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领导人路居盂县旧址
小西水历史
2025-02-19 11:09:51
一、朱德、任弼时路居盂县旧址
朱德、任弼时路居盂县旧址分别在梁家寨乡椿树底村、上社镇上社村、秀水镇东白水村。1937年10月22日,朱德、任弼时率八路军总部约100余人从五台南茹村出发,23日来到盂县梁家寨乡椿树底村。朱德、任弼时等首长就住在大地主梁佩印家。梁时任村长,受八路军首长的教育后,在平型关大捷后为解决部队供给曾捐出大洋500块,粮食2.5万公斤。23日,朱总司令到达上社镇李黑林家住了一个晚上,24日到盂县城附近的东白水村,听取了八路军一二〇师战地工作团团长、中共盂(县)平(定)阳(曲)寿(阳)榆(次)五县特委书记刘道生有关抗日救亡工作的汇报,并就此作了重要指示。当晚,朱总司令就住在孙宝清家。短短3天,总部干部战士为群众担水扫院,问寒问暖,同老百姓促膝谈心,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给群众留下了难忘印象。25日拂晓,朱总司令率部开赴寿阳。
二、薄一波在盂县开展抗日工作时的旧址
旧址位于上社镇上社村北头张世海和后街韩黑苟家。两处院落占地面积约1412平方米,两处均为一进院落布局,计有房屋20余间,砖木结构。“七七事变”后,山西省青年抗敌决死队遵照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由薄一波率领从太原出发,开赴晋东南、晋西北地区,配合八路军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1937年9月24日,薄一波率领决死队第一纵队第一、二大队1500余人,经五台县跨滹沱河,到达上社镇一带,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其间,薄一波具体指导一总队成员宋创(女)、李淑文(女)等同志开展儿童工作,在上社镇建立了盂县第一个抗日救国儿童团,薄一波同志亲手书写“抗日救国儿童团”7个大字,制成红旗,插在街头。团部教儿童们唱抗日歌曲,宣传抗日救亡道理,还组织他们识字学文化。10月下旬,决死队离开上社到达盂县城。当即与盂县抗日政府县长胡仁奎,县牺牲救国同盟会负责人朱雅珍等取得了联系,开展了大量的抗日救亡工作。在县城东坡底,薄一波同志亲自组织召开了镇压汉奸的军民大会,同时,他还亲临盂县中学给师生作了抗日救亡的政治报告,并应县牺盟会和县政府的邀请,参加了在武衙门举行的各界人士抗日救亡座谈会。
三、贺龙、关向应路居盂县旧址
1938年12月28日,贺龙、关向应率一二〇师亚五团,亚六团,教导团和二支队及鲁艺学院部分学员计6000余人,由晋西北开赴冀中时路经盂县,沿途在尧子坪、进圭、庄里、御枣口和梁家寨等村住扎。12月30日,贺龙师长一行人马宿营庄里村小学校,了解群众生活情况,并嘱咐村干部不要扰民,无事不得惊动老百姓。
12月31日,又宿营御枣口村小学校,在教室里,贺龙打开地图与师部领导开会研究军事。适逢1939年元旦,师部宣传队和当地边区政府共同在梁家寨村举行了军民联欢会。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点着汽灯,在军乐队的伴奏下,部队女兵表演刺枪舞,演活报剧,唱抗日歌曲。附近村庄御枣口,椿树底,沙湖滩等村的不少村民前来观看。当地少年儿童还上台演唱《晋察冀好儿童》歌曲,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贺龙、关向应、甘泗淇等师部领导和村民一起观看了文艺演出。他指示边区政府干部要树立抗战胜利的决心,积极发动群众起来抗日,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边区政府赠送了猪羊和核桃、柿子、黑枣等食品,慰问部队。1月4日,贺龙师长率部向东到北峪口宿营。1月5日,贺龙一行经北峪口开赴平山,向冀中挺进。
四、彭真路居盂县旧址
旧址位于距县城42千米下社乡的下社村。1941年2月17日,当时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的彭真,在由晋察冀边区赴革命圣地延安时,曾路经此地,并在这里停留数日。当时,彭真就住宿在梁书文家。此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800余平方米。清末建筑风格,院分上、下院,上院仅有正房二间,下院正房三间,西房五间,院门在西北角,彭真住宿于上院正房。期间,还接见了当时任中共盂县县委书记的齐源等负责同志,对抗日工作作了非常重要的指示。
五、聂荣臻在盂县的临时指挥所
临时指挥所位于梁家寨乡酸枣铺村崔海红家的一处院落中。1942年晋察冀军区的司令员聂荣臻在此居住了两个月,指挥边区抗战,临时指挥所位于梁家寨乡酸枣铺村西的南梁半山腰处,占地面积约140平方米。
六、华国锋在盂县结婚旧址
旧址位于秀水镇北关村石家巷356号阎旭、闫中昌家。1949年春节过后没几天,时任晋中二地委宣传部长的华国锋和韩芝俊的婚礼在阎旭、闫中昌家西屋的檐台上举办。西屋的檐台上,摆放了几张桌子,上面摆着鲜花、花生、核桃、红枣、糖果等,桌子正中央坐着地委书记赵鹏飞,他的两边是华国锋和韩芝俊,俩人穿了八路军干部的新服装,满面春风,胸前还带着大红花。前来参加婚礼的还有盂县县委书记田泽仁、地委委员郑英堂、薛同连、张易风、郭固邦、刘均实、徐秉谦等20多位同志。房东及地委干部们的家属,聚在院子里,大家欢聚一堂,欢笑声、祝贺声充满了整个院落。华国锋、韩芝俊的洞房在与阎旭、闫中昌同院的傅兰芳家南屋,3间屋子至今保存完好,现为北关村民刘玉珍(女)所有。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