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治理新要求对今后社区工作的4点影响

彬哲说趣事社会 2024-12-05 11:28:35

12月1日,本专栏讨论了服务型治理的话题,引起了一些社区工作的伙伴的关注,大家很关心这一新趋势对今后社区工作到底会有哪些影响?今天就接着聊这个问题,算是给伙伴们一个集中回复。

服务型社区治理,突出的是服务主职主责,是在综合治理大框架下的社区作为,体现的是社区的底蕴和应有功能。它对今后社区工作的影响至少有这4个方面:

一是补硬件短板,推动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服务需要阵地。党群中心,邻里中心,服务驿站等等,现在广东、浙江、江苏、湖北、四川等地一些城市兴起的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集成了生活、消费、交往、参与和治理等多种场景,增强了社区服务的黏度和居民的参与度,实现了“家的延伸”。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纳入规划,提出逐步实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建设目标。这应是在服务型治理的趋势下,以硬件建设、条件改善为基础的提升举措,不仅能够提升社区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还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归属感。

二是补效率短板,促进服务集成与功能集成。作为居民“家门口”的服务,不可能大而全,而是尽量从现有条件出发,采取整合、融合等方式,提高服务力量和资源的效率。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讲,服务型治理将会通过建立基层政府面向城乡社区的治理资源统筹机制,推动人财物和责权利对称下沉到城乡社区,有助于增强社区统筹使用人财物等资源的自主权。

图片来看2024年11月7日“硚口发布”

现在许多地方的社区办公场所,都建设成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里面设置各种功能室、工作室,并且精心开展一些有特色的服务项目,这其实就是从功能上来讲,服务型社区治理更倾向于通过集成党群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等,以满足居民多元需求,放大业态间的“共益效应”。同时,它还统筹服务、发展、治理三项功能,力求社区治理更加全面和有效。

三是补环境短板,多途径营造社区生活共同体。为什么党和政府持续花大力气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原因就在于,在服务型治理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在加大投入,着力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完善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网线归整、管网改造、电梯加装、绿化整治、道路优化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现在城市人口流动性大,原有只服务属地户籍人员的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要致力于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在服务型治理的形势下,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如何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将是一个重要课题,必将进一步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

改善硬件,面向全体居民服务,同时重视生活共同体的营造,增强社区集体归属感,也是服务型治理的一个重要要求。一般会通过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挖掘和培育社区文艺骨干、品牌项目、草根组织,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

四是补方式短板,促进社区工作多元化。社区作为桥梁纽带,是条条和块块的交汇单元,不可能像省市机构那样分工明晰、条块分明。所有的服务落地,单靠社区那几个人也是做不到、也做不好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从方式方法上寻求更好的治理服务。

从有效实现服务的角度,应更强调服务、治理力量的多元化。如通过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和资源整合能力,促进城乡居民的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治理的效能。可以说,社会组织的介入深度直接影响了城乡社区居民的参与,并通过影响社区社会资本和社区工作满意度间接促进城乡居民社区参与。

这也是党和政府部署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原因所在。草根社会组织的兴起,如果加上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陪伴、引导和参与,社区治理将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活力。直接服务、委托服务、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多元化的服务格局,将会是今后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当然,服务型治理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它不仅着眼于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将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治理的效能和社区文化的繁荣,必将为构建和谐、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信息来源:标题图来自今日头条免费正版图片,部分内容参与豆包交流)

0 阅读:0

彬哲说趣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