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100位传奇诗人的一生》大型文化纪录栏目
▼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刚刚及冠的王维以状元登科。
那一年的上巳节曲江宴,成了王维一个人的独秀,他怀抱一把琵琶,静静地坐在那里,眉目中还藏有一丝青涩,既不张扬也不懂如何应酬,然而却是那样的耀眼。
曲水流觞,文武百官分坐两旁,尽情地享受着歌舞酒乐,就连玄宗帝也显得格外开心。大唐盛世,长安三万里,此时的李隆基俨然已有千古帝王的卓绝风采。
琵琶声渐渐响起,和王维的性格一样,他的音乐同样不够火辣,似乎与这热闹的场景格格不入。可是就在王维弹到一半时,所有人都静了下来,就连热舞的歌女们也都纷纷停下,只为听上这一曲绕梁音。
溪水潺潺,荷灯盏盏,皇家的威仪和宫廷的辉煌,在这一刻仿佛有了些许温柔,就像这阳春三月的微风一般,吹得人暖暖的。
所以你看,真正的大美并不叫人癫狂,反而令人沉静。

一曲奏毕,玄宗帝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问身边的大臣,“此子是谁?”
臣子恭恭敬敬地答道,“他便是新科状元王维。”
玄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击节赞叹,“真是我大唐俊杰!”
随后,玄宗下诏,擢王维为太乐署太乐丞,负责皇家舞乐,于是掌声雷动,众人欢呼。那一年长安的春风十里,是属于王维一个人的。
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仅仅在5个月后,王维就因属下伶人擅舞“五方狮子舞”中的“黄狮子舞”而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从云到泥,风云变幻,这对王维的打击很大。
但王维的母亲虔诚礼佛,对王维的影响很大,也正是在济州,王维开始认真修禅悟道,逐渐看破这浮华的尘世。
五年后,玄宗封禅泰山,随后大赦天下,王维得以离开济州,携妻子漫游吴越之地,并首次有了归隐田园的念头。

同样也是一个春天,王维来到了若耶溪,顺道拜访了道友皇甫岳,并写下了《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其中的第一首《鸟鸣涧》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诗,一起欣赏: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史书中,关于皇甫岳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在王维的《皇甫岳写真赞》中,有这样几句:“烧丹药就,辟谷将成。云溪之下,法本无生”,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他同样也是一位修道的隐士,而且很有名气。
王昌龄也曾在《至南陵答皇甫岳》中写:与君同病复漂沦,昨夜宣城别故人。
王维诗中的“云溪”,为绍兴东南的五云溪,即若耶溪。
诗文大意可解为:
人只有闲下来,才有心思欣赏桂花慢慢飘落之景,春天山中的夜晚,也显得格外寂静;当月亮冉冉升起时,清亮的光芒惊动了山中的鸟,时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

通常来讲,“桂花”要在秋天绽放飘落,可诗人在诗中描写的景色,明显是春天,所以有学者认为,王维诗中的桂花是春天开的一种。但从艺术角度看,王维也画过《袁安卧雪图》,画中雪景就有碧绿的芭蕉树,因此也可以认定,诗中的“桂花落”可能只是诗人营造的一种意境。
虽然王维此时还未到不惑之年,但经历了最高光的时刻和最低谷的岁月,对人生已经有了不同的认知,尤其五年参禅悟道,心性变得更加淡然。
回顾盛唐诗坛,没有谁像王维一样经历如此曲折跌宕,他出身名门,为“太原王氏”的分支,15岁便凭借过人的乐艺和书画造诣,名满两京;17岁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成为乡愁的经典;19岁又凭借一首《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遍大江南北;21岁以第一名的成绩登进士第,同一年又遭贬谪。
而且,王维虽有“诗佛”美名,但写诗却是他所有技能里最弱的一项,他的山水画,有“南宗鼻祖”之誉。
就在写下这首诗后不久,王维就同妻子隐居田园了,本想修禅悟道,淡然一生,可命运却再次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公元731年,31岁的王维丧妻,他为爱妻守墓两年,从此绝彩衣、餐素食,终日青灯古佛,余生亦未再娶。
后来,经过宰相张九龄的举荐,王维再入仕途,却始终是半官半隐的状态,尤其张九龄被罢相后,王维更是开始着手建设辋川别业,打算去官长隐。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受张九龄“朋党”之嫌牵连,王维被排挤出朝,远赴塞外充任凉州宣慰使,于是便有了人生第一次出塞的经历,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再之后,王维丧母,丁忧三年,本该到了辞官的年纪,“安史之乱”爆发了,长安沦陷后,王维被安禄山叛军带到了洛阳,囚禁在菩提寺内。
两京收复后,王维被弹劾失节,幸好有诗《凝碧-池》自证清白,同时自己的弟弟王缙平叛有功,自愿削官为兄赎罪,王维仅作降职罚俸处理。
之后,王维为了救弟弟,不得不继续为官,并升至尚书右丞,故有“王右丞”别称。此时,王维才提出致仕,愿以所有官职换弟弟回京,且自愿捐出“辋川别业”为寺庙。

心愿了了以后,半生修禅的王维终于实现了归隐林泉的愿望,可是第二年7月,王维就离世了。过世之前,王维给所有亲友都写了道别信,走得很安然,没有遗憾。
回顾王维的一生,正如他在诗中所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他是大唐山水田园诗的引领者,是南宗画派的奠基人,在他母亲把“维摩诘”拆开为他取为名和字的时候,似乎他的一生就有了定数,所以即便他红极一时,却是盛唐诗坛存在感最弱的人,用了几十年时间来修禅问道。
王维的梦想就是常伴青灯古佛,揽清风明月,享山水田园,可命运却把他留在了官场40年,正所谓:我本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
今天我们借王维一首《鸟鸣涧》,简单回顾了他的生平,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了解更多古代诗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