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金涛.腰痛诊疗误区与真相:腰椎间盘突出在腰痛病因中的地位及多元病因解读[N].安徽科技报,2025-02-28(013).
[2]黄慧慧.腰痛的诱因你知道吗?[J].家庭科学,2025,(01):43.
[3]齐峰.腰痛+腿麻,一定是腰椎间盘的问题吗[J].保健医苑,2024,(10):36-37.
2016年,38岁的赵春生,是互联网公司的一名程序员,熬夜加班修复BUG,在电脑边一坐就是十二三个小时,下班时疲惫不已,回到家只想躺着,一天的运动量就是走到公交站的那点路程;而一周一天的休息时间,赵春生也在忙着处理突发事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久而久之,身体的问题也就出现了……

2016年5月13日,办公室里噼里啪啦只有敲键盘的声音,赵春生本该专心致志的盯着电脑屏幕,但却愈发的感觉到腰部酸痛,跟压了块石板似的,背部僵硬,分散了他的注意力,用手揉了揉腰,并没有得到了缓解,便打算去茶水间倒杯咖啡喝,然而起身时,右腿部的麻木感从大腿根瞬间窜至脚底,像触了电一般,酸酸麻麻,脑袋还出现了2秒的眩晕,视线短暂性模糊,跌回到了椅子上。
这一下,却是震动到了腰部紧张的肌肉,赵春生感觉到腰部肌肉痉挛了4、5秒,接着出现了一片火辣辣的痛感,扩散至臀部以及上腹部,赵春生右手撑着桌面,左手扶着腰,静坐了一分钟,才又起身,走进了茶水间。同事看着他扶着腰,问了句:“腰闪到了?”
赵春生摇了摇头,但也没多想,说道:“可能是坐的时间太长了。”同事听后也没有感到多奇怪,像他们这一行,长期久坐,运动量少,腰部多多少少有点问题,还热心肠的拿出膏药给赵春生贴上。不过贴了膏药,腰痛仍有发生,睡觉时全身都不能放松,脊柱僵硬得如同生锈的齿轮,赵春生从平躺转为了左侧着睡,然而却压到了左腰,传来压榨性疼痛,向上扩散至左臂内侧,令赵春生入睡困难;缓慢转过身,换成右侧着睡,但又感觉到腰部湿冷刺痛,影响到了他的睡眠。

5月18日,因腰痛持续导致睡眠质量差,对他的工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赵春生不得不前往了医院做检查,怀疑是自己的腰椎有问题,拍了片。很快腰椎X光和MRI检查结果出来了,显示椎体排列正常,椎间隙高度未见明显狭窄,椎旁软组织无异常信号,未见椎间盘突出或神经受压现象。
赵春生心头的石块因检查结果正常落了地,长呼出一口气,猜测是自己缺乏运动的原因。而医生知晓他的职业后,提醒了他:“注意姿势,前倾或驼背等错误的坐姿是有可能使腰椎曲度变直,脊柱稳定性下降。”
赵春生点了点头,不仅注意了坐姿,还开始提醒自己坐上一两个小时就走动走动,并约着同事一块打羽毛球进行运动,但意外却再次发生,5月20日,正跟同事在球场打羽毛球,刚轻跳起把球打过去,然而腰部像是被猛击了一下,出现闷痛感,令赵春红脚落地时不稳,又不小心崴到了脚,霎那间,赵春生都要觉得全身的骨头要散架了,一屁股坐倒在地,呼吸都变得急促。

而按压腰部后,腰痛不减反增,扩大到大腿后侧,站都站不起来,赵春生面色痛苦连连喊疼:“疼得厉害,打120,可能是腰肌劳损……”不过入院后,腰椎X光和MRI检查结果依然正常,另外,血常规、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查亦在正常范围内,CK为72 U/L。
肌电图检查也未见肌肉放电异常,提示肌肉功能正常。医生看了赵春生的一系列检查结果,排除了明显的结构性腰肌损伤,认为有可能是肌肉疲劳所致,建议他:“多注意休息,长期睡眠不足是有可能影响肌肉的修复能力,另外,也可以进行一些热敷以及适当的功能锻炼,饮食方面注意清淡。”
再次从医院回去后,赵春生便办了张健身年卡,请了私教指导,以防自己锻炼动作有误,又考虑到两次检查都正常,赵春生也认为需要坚持锻炼才能看到效果,之后的几次腰痛,都以为是正常现象,直到5月23日,赵春生才开始进行腰部锻炼,刚一抬手,腰部突发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感,跟被车子碾压过似的,瞬间延伸至上腹部,紧接着便是强烈的呕吐。

健身教练连忙将他搀扶到沙发上,但疼痛并没有因为休息以及改变体位而缓解,冷汗浸透了全身,赵春生甚至感觉到了濒死感,第三次进了医院,但检查结果依然正常,赵春生都纳闷了:“既然都正常,我怎么还腰痛啊?这1个月来我贴了膏药,也热敷了,注意了休息,怎么也不见好啊?现在还更严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赵春生的情绪愈发激动,一想到自己这一个星期屡被腰痛折磨,工作都快要丢了,赵春生的呼吸都开始变得急促。医生看到他这副失控的模样,连连安抚,同时也感到很奇怪,看着赵春生的检查结果紧皱起眉头,不知该如何回答。而在这时,急诊科主任经过,听到了这边的动静,停住脚步听了会,并注意观察了赵春生的情况,脸色顿时变得凝重,当即问了赵春生1个骨科医生没有问过的问题。
赵春生顿时一愣,才发现这1个情况之前也都被他忽视了,面露紧张的连连点头。主任的脸色更加凝重,快步走到赵春生的面前,握住了他的手,往下一按,结合赵春生所说的情况,心中已有了定论。赵春生虽然没有因主任的动作而感到疼痛,但主任的问题让他也有了几分猜想,心情忐忑的看向主任:“主任,这跟我的腰痛有问题吗?那不是……”

主任深深地叹了口气,唰唰写下了几个检查项目,让赵春生尽快去做检查,“再晚,可能就来不及了,小伙子,你怎么能单纯的以为是腰椎问题呢?这是会出人命的啊。”赵春生接过一看,脸色顿时变白,手指都有些颤抖,连忙去做了检查。
看到检查结果后,果然如主任所想,语气中多了几分责备:“唉~你早该引起重视的,虽然它很隐秘,容易让人产生误会,却也是因为你忽视了这1个情况,临床上不少患者也是因为忽视这1个情况,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严重的更是失去了生命啊。”
在医院急诊科,赵春生被立即安排做了心电图检查,最终确诊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赵春生这才清楚腰背痛、肩胛骨痛是心梗的非典型特征。
实际上,腰背部的酸痛、沉重感,特别是靠近肩胛骨内侧的持续不适,极具“误导”性,像赵春生一样误认为是久坐后的腰肌劳损、风湿性疼痛、脊柱侧弯或普通背部拉伤,进而自行贴膏药、按摩或热敷。但这类疼痛往往不是由肌肉问题引起的,而是由于心脏后壁的心肌供血不足所致,常见于后壁或高位心梗。

而除了腰背痛、肩胛骨痛是心梗的非典型特征,心梗还有2个容易被“误导”的非典型特征。
1、上腹痛、胃胀、恶心:误以为“胃病发作”部分心梗患者的起病表现并不是胸口疼痛,而是上腹部的胀痛、隐痛、恶心、反酸、甚至呕吐和腹泻。这类症状常被误以为是胃炎、胃痉挛、胆囊炎或吃坏肚子,尤其是在夜间或餐后发作时,更容易被患者和家属忽视。因此,当中老年人出现突发的上腹不适,特别是伴随出汗、心悸或呼吸困难时,应第一时间考虑是否可能为心源性问题,尽快就医明确诊断。
2、肩颈痛、下颌痛、牙痛:误以为“颈椎病或牙病”心梗引起的疼痛并不局限于胸口,而是可以“放射”到身体的多个部位,尤其是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甚至牙齿。这类放射性疼痛是由于心脏和这些部位共享部分神经传导通路,在心肌缺血时,疼痛信号会被“误投”到这些区域。
例如,有些人在心梗前,会感觉肩膀酸痛、脖子僵硬,或者牙齿隐隐作痛,持续时间短暂而不规律。这些症状可能反复出现几天或几小时,却很容易被归咎于颈椎病、落枕、咬合不正或牙神经炎等常见问题。

但实际上,这种疼痛往往与姿势无关,无法通过活动缓解,也不会因为休息而改善。因此,一旦出现这种“来路不明”的肩颈部或面部疼痛,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如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者),务必要警惕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的可能,及时就诊、做心电图检查是防止悲剧发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