称“万象神宫”,位于洛阳宫城中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木构建筑,高出天枢两倍,象征大周的合法性,其设计和颜色代表四季、十二时辰和二十四节气。顶端有鎏金宝凤和九条龙,象征武则天的统治。

6、明堂北边的天堂有五层,第三层即可俯瞰明堂,天堂里供奉着一尊硕大无比的佛像,据说在最短的一根手指上,都能容纳几十个人同时站立,皇宫在此举行佛教活动。这些建筑如同将胡夫金字塔、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马丘比丘集于一处,展现了洛阳的宏伟和武则天的权威。

7、天枢、明堂、天堂这三座建筑物从南到北依次排列,自皇城进入宫城,形成一条中轴线,高度逐级上升。它们从象征意义上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宣示四裔、统治万邦和现世真佛。武则天最为尊崇佛教,甚至高于政治统治,原因之一是当时社会环境下人民普遍虔诚信仰佛教,更重要的是在佛教高僧的帮助下,武则天从一部佛经中找到她作为女性也可以成为皇帝的依据。

8、这部佛经就是《大云经》。《大云经》讲述了一个叫净光的天女向佛求教的故事。佛告诉她,因为她前世听了《大涅槃经》,所以成为天众。现在,她听了佛的深奥教法,能够舍弃天众的形态,以女身成为国家的主宰,统治相当于转轮王所统治“天下”四分之一的地方,并作为女居士教化民众,虔诚信佛,摧毁其他异端。

9、佛还指出,净光称王的行为实际上和菩萨一样,是为了度化众生,所以要以女性的身份进行统治。武则天对此非常高兴,于同年七月下令将《大云经》颁示天下,十月又下令在长安、洛阳两京和各州设置大云寺,收藏《大云经》,并剃度一千名僧人,让高僧讲解经书内容。

10、高僧向民众宣讲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明确《大云经》提到以女身成为国家主宰的人是武则天;二是让大臣和百姓尽心效忠女皇,背叛者会受到天罚。僧俗两界掀起学习《大云经》的热潮,当时太原有个姓张的小孩,据说只有三岁就能背诵《大云经》,武则天为此特别召见他,一测试果然不假,高兴地抚摸他的脑袋,并特别赏赐紫袈裟以示鼓励。

11、武则天除了《大云经》外,还借用了两个佛教传说来制造皇权的合法性。第一个是“弥勒下生”,弥勒是未来佛,将带来太平盛世,武则天自比弥勒,称自己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第二个是“转轮王出世”,转轮王统治的地方风调雨顺,百姓安乐,武则天自比金轮王,尽管《大云经》里女王的等级仅相当于铁轮王,但她坚持在自己称号里加上“金轮”的字样。

转轮圣王浮雕,被认为是阿育王,公元1世纪

12、轮王思想的发源地是印度,尽管7至8世纪印度佛教开始衰落,但统治者仍使用“轮王”称号来增强自己的神圣性。唐代玄奘法师在印度的曲女城法会上,作为佛教真理辩论的论主,连续十八天无人能敌,被尊为“大乘天”和“解脱天”。法会的举办者戒日王(590—647),是印度曷利沙帝国的创立者,多才多艺,支持佛教。他的传记中预言他是转轮王降临人世,他本人也在铭文中称其父亲为“转轮王”。

13、在亚洲和旧大陆的宫廷中,佛教和其他宗教的神圣称号被用来增强统治者的合法性,制造出神圣帝王的形象。例如,拜占庭帝国的希拉克略在629年战胜波斯后,开始使用“巴西略”这一称号,强调其胜利和伟大。这一称号在埃及已有数世纪历史,但拜占庭皇帝之前避免使用,以避免与萨珊波斯国王的称号冲突。希拉克略的胜利使得这一称号成为独一无二的象征。同样,阿拉伯帝国的穆罕默德后继者通过“哈里发”这一称号继承先知的“神授魅力”,获得权威,继续领导帝国的扩张。

14、在7至8世纪的欧亚各个帝国中,还有一些特殊器物,可以加持政治合法性和神圣地位。拜占庭帝国在欧洲国家中有权威,除了它的力量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君士坦丁堡各个教堂里存放着令基督徒惊叹的圣物,其中就有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从耶路撒冷亲自寻访并带回来的真十字架。

位于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的圣海伦娜像。她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据说就是她发现了钉死耶稣的十字架(即真十字架)。

15、在南亚,印度的戒日王在建立霸业初期获得了三件宝物:婆罗门献上的金印、邻国国王使者送来的白伞盖和佛教大德赠予的解毒珍珠璎珞。这些宝物象征着僧俗两界的认可,使戒日王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在亚洲东端的日本,7至8世纪的天皇也拥有三种神器:八坂琼曲玉、八咫镜和草薙剑。

16、中亚西域的城市国家统治者热衷于赞助佛教典籍的翻译,并将这些经书作为朝贡贸易的重要部分献给中原王朝,以换取丰厚的赏赐。同时,阿拉伯的哈里发下令将先知的启示汇编成《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

17、总之,无论是象征性政治景观、神秘的圣物、还是宣讲历史与思想的圣典,它们都被当时的帝国统治者视为合法性工具。这些宗教思想反映了7至8世纪各帝国统治者试图塑造权威和控制世界的想法。

18、随着时代的变化,唐朝、拜占庭帝国、大食帝国的三足鼎立格局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三分天下局面未能维持下去。全球历史不断变动,帝国命运流转无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0 阅读:6
永哥历史

永哥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