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持之以恒地进行官兵教育和培训

小西水历史 2025-02-08 11:01:15
晋绥军是阎锡山一手创造的,但军政高层鲜有阎氏家族色彩。阎本人是著名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早年投身同盟会,且是铁血丈夫团“二十八宿”之一。学成回国后,曾任山西陆军小学教官、校长。这段科班教育经历使得他历来重视军队教育和官兵培养培训。 1911年10月28日,年仅28岁的阎锡山高举辛亥革命太原起义义旗登上山西大都督宝座。1912年就建立了山西将校研究所,赵戴文任所长,集拢了100多名将校军官进行军事战略战役战术研究和军队建设。是年,山西“精武社”成立,由曾为大同武术名家、时为山西都督府副官长李德懋兼社长,招收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少年100余人人社学习军事知识和操练武术。结业后分发部队任职。早期的阎锡山卫队营、马弁连主要是以“精武社”结业学员编成的。 1914年成立了专门培养班排级连级干部的山西军士教导团,陆续毕业1000多人。 1918年秋,由商震筹办山西学兵团干训队,商震、荣鸿胪为正副团长,辜仁发任队长,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第6期毕业生王靖国、李生达、李服膺、张荫梧等充任队副队长。从各团学兵队中选择学兵300余人,编成3个队,训练期为4个月。 1919年6月,成立山西学兵团,从太原、大同、临汾、潞安等地招收高小毕业生或同等学力的学生1200人,编为1个团3个营12个步兵连。荣鸿胪任团长,程绍岩、张甲龄任副团长,原干训队队长辜仁发等任营长;从干训队副队长中选任连长,从干训队结业学员中挑选后任班、排长。团内经费系呈报北洋政府备案的步9团经费(外称步9团)。学员课目有普通课(相当初中生文化课),军事课(步兵典范令和野外操作为主)。是年8月正式开学。以办学校为名,行培训军队干部之实,学兵团次年又挂名“斌业中学”(文武合一之业),报教育部备案。荣鸿胪担任校长。 1921年第1期结业,一部分毕业生分配到在乡军人训练连任职,一部分毕业生转入新成立的3个畜牧场,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到太原兵工厂。同时在斌业中学内成立“汽车教练所”,荣鸿胪兼所长,吸收100余名毕业生学驾驶,其余编为1个营,直接升人高中。另招收第2期学员600人,编为第2、第3营。 1923年夏,第1期(即第1营)修业4年期满,第2期(即第2、第3营)修业2年期满,一部分毕业生推荐升入山西各大专院校,一部分毕业生分配到部队任职。余600人中第1期毕业生分到斌业中学各连任中、下土,其余编成1个连,第2期编成5个连。奢,续招第3期学兵500余人,编成6个连。1925年夏,第1期毕业生一部分配到部队任下级军官,其余留学兵团任连、排长。第2期毕业生留团各连任中、下士。第3期学兵编为1个营。续招第4期学兵600人,编为第2、第3营。 1920年至1923年间,为了补充兵源,提高兵源素质,在平定、朔县、五台、长治4县,组建4个在乡军人训练连。连长分别为原屏藩、王振恩、冯鹏翥和崔凝祥,每连辖4个排,每排4个班,每班分左、中、右3个军士,共有25个训练兵。每期3个月,每年会操一次,时间1个月。他们平时居家,战时征调。除此之外,各步兵团也先后成立了1个训练连,编练小于在乡军人训练连。“全民皆兵”覆盖山西城乡。 1925年设立山西陆军辎重教习所,专门培养后勤人员。朱绶光、宁钊为正副所长。陆续培养了500多名毕业生。1926年,晋绥军开始进行全军大训练,杨爱源、孙楚为正副训练总监。又成立了教导团,张荫梧为团长,楚溪春为教育长,轮训在职和编余军官。同年,成立山西航空学校。1928年创办第3集团军骑兵教习所。 斌业中学一直办到1926年,遂组建山西军官学校(1927年改称北方军官学校),施以2年教育。荣鸿胪续任校长。程绍岩为教育长。设步、骑、炮、工4科,以曹鉴清、张甲龄、樊殿杰、周承锟分任4科科长。科下设队,将原山西学兵团第2、第3期学兵编为步兵2个队,骑、炮、工各1队。学制2年,毕业后充任部队下级军官。第4期山西学兵团学兵编为预科3个队,以石荣熙为科 4长,以普通中学课程和初级军事常识为主。 同时,在校内附设炮兵速成班,将——现役炮兵部队班、排长300余人,编为3个队,授以炮兵初级干部有关炮兵学术知识。由于阎锡山扩军心切,山西军官学校成立初期,设备简陋,环境恶劣,除步科器械尚敷使用外,骑、炮科之必要的骡马、大炮等均严重不足,有人讥之:“骑科没马,炮科没炮,工科又没架桥材料。”教员也奇缺,教授更是凤毛麟角,军事学科只好请基层军官来任教,使得在培养学员战略战术理论养成等方面留下很多缺憾。 1932年,阎锡山东山再起,成立太原军官学校,设步、骑、工、炮4科。仅办l期,培养四五百人。 在全面抗战极度困难时期,阎一直没有放松官兵教育,先后出现了民族革命大学、随营学校、第2战区军官团、校尉军官集训团、军事干部学校等,同时在新军纵队(旅)以上、旧军师旅以上部队均设有军政干部分校。1938年10月,在乡宁成立青年军官学校,前后办了近11年,共6期,直到太原解放前夕才关门,培养了5000余名军事人员。期间还陆续办了政工训练团、政工深冒我所知道的晋绥军造班之类的文职人员学校(班)。1946年国民党军整编,晋绥军成立编余军官训练团,不久又出现了一个特殊训练机构,即晋绥军返部干部集训团,专门为被俘释放回来的军官洗脑子。
0 阅读:0
小西水历史

小西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