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病逝,叶剑英派人向张廷发传话:病要治,部队也要管

洲洲谈军事 2023-06-10 08:30:03

1975年,复出伊始的邓小平,和叶剑英一道担起了拯救军队的重任。经毛主席批准,一些大单位的领导班子做出迅速调整,张廷发带着邓小平的信任和倚重,开始担任空军政委和党委第一书记。

不久,邓小平请张廷发到自己的住处谈话,听完张廷发对未来空军工作规划的汇报后,邓小平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就照这么干!当前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住党对空军的领导权不被野心家夺去,保证空军部队的领导权不被野心家抓走。”

为何邓小平对张廷发如此信任和倚重?还要从二人的相识开始说起……

邓小平罕见“三个最”称赞

1941年夏天,八路军一二九师召开全师参谋会议,参会的大多是旅、团级参谋长,唯有三八五旅派来了旅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张廷发。当时张廷发只有23岁,是参会干部中职级较低、年纪最轻的一位。

会议期间,师部参谋问起三八五旅的一份战斗详报,在得知张廷发就是这份战斗详报的拟稿人后,师部参谋没说什么便离开了。当时张廷发也没当回事,毕竟这样的材料他已经写过不少,没出过什么问题。

但张廷发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一份战斗详报,直接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图丨青年张廷发

回到旅部不久,张廷发就接到了师部的命令,调任他担任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原来在全师参谋会议前,刘伯承和邓小平对张廷发写的那一份战斗详报进行了高度评价,后来又对张廷发的其他情况做了一些了解,遂决定将张廷发调到师部工作。

到师部上任的第一天,张廷发就见到了邓小平。张廷发对邓小平非常熟悉,听过不少邓小平的报告,但面对面接触还是头一次。正当张廷发紧张地不知如何开口时,邓小平主动打起了招呼,而且直接叫出了张廷发的名字。

对此,张廷发在惊讶之余又感到了一丝的幸福,和邓小平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在邓小平身边工作的日子里,张廷发领略了刘邓首长的雄才伟略,在作战指挥方面受到刘邓首长的言传身教,为他之后领兵作战创造了条件。

图丨刘伯承与邓小平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张廷发在组织紧急行动中,不慎伤口复发,邓小平得知后指示张廷发先回邯郸养伤,暂时不必随军南下。在邯郸养病期间,张廷发始终关注着战局发展,待伤病好转之后,张廷发渴望早日回到战场。

当时恰好一批干部和物资要南下大别山,滕代远决定派张廷发带队,担任这支南下干部支队的司令员。当得知这是刘邓首长在南下前就有的设想后,张廷发深受感动。

在十纵的护送下,张廷发率领干部支队经过千里跋涉,终于到达大别山根据地。握着老首长邓小平的手,张廷发报告全体干部毫发无伤,除了损失了一些骡马,物资基本未受损失。

邓小平和刘伯承听到后满意地笑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表扬,但微笑中却包含了对张廷发的肯定,他们没有看错张廷发。

图丨张廷发与妻子合影

完成了带队任务,张廷发主动找到刘邓首长,请求尽快分配工作。出于对张廷发的信任,邓小平主张让张廷发前往桐柏地区,拿下这个被称为大别山“战争台风”中心的战略要地。

明白了刘邓首长的战略部署,和自己所肩负工作的重要性后,张廷发痛快地接受了任务。

经过一系列准备之后,张廷发带领十纵全体指战员,以及1000多名干部踏上了开辟桐柏根据地的征途。在突破了国民党三个师的围追堵截后,张廷发被任命为桐柏军区三分区司令员,率领部队发起了邓县战役。

这是十纵进入桐柏地区之后,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攻坚战,在得当的指挥和密切的配合下,完成了以少胜多的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在中央军委看来,不亚于消灭蒋介石一万正规军。

当时张廷发虽然手中只有两个团,但他善于发动群众,调拨一部分部队到各县区,扩大建立了地方武装。随后这些兵力全部作为三分区的主力部队,朝着新野地区发动进攻。

图丨邓县战役

经过半年多的苦战,数十次的连续作战,三分区部队歼灭了大量的地方反动武装,就连国民党小股的正规军也闻风丧胆。在张廷发的组织下,各县区地方政权相继建立,而且士气高、民心顺、社会秩序好。

邓小平得知三分区的战果后十分高兴,在给中央的电报中,邓小平对张廷发所在的桐柏三分区大加赞许,称桐柏三分区“结果胜利最多,士气民气最好,发展最大”。

在邓小平的一生中,用“三个最”来夸奖一个人或一个地区极为罕见,可见邓小平对于张廷发的工作能力十分满意。但当时张廷发对于这“三个最”的评价并不知情,直到1986年张廷发才知道这份电报的详情,对此张廷发这样说道:

“假若那时取得些成绩的话,还是离不开刘邓教给我们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空军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张廷发所在部队调归空军,刘亚楼选中了张廷发,命其担任空军副参谋长,而后出任空军参谋长、空军副司令员等重要职务。那个时候张廷发虽然偶尔还能见到老首长邓小平,但工作上的接触并不多。

1966年张廷发遭到错误对待,离开了工作岗位。苦苦挨过6年之后,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张廷发作为第一批老干部被接回北京,并委任空军第一副司令员,空军党委第三书记。

面对空军遭到严重破坏的局面,张廷发和空军广大指战员坚守岗位,基本保持了部队稳定,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图丨张廷发军装照

1974年末,国内的政治局面愈发紧张,张廷发在空军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监视。眼看着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心急如焚的张廷发无意中见到了刚刚回京的邓小平。张廷发知道机会来之不易,抓紧时间反映了军队的现状和自己的忧虑。

邓小平听过之后没有多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加上邓小平坚毅的眼神,给了张廷发无穷的力量。

这次见面不久之后,中央宣布了对邓小平的任命,代替病重的周总理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随后邓小平提出要整顿军队,张廷发临危受命,成为邓小平整顿空军的重要帮手。

对张廷发的任命刚刚下达,邓小平就找张廷发到自己的住所见面。在客厅里,张廷发向邓小平敬了发自内心的军礼,邓小平也像往常一样,没有客套话,直截了当询问张廷发对空军的工作有什么打算。

图丨张廷发向周总理汇报战斗情况

张廷发对此早已经心中有数,当即汇报了空军工作的情况和问题,并提出对空军的工作进行全面整顿。邓小平听了之后表示满意,并郑重地对张廷发作了一番叮嘱,尤其对于空军部队的领导权,邓小平要求张廷发一定要保住。

后来叶剑英单独召见张廷发,就空军的问题再次作了叮嘱。临别时,叶剑英亲自送张廷发出门,语重心长地对张廷发说:“廷发同志,空军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两位老帅严肃而郑重地嘱咐,让张廷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回到空军之后,张廷发立刻布置对重点部队的管控,掌握了一些特殊人物。同时他还亲自坐镇值班室,夜以继日地处理核心问题,争取斗争的主动权。

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邓小平的处境愈发艰难,张廷发也开始受到一些人的拉拢。但张廷发始终牢记邓小平的嘱托,密切注视空军部队的稳定。在张廷发的带动下,空军党委多数常委政治立场坚定。

图丨张廷发向邓小平作汇报

随着朱德、毛主席的相继去世,国内的政治环境愈发严峻。那段时间张廷发神经紧绷,吃不下睡不着,时刻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最终身体上的疾病让张廷发难以支撑下去,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眼看着斗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叶剑英派人向张廷发传话:病要治,部队也要管。张廷发立刻想起了之前邓小平嘱咐自己的事情,让他牢牢掌握住空军的领导权。他咬紧牙关,立刻出院亲临空军作战值班室坐镇,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

当军委召集驻京部队各大单位领导人会议,陈锡联代表中央宣布斗争胜利的消息时,张廷发兴奋地晕倒在地。在这一场严峻的政治考验面前,他总算没有辜负邓小平和叶剑英的重托,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1977年,邓小平在军委会议的餐桌上,端着酒杯来到张廷发面前,当着大家的面说,张廷发是准备第二次被打倒的。这是邓小平对张廷发最好的评语,也是对张廷发的最高奖赏。

紧随邓小平支援全国建设

在万众翘首企盼中,邓小平重新走上了党、政、军的重要领导岗位,从思想入手开始整顿部队。当时空军是遭到破坏的重灾区,邓小平对空军的建设十分关心,经常听取张廷发的汇报,并作出指示。

随着空军各项工作逐步恢复,那段特殊时期造成的武器装备质量差、不配套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眼看着飞行事故剧增,部队建设受到严重影响,张廷发深感痛心,并向邓小平作了汇报。

图丨邓小平与张廷发亲切交谈

邓小平认真听完后,毫不含糊地指示空军要停下来好好检查,好好整顿,并叮嘱张廷发要进行两个大检查,即飞机和技术两个方面。

按照邓小平的指示,张廷发回到空军后立刻召开会议,研究贯彻执行的措施。在张廷发的建议下,空军成立了由副司令员领导的两个大检查小组,深入部队、仓库和工厂进行大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协同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两个大检查之后,飞行事故开始得到有效遏制,事故发生率达到建军以来最高水平。邓小平曾以空军为例,要求其他部队效仿空军检查问题,解决问题。但张廷发和空军并未因此自满,而是将两个大检查变成了一项制度,规定每年都要进行一次。

军队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在张廷发的率领下,几十万空军将士在现代化建设的蓝图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图丨张廷发看望空军飞行员

1978年,上海宝山钢铁厂开始兴建,驻扎在规划区域内的空军部队需要搬迁。当时空军部队已经在那里驻扎了12年之久,指战员们不太愿意腾交出来。张廷发得知之后,指示空军要自觉服从大局。

于是,该部迅速将驻地按照要求交出,以实际行动支援国家建设。

两年之后,邓小平召见张廷发,与他谈有关民航工作的事情。当年在空军建立的时候,中央决定由空军指挥管理民航事业,此后空军对于民航的发展一直都很重视。

但这一次,邓小平却指示空军要将民航交出来,今后不再归空军领导。

这一大块“蛋糕”就这样被切走,换作谁是领导都会心疼。但张廷发意识到邓小平是从国际国内的形势出发,大力改革民航体制,是有利于民航发展的。因此,张廷发当场痛快答应下来。

图丨张廷发看望基层官兵

张廷发没有讨价还价,令邓小平很是高兴,趁热打铁让张廷发回去之后立刻打报告,迅速将这件事情解决。回到机关后,张廷发立刻召开会议,传达了邓小平的意见,号召大家从大局出发,尽快办好民航移交事务。

在张廷发的带动下,大家统一了认识。很快中央下发通知,民航不再属于空军代管。

1982年,邓小平指示空军要参加支援农林业建设的专业飞行任务,至少要搞20年。按照这一指示,空军改装了10架运输机,购置播种装备,做到了当年改装、当年实施播种。

无论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在空军的加持下,当地水土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空军还陆续开放了60多条内部专用铁路线,主动搞了航空物理探矿和国土资源航空调查,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表扬。

随着张廷发的任期将满,新一届接班人逐渐成熟,张廷发开始考虑退出领导岗位和政治舞台。当总政领导找张廷发谈空军班子调整,当时的主要方案是主要领导下一个,但张廷发坚决要求自己也退下来。

图丨张廷发观看军事演习

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张廷发独自坐在办公桌前,回想自己的一生,挥毫写下了退职报告。在党的十三大,张廷发正式退出政坛和军队,用自己的政治生命,支持了老领导邓小平对老干部的号召。

从1985年到1997年的12年中,张廷发的待遇均按少将军衔、离休前为中顾委委员对待,有诸多不便。鉴于张廷发曾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常委,一些老同志主动反映这一实际情况,中央对此非常重视。

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张廷发重新恢复了在党内和军内对待老同志的规格,在党和军队重大活动中名单见报的“待遇”。张廷发对中央这一细致入微的考虑深表谢意。

0 阅读:152

洲洲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