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责众不是结伙偷抢借口,或造成法律失效、道德沦丧、良心泯灭

贤隐客社会 2024-04-14 09:00:32

近期在一些城市、乡村连续发生村民、居民集体到麦田、玉米地、药材地里哄抢、捡拾庄稼、药材的事情;还有在音乐节集体翻墙进入营地“捡”破烂,集体拿走菊花展会的花盆等事件。这几起事件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众人不约而同地去捡、去拿、去偷。

而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给出的答复是误会;执法机关的做法只是驱赶。归根一个结果,就是参加的人太多,管不过来,也管不了,自然也抓不了,大有“法不责众”的倾向。这也使一些地域类似事情连续发生、层出不穷。

我们知道,当社会进入到一个文明、法制阶段,人们的所作所为都要受到道德、法律的约束,也就是说,你的言和行必须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法律即对个体有效,也对群体有效。就拿农村农民种植的麦子、玉米、药材,都属于种植者的合法财产,这些财产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未经种植者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田地捡拾。更不用说哄抢了。而且,保护这些种植者的财产不受侵害,是每一个公民不能碰触的底线,也是当地政府、执法部门的责任。

然而在现实中,这些民俗民规、法律法规正在被集体参与而被破坏、被践踏。如果是一个,或几个人去偷抢他人财产,政府部门,乃至执法机关可能会及时介入,依法处理。但是一旦参与的人达到几十人、几百人,政府部门、执法机关处理起来就觉得棘手,生怕会造成群体事件。这样,也就给一些村民、民众可乘之机,大家只要三五成群、百八十人结伙行动,政府执法部门就无从下手,进而达到法不责众的目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当看到一个人、几个人偷拿东西没有人管时,大家就会跟风,反正前面有人拿有人偷了,也没有人被抓。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他们明明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但还是不由自主地跟着参与。

一个地方的民风,实际是文明程度、法制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这绝不应该视为一件小事。为什么有些地域会被黑,而且长期遭受歧视。我们虽然应该批评那些制造地域黑的做法;但我们这些被黑地域的领导和人们,也应该扪心自问、自我反省,到底自身还存在什么不足。

要重视和改变不良民风民俗,绝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也绝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责任。我们必须从现在就重视起来,从现在就努力改变,让人们从意识观念、言论行动上,都以道德、良知、法律为标准、为底线来约束自己。而政府部门和执法部门也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对任何违法违规的人和事,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要严管严处,真正让“法不责众”失去市场。

0 阅读:0

贤隐客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